塞上曲二首 其二
孤城夕對戍樓閑,
回合青冥萬仞山。
明鏡不須生白發,
風沙自解老紅顏。
孤城夕對戍樓閑,
回合青冥萬仞山。
明鏡不須生白發,
風沙自解老紅顏。
暮色中的孤城靜對戍樓,群山環繞直插青空,高峻萬仞。無需對著明鏡悲嘆白發,塞外風沙自會使青春容顏衰老。
戍樓:邊防駐軍的瞭望樓。
回合:環繞回曲。
青冥:青天。
萬仞:形容極高。仞,古代長度單位,八尺或七尺為一仞。
明鏡:明亮的鏡子,此處代指對鏡自照。
紅顏:指年輕的容顏。
此詩為唐代邊塞題材作品,具體創作背景雖無明確記載,但結合唐代邊塞詩常見主題,當為詩人游歷或關注邊塞生活時所作,通過描繪邊塞風光與戍邊情境,反映戍卒的艱辛與歲月的流逝。
全詩以邊塞孤城、群山等意象,勾勒出蒼茫壯闊的邊塞圖景,后兩句由景及人,借‘風沙老紅顏’的感慨,暗喻戍邊生活對青春的消磨,語言質樸而意蘊深沉,體現了邊塞詩特有的蒼涼與深沉。
荷巾蕙帶日倘佯,猶憶先朝尚食忙。 萬石家風承內史,一門叔父有中郎。 歌徵桃葉雙鬟艷,酒布蘭生百味香。 重恐干旄煩守相,扶筇多在果園坊。
風濤潮汐未應虛,腹字那無徑寸魚。 海上老兵韋蠙褶,山中隱士竹翹書。 品泉石磴迎涼早,丸藥春林坰露初。 婚嫁不關兒女累,卻煩羔雁到庭除。 四壁圖書自覺尊,不從人俗競朝昏。 荒庭尚隱玄微子,素業應傳洛誦孫。 農扈勸春同布谷,壸人爭旦有清猿。 似聞椎髻能偕隱,操作常穿犢鼻裈。
葦箔懸門覆綠蘿,起看庭樹笑婆娑。 君房酒境愁中遠,玄晏書淫病后多。 有女蕙芳初畫的,侍兒桃葉本能歌。 近知荒歲人煙少,一飯比鄰不妄過。
自向朱門啟薜蘿,白云叢桂倚婆娑。 親裁《同姓諸王表》,家習《中山孺子歌》。 腹有三壬寧論貴,胸藏二酉不言多。 生兒且喜稱隆準,勝帶皆鳴九子珂。
十年磨劍,五陵結客,把平生、涕淚都飄盡。老去填詞,一半是、空中傳恨。幾曾圍、燕釵蟬鬢。 不師秦七,不師黃九,倚新聲、玉田差近。落拓江湖,且分付、歌筵紅粉。料封侯、白頭無分。
淚眼注,臨當去,此時欲住已難住。下樓復上樓,樓頭風吹雨。風吹雨,草草離人語。
戛戛秋蟬響似箏,聽蟬閑傍柳邊行。 小溪清水平如鏡,一葉飛來浪細生。
連日登山意未闌,今朝又宿白云間。 簾幃寂寂心初歇,星斗垂垂手可攀。 竹葉煮湯消夜渴,杏花留雨作春寒。 碧雞且莫啼清曉,一枕華胥睡正安。
不是金錢果是神,花王那得此留真。未舒冶艷先驚俗,才逞芳心便感人。
照影池涵澄碧水,懸枝犀辟軟紅塵。年年無奈花時別,辜負平章宅內春。
乾坤淑氣毓為神,幻出嫣然態獨真。異品合栽金谷地,連枝偏惱繡閨人。
融融暖日微微露,冉冉游絲細細塵。一段風流誰解識,錦罘罳外不勝春。
十分嬌處十分神,一度看來一度真。數朵背翻如避客,幾苞爭向似迎人。
惟應玉樹堪同價,不許瓊花獨離塵。惆悵枝枝零落盡,滿天風雨送殘春。
乍聞亟相徵從事,果見元戎蒞草堂。九詣誰譏劉尹薄,一家未為武安忙。
到門鑒我心如水,謀國憐君鬢漸霜。云霧江天長寂寞,何緣辨取客星光。
能排元美惟熙甫,稍近昌黎只穆修。二子苦甘微有會,一時毀譽竟何憂。
終身恨未幾神味,下手深知避鏤鎪。四十年來爐火候,不偏剛處豈偏柔。
文章寧復見為人,我服遺山論世真。尚氣立生無為謗,恃名易墜不訾身。
投書狎至勞郵傳,拙集頻翻愧手民。兩事看來均分外,日防遺行玷吾閩。
總角知交兩托孤,凄涼身正在窮途。當時一諾憑吾膽,今日雙雛竟有須。
教養兼資天所命,解推不吝我非愚。人生交友緣何事?忍作炎涼小丈夫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