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江月 其二
地久天長有盡,愁消恨減何年。秋深病惹是春前。恩怨廝成一片。
暗地情憐錦字,困人妝倦花鈿。要知了卻好姻緣。不在夢中峽畔。
地久天長有盡,愁消恨減何年。秋深病惹是春前。恩怨廝成一片。
暗地情憐錦字,困人妝倦花鈿。要知了卻好姻緣。不在夢中峽畔。
天地雖稱地久天長終有盡頭,心中的愁恨何時才能消減?從深秋到初春,病痛始終糾纏,恩怨情仇早已交織成一片。暗自珍惜著那寫滿深情的錦字書信,因困倦而無心梳妝,連花鈿也懶于佩戴。要想真正了結這段好姻緣,不應寄望于虛幻的夢境與峽畔歡會。
地久天長:化用《老子》“天長地久”,指時間久遠。
錦字:用前秦蘇蕙織錦回文詩典故,代指表達深情的書信。
花鈿(diàn):用金翠珠寶制成的花朵形首飾。
峽畔:代指巫山峽,化用宋玉《高唐賦》巫山神女與楚王夢中相會的典故,喻指虛幻的歡會。
此詞主題聚焦情感糾葛,推測可能創作于作者經歷情事困擾時。詞中“秋深病惹”“妝倦花鈿”等細節,或反映作者彼時身心俱疲的狀態,借詞抒懷以求解脫。
全詞以“愁恨”起,以“了卻姻緣”結,通過時間(秋春)、物象(錦字、花鈿)與典故(峽畔)的交織,刻畫情感的復雜與掙扎,最終傳遞出對虛幻寄托的否定,強調直面現實的清醒,語言質樸而情感深沉。
洛出熊耳,東流會集。夏禹導疏,經於洛邑。元龜赤字,漢符是立。帝都通路,建國南鄉。萬乘終濟,造舟為梁。三都五州,貢篚萬方。廣視遠聽,審任賢良。元首昭明,庶物是康。
寒陣須憑酒解圍,閒官幸可典朝衣。一杯冷落憑誰勸,卻有飛花舞入帷。
獨坐千林色,堂虛小景偏。沖泥今雨興,剪燭故人緣。是否龍聽法,依稀鳥弄煙。三湘圖畫里,看竹更天然。
高風曾見幾人稱,綱紀先朝久已傾。獨有南還陳太史,文章節義兩留名。
大星遙夜獨昭回,東郭霞觴瀲滟開。肯守庚申論果業,再從丁亥閱葭灰。關中道氣曾逢李,海上仙家有姓梅。穗石耆英今幾伴,楚臺吟望思悠哉。
桂林好,風月浩無邊。永夜香云叢桂湮,兩泓寒淥一橋連。山在水中天。
碧樹蒼煙鎖紺園,四民曾此禮三尊。岧峣地上開金剎,仿佛云中立翠幡。山色可能隨世改,燒痕長是到秋繁。憑高莫漫搜陳跡,時倚衡云望薊門。
何事高堂秋思生,野蘆寒雁畫工精。風前挺立孤根老,云外相從去意輕。不似丹青能借色,若逢霜月定聞聲。研桑心術都無取,回望江鄉計未成。
一夕狂風掃士林,儒冠滿地氣蕭森。豆箕燃后千家哭,瓜蔓抄時萬馬喑。血染山河春色冷,槍挑將帥戰云深。避秦去國渾無計,望斷桃源哪可尋。
展也萬夫特,翛然山澤臞。朔風空汴泗,春水渺淮湖。籌驛尹師魯,詩壇梅圣俞。繡衣歸老去,有韞不輕沽。蒼鶴孤山曉,黃花栗里秋。一身雖物外,萬國尚眉頭。遺老幾何在,耆英只么休。問天天不語,江闊莫云愁。
一過荒墟一愴心,先賢遺澤系思深。喜逢日月重開霽,紫氣西來照此林。
西園春早,夾徑抽新草。冰散漪瀾生碧沼,寒在梅花先老。與君同飲金杯,飲馀相取徘徊。次第小桃將發,軒車莫厭頻來。
舜畫衣裳合命垂,上林肺渴倩誰醫。可憐鳳友鸞交夜,不覺鐘鳴漏盡時。真逸頭顱青未改,隱侯腰帶瘦頻移。眉尖今古愁無限,消得樽前酒一卮。
風云高擁柏臺森,草野趨承此日心。望重廟廊尊節鉞,神閒水石愜山林。東南五嶺看春早,北極三秋入夢深。欲捧金瓶酬下問,靈鵝玉羽破飛灊。
識得乘除理自明,梅蘭焉肯一時榮。黃泉若覲先姑去,好與曾登作伴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