送彭濟物憲副赴闕
多難還分手,秋邊一劍雄。
青云懸短夢,白日照孤忠。
驛竹啼山鬼,江汀臥晚楓。
兵戈猶在眼,好奏未央宮。
多難還分手,秋邊一劍雄。
青云懸短夢,白日照孤忠。
驛竹啼山鬼,江汀臥晚楓。
兵戈猶在眼,好奏未央宮。
在多難之秋我們還是要分別,你奔赴秋涼的邊地,如劍般英武雄健。仕途高位不過是短暫的夢,你的忠貞卻如白日般明亮。驛站的竹林里傳來山鬼的啼鳴,江邊的平地上臥著深秋的楓葉。戰火的記憶仍在眼前,希望你到朝廷好好奏報這些情況。
憲副:按察副使的別稱,明代地方司法長官副職。
赴闕:指入朝覲見皇帝。
秋邊:秋天的邊地,指彭濟物赴任或途經的邊地。
一劍雄:形容彭濟物英武雄健的姿態或軍事才能。
青云:代指高位、仕途。
孤忠:指忠貞不二的品格。
驛竹:驛站旁的竹林。
山鬼:傳說中棲息山間的精怪,此處渲染荒寒氛圍。
江汀:江邊的平灘。
未央宮:漢代宮殿名,此處代指朝廷。
此詩應為明代詩人送友人彭濟物(憲副)入朝時所作。明代中期邊患(如北方韃靼)與內亂頻發,詩中“多難”“兵戈”或指當時社會動蕩。彭濟物赴闕,詩人借此表達對友人的期望,希望其向朝廷反映邊地戰事。
全詩以送別為線索,既寫離情又關國事。前兩聯贊友人忠勇,后兩聯借景襯憂思,尾聯點明主旨,體現詩人對時局的關切與對友人的信任,是一首兼具個人情感與家國情懷的送別詩。
中官傳敕構鰲山,公相披云犯玉顏。紫府騰書天咫尺,彤庭賜帛錦斕斑。丹心濟世今能遂,白發歸田未可閒。早晚傳宣催大拜,更將霖雨膏塵寰。
春風解郡豫章還,已報徵車起漢關。盡怪雙龍高紫氣,何妨五馬照朱顏。門人榻自南州下,座客樽應北海閑。似是朝廷知借寇,先開書篋慰中山。
鬼泣于地獄,神泣于天堂;維人有泣,于大塊之空荒。天泣以其憒憒,地泣以其猙獰詭譎之肝腸。峰巒泣以其穆穆,江河泣以其湯湯。鳥獸泣以其軥辀格磔,草木泣以其蓊郁莽蒼。德泣以其不忍人之心,道泣以其舛變肆亂于陰陽。維人何泣,泣于其目,覿死之咆哮而虐狂。泣于其鼻,味尸腐彌渺之馥香。泣于其耳,聞嗥唳翔于坰野,泣之于足,何奔驟其踉蹌。終泣于心,泣于血脈之崩坼,其橫決之瀼瀼。維人泣,泣難當,截岱岳昆侖不足以塞我痛,煮滄海為藥不足醫我傷。人有泣,國有殤。
年踰七十嘆衰翁,足不良行耳又聾。無復白間聽夜雨,每因黃落識秋風。有時百步三回坐,何日孤燈一笑同。想見朝回多論述,天花飛落研池中。
曩把司農節,蠲民百萬資。公今隨夜旦,誰與療瘡痍。貯羨時包匭,搥人吏剝肌。九原難再作,墮淚閱豐碑。吁嗟先晚季,寂寞慨前修。斗仰公無幾,云披我末由。扁舟方楚越,華屋已山丘。耆舊襄陽盡,歸來涕欲流。
閱君吟稿日頻哦,句法金镕字玉磋。自是集中多好處,從頭點滴費朱多。
眼見臺城作劫灰,一聲荷荷可憐哉。梵王豈是無甘露,不為君王致蜜來。
莫遣吳霜侵二毛,官資遲見著青袍。祠成徽國名垂遠,詩到宣城格愈高。月轉野花香寂寂,雨籠溪樹響騷騷。扁舟明日南陵道,玉尺魚肥水半篙。
高枕松根不記秋,秋來春去幾時休。山中此夢公能畫,我有黃金贈一舟。
蒲團草席任流年,坐斷三生石上緣。空果空花非有相,閑風閑月本無禪。山瓶水冷龍藏雨,石鼎茶香鶴避煙。聞說聲塵悉清凈,不將雙耳聽鳴泉。
今夕何夕,存耶沒耶。良人去兮天之涯,園樹傷心兮三見花。
平世欲獻初無玉,何嘗生存夢華屋。苦遭田父亦與飲,不問主人時看竹。
五色龍文應漢王,項家徒用力爭強。不知麾下無人杰,卷土重來亦是亡。
江湖放浪狎飛鳧。雙漿畫舟隱蒲菰。瀧風驚夢午酣馀。窗虹貫月夜堂虛。扛鼎巨筆采椽如。
此時君定發,安得復蹉跎。雁信南來少,鷗群北去多。芳洲雖可涉,寒月竟誰過。余興乘冬暖,江行踏淺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