朝日偶作呈友人
漸知春意入城來,
向午池冰已半開。
和氣滿天真可望,
憑君須上最高臺。
漸知春意入城來,
向午池冰已半開。
和氣滿天真可望,
憑君須上最高臺。
漸漸感知到春天的氣息已進入城中,臨近中午池塘里的冰已融化了一半。充滿天地間的溫暖春意真的可以望見,請您一定要登上最高的樓臺。
漸知:逐漸感知到。
向午:臨近中午。
和氣:指春天溫暖和暢的氣息。
憑君:請求對方,相當于“請您”。
最高臺:指視野開闊的高樓臺,暗含登高望遠之意。
此詩為春日清晨即興所作,詩人身處城中,感知到春回大地的變化,遂以詩寄友人,分享春日的鮮活感受與登覽意趣。具體創作時間或為早春,背景圍繞日常生活中的自然觀察展開。
全詩以“春意入城”為引,通過池冰半融、和氣滿天的細節,描繪春景之美,末句“須上最高臺”升華主題,鼓勵友人共賞春光。語言質樸清新,情感積極明快,展現了詩人對自然之趣的敏銳捕捉與分享意愿。
人生不滿百,
流光如石火。
稟氣曾幾何,
安能久得我。
一棺何用冢如林,
誰復如公負此心。
聞說群胡為封土,
世間隨事有知音。
北院槐樹陰,日光午未杲。
南院陰不到,杲杲達昏曉。
同時所種花,南黃北青了。
青者豈不喜,陰多露亦少。
黃者豈不憐,脈煉氣深老。
不信待他日,花開看誰好。
人生立功名,豈在遲與早。
池上一峰孤,下瞰池亭小。書空兆人文,卓筆青未了。
小山本幽絕,晴嵐濕衣裾。誰能琢崖蘚,正作岐陽書。
隱隱青蓮居,鯨音斷復續。幽人驚起遲,林光動朝旭。
何人弄長笛,散此柯亭秋。令我發奇思,風吹月波浮。
池亭踏露入,冉冉聞幽香。方塘水如鏡,照見芙蓉妝。
四山黃落時,夾路松濤起。中含太古聲,能清管弦耳。
斜陽過亭西,縱目隨所適。何處一鳶來,飛飛破晴碧。
白日下深沼,游鱗動腥風。宛有川上趣,不羨濠梁翁。
白蘋風里步清秋,
來作靈巖古洞游。
笑倚飛云訪仙跡,
夕陽無語伴人愁。
由來風誼獨穹然,坐享家肥不計年。
墮幘何妨分百萬,指囷寧復問三千。
靈椿老去仁宜壽,玉樹種成身已仙。
袞袞公侯殊未已,正應含笑入重泉。
堯夫非是愛吟詩,詩是堯夫揮麈時。
每見賓朋須款曲,更和言語不思惟。
方將與物同休戚,何暇共人爭是非。
天地與人同一體,堯夫非是愛吟詩。
依依楊柳弄柔枝,
惹起鄉關惜別時。
文采風流今勝昔,
讜論直筆發深思。
參差青鳥建章宮,忽有瑤音慰轉蓬。兩地虹霓書遠近,各天雷雨劍雌雄。
俱誇拙宦身猶在,且喜加餐字每同。寄語圖南爭矯翼,燕臺四起大王風。
故人嶺海尚棲遲,九列雖叨敢道宜。季重有書方悔俠,偉長中論未逢知。
誰偏謝豹啼丹地,并許娵隅托素時。莫怪承恩還避輦,至今猶自怯蛾眉。
我欲培修竹,
新添筍幾根。
徘徊看不已,
愛惜似兒孫。
留得一瓢收野興,忽然雙鶴水之清。秋風不敢吹茅屋,只恐先生夢里驚。
沈醉東風未得醒,落花飛絮日冥冥。門前有個長松樹,莫遣黃鸝來上鳴。
飄茵墮溷復沾泥,比似寒花命亦齊。
蹤跡偶同風聚散,音聲莫辨省東西。
鴟張遠勢凌鴉背,狼籍馀痕襯馬蹄。
百六運窮元會改,病株仍望及春荑。
荷葉荷花相間斗。紅嬌綠嫩新妝就。昨日小池疏雨后。鋪錦繡。行人過去頻回首。
倚遍朱闌凝望久。鴛鴦浴處波文皺。誰喚謝娘斟美酒。縈舞袖。當筵勸我千長壽。
下枕煙波令尹家,
年豐閒坐兩時衙。
為君東去還成夢,
猶記撐蓬看月華。
分手暮江寒,
徘徊立馬看。
尋常相見易,
倍覺別離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