休寧汊口十詠 其二 鼓石
平野山根出,形如一鼓橫。
何人費修琢,真宰自生成。
苔剝青猶好,云深濕不鳴。
太平有樂部,還擬獻承明。
平野山根出,形如一鼓橫。
何人費修琢,真宰自生成。
苔剝青猶好,云深濕不鳴。
太平有樂部,還擬獻承明。
在平坦原野的山腳下,有一塊石頭露出,形狀如同橫著擺放的一面鼓。不知是何人費力雕琢而成,實則是大自然自然生成。石頭上的青苔剝落但青色依然好看,云霧濃重即使濕潤也不會發出聲響。在太平盛世有演奏音樂的班子,這鼓石還可以被進獻給朝廷。
真宰:指天,大自然。
修琢:雕琢。
樂部:古代泛指歌舞戲曲演出班子。
承明:古代天子左右路寢稱承明,因承接明堂之后,故稱,后泛指朝廷。
此詩可能創作于詩人游覽休寧汊口之時。當時社會或許處于太平時期,詩人在欣賞自然景觀時,被鼓石的奇特形狀所吸引,有感而發創作此詩,借鼓石表達對自然和盛世的贊美。
這首詩主旨是贊美自然造物與太平盛世。其特點是借景抒情,以鼓石為載體,表達情感。在文學史上雖無顯著地位,但展現了古代文人對自然景觀的關注與詩意表達。
故園為客。渾似秋河隔。夢繞紅蓮煙水白。隱約浦東淞北。歌塵暫滯琴弦。苧衣初試涼天。好問茜窗眉月,盡教知道孤眠。
南歸書札斷,北望舊游孤。一鎩悲鸞翮,三年問狗屠。汝才寧巷陌,吾道實江湖。幾夜狂歌發,寒云碎玉壺。
皇天平分成四時,春氣漫誕最可悲。雜花妝林草蓋地,白日坐上傾天維。蜂喧鳥咽留不得,紅萼萬片從風吹。豈如秋霜雖慘冽,摧落老物誰惜之。為此徑須沽酒飲,自外天地棄不疑。近憐李杜無檢束,爛漫長醉多文辭。屈原離騷二十五,不肯餔啜糟與醨。惜哉此子巧言語,不到圣處寧非癡。幸逢堯舜明四目,條理品匯皆得宜。平明出門暮歸舍,酩酊馬上知為誰。
中庭好花樹,欲發遲良時。春風一噓拂,粲粲已盈枝。青實未堪摘,苦心良自知。朝榮暮憔悴,物理固其宜。愿將合歡草,持以遺所思。
淡煙微隔。幾點投林翮。千古澄江秀句,空感慨、有誰索。拍拍。水光白。小舟爭過客。沽酒歸來樵叟,相隨到、許仙宅。
兩山夾路郁崔嵬,云縷飛空似剪裁。此日定須相別去,甕中殘酒待誰開。
食色雖然人固有,原于形氣所由根。茍徒即此名為性,太極之真已弗存。
水潴小湖水,石積危灘石。石巨相犄角,水駛自激射。欲度尋丈險,乃望咫尺隔。愧昧縮地法,恨無登天翼。如馬戒舟航,飛鳧輕履舄。我今值考滿,三年課書績。小船窄于斗,篷底何局蹐。凌晨此經過,涉深鯨波碧。隮西雨暈虹,向東風退鹢。毋肆以弗虞,每慎而自慄。迫晚獲平安,至喜情尤適。雞酒賽神歸,隔煙聽漁笛。
幾年流滯客京師,每憶江邊話別離。落魄已甘心似鐵,蹉跎無奈鬢成絲。草玄思苦無人問,彈鋏歌長只自悲。滿目塞云飛去盡,倚筇獨立更多時。
共出丘門歲九霜,相逢悽愴對離觴。荊南為報韋從事,一宿同眠御史床。
脫穎吹開紫玉筒,鼠須香蘸粉霜茸。含毫寫恨知誰見,綠捲春蕉未展封。
落花惱煞江南路。偏又是、催人去。玉合香囊曾握語。榴裙翻酒,柳絲拂帽,認取離愁處。病妝誰畫雙眉嫵。紈扇應思斷腸句。還倩鸚哥珍重訴。荔支香里,菖蒲葉畔,我正眠風雨。
故園今夕是元宵,獨向蠻村坐寂寥。賴有遺經堪作伴,喜無車馬過相邀。春還草閣梅先動,月滿虛庭雪未消。堂上花燈諸弟集,重闈應念一身遙。
一代崇周學,諸生侍魯儒。田何慚受易,伏勝早傳書。八座飛騰外,三垣悵望馀。猶思問奇日,大雪滿庭除。
宛陵大江左,我家更在東。憶子到縣時,目寄孤飛鴻。滄浪無釣艇,海洋多颶風。游鱗向何處,遠將消息通。嚶嚶雙黃鸝,躑躅芳樹中。聽之有深意,白日已匆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