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周生宿南臺寺
池邊旋轉暮同登,樹杪逢迎見一僧。
信宿每從禪室慣,清齋寧與世情仍。
中宵風靜聞天籟,虛谷云開散佛燈。
共道石頭傳法盛,空馀巖壑掛高藤。
池邊旋轉暮同登,樹杪逢迎見一僧。
信宿每從禪室慣,清齋寧與世情仍。
中宵風靜聞天籟,虛谷云開散佛燈。
共道石頭傳法盛,空馀巖壑掛高藤。
傍晚時分,我和周生繞著池子漫步后一同登上南臺寺。在樹梢處,我們遇見一位前來迎接的僧人。連續兩夜住在禪房,早已習慣了這里的生活,吃著清齋,哪里還會有世俗之情呢。半夜風停了,能聽到自然界的聲響,空曠的山谷中云霧散開,佛燈閃爍。大家都說石頭和尚傳法十分興盛,如今卻只留下高崖深谷間掛著的藤蔓。
信宿:連宿兩夜。
禪室:僧人居住的房間。
清齋:素食。
仍:沿襲,這里指沾染。
天籟:自然界的聲響。
石頭:指石頭希遷禪師,唐代著名高僧,在南臺寺傳法。
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。從詩的內容推測,詩人與周生一同夜宿南臺寺,該寺因石頭希遷禪師在此傳法而聞名。當時詩人或許是為了尋求寧靜,擺脫世俗紛擾,在南臺寺的經歷讓他有感而發創作此詩。
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禪境的向往和對世俗的疏離。其突出特點是意境清幽,禪意濃厚。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,但展現了古代文人對禪文化的追求和感悟。
幽人先鳥起,郭西猶悄然。江氣不成雨,化為滿湖煙。行行重行行,廜{廣蘇}別有天。十里萬荷花,中撶舴艋船。孤鷺導熟客,坐我菰蘆邊。嘒嘒一蟬吟,閣閣群蛙連。茭瓜塘外塘,彌望青田田。勝棋樓百尺,郁金堂東偏。英雄何颯爽,兒女何纏綿。老僧話桑海,山茗瀹甌鮮。云是荷露煮,味勝中泠泉。
甘菊移時晚,少陵曾有詩。落英胡可待,已分阻長饑。
燕語今生事,花開夙世紅。不知終日醉,何以謝春風。
承平終不處,付托重艱難。統接神孫正,人依圣母安。橋山封劍佩,原廟見衣冠。萬國纏哀處,嵩陽檜柏寒。
漂渺蓬山,有何人長住,五云樓閣?聞說美人顏色好,奈天寒衣薄。明月前身,梅花小影,愁緒都無著。畫屏繡戶,捲簾灼自蕭索。遙憶青鳥書來,海棠月上,莫負黃昏約。真個消魂難解脫,慰我相思寂寞?;ㄅ喜⒓?、鏡中窺面,兩意微波托。情天不老,春風歲歲如昨。
地黑天昏見得親,肯隨光影弄精魂。老僧拳下死中活,佛與眾生一口吞。
潛魚空浪藻,倦翼漫風林。邂逅留連飲,從容取次吟。名言驚思苦,離話惜情深。昔爾那知此,他還未必今。雨歇收朝潤,風回起夕涼。君今過澧浦,客有到錢塘。落澗高槐影,浮檐細竹光。尋思須浪賦,雜伯更談王。
氤氳綠篆浮香鴨。睡起午窗開鏡匣。纖纖素手整云鬟,銀粉淡消紅映頰。雙峰鎖翠眉愁壓。拈得金針還倒捻。東風腸斷少人知,慵看花間飛蛺蝶。
冥冥堤畔路,草草別時家。碧影沈湖月,紅心上?;?。鐙微還下雁,鐘冷不驚鴉。薄醉和衣宿,扁舟入樹斜。
縠波亭下一維舟,小對秋風梳白頭。欲賦新詩欠時體,江河萬古嘆風流。
離情無著處,漁笛忽然開?;陌陡哂谲?,片帆飛落云。船唇添暝色,鳥背度斜曛。強欲春愁遣,篷窗酒半醺。
君不見五老芙蓉峰,絕頂鄰霄翠萬重。又不見香爐紫煙石,高標照日氣千尺。東南勝槩稱絕奇,廬山秀色含碧滋。半天飛瀑灑云漢,峽龍作雨風雷悲。仰觀氣勢何盤礴,一道長流噴穹壑。素崖盡裂丹壁開,白虹乍起銀河落。知君素有江海心,對之不覺清煩襟。響入百潭秋水去,聽如三峽流泉音。子今西行向何處,秋瀑長吟聊寄汝。相思得似石上聲,倒海隨君流不住。
太史占天動使星,行旌兩度及郊坰。樓臺得月重重好,花木逢春處處馨。海澨由來無駭浪,洋船已見集郵亭。欣逢清晏蒙庥日,記取丹青入畫屏。
大風遙起不勝悲,久病先灰各樣思。只有夙根愁不斷,五更清夢醒來時。久不窺園蔬菜瘦,又探籬下已殘枝。近來事事都思了,想到親恩淚欲垂。
峭閣騰危鶻。映新晴、亂崖沓嶂,龍湫獸窟。竹粉松脂空翠極,狼藉山廚僧缽。分一半、綠人毛發。倒灌寺門香雪海,又巖梅、萬樹參差發。微笑處,忘言說。鼪鼯悲嘯春禽聒。更林間、泉鳴谷響,慘悽神骨。今不來游春漸老,孤負浮生作達。且放眼、人間寥闊。閣背一拳看愈好,蘚痕皴、嵌就玲瓏月。依稀是,袁家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