詠懷詩五首 其二
端坐鄰孤影,眇罔玄思劬。
偃蹇收神轡,領略綜名書。
涉老咍雙玄,披莊玩太初。
詠發清風集,觸思皆恬愉。
俯欣質文蔚,仰悲二匠徂。
蕭蕭柱下迥,寂寂蒙邑虛。
廓矣千載事,消液歸空無。
無矣復何傷,萬殊歸一涂。
道會貴冥想,罔象掇玄珠。
悵怏濁水際,幾忘映清渠。
反鑒歸澄漠,容與含道符。
心與理理密,形與物物疏。
蕭索人事去,獨與神明居。
端坐鄰孤影,眇罔玄思劬。
偃蹇收神轡,領略綜名書。
涉老咍雙玄,披莊玩太初。
詠發清風集,觸思皆恬愉。
俯欣質文蔚,仰悲二匠徂。
蕭蕭柱下迥,寂寂蒙邑虛。
廓矣千載事,消液歸空無。
無矣復何傷,萬殊歸一涂。
道會貴冥想,罔象掇玄珠。
悵怏濁水際,幾忘映清渠。
反鑒歸澄漠,容與含道符。
心與理理密,形與物物疏。
蕭索人事去,獨與神明居。
獨自端坐,只有孤獨的影子相伴;迷茫中陷入玄思,備感勞苦。暫且收束精神的韁繩,博覽群書綜理名實。探究《老子》,欣悅于其‘玄之又玄’;披閱《莊子》,玩味那宇宙初始的太初。吟誦間如清風徐來,每有感觸皆覺恬淡歡愉。低頭欣悅于文質并茂的典籍,抬頭悲嘆老、莊兩位先哲的遠去。老子當年為柱下史的遺跡已蕭蕭冷落,莊子故鄉蒙邑的舊居也寂寂空無。千年往事盡皆廓落,最終消解歸于空無。既然歸于空無又有何傷?萬物萬殊終歸于同途。與道相會貴在靜默冥想,如罔象般采得玄珠。悵然徘徊于濁水之畔,幾乎忘卻清渠中的倒影。反觀內心歸于澄清靜默,安閑自在與道契合。心靈與玄理緊密相合,形骸與外物日益疏遠。人事紛擾盡皆蕭索,唯與自然之道相伴而居。
眇罔:迷茫。玄思劬(qú):玄想的勞苦。劬,勞苦。
偃蹇(yǎn jiǎn):停止。神轡(pèi):精神的韁繩,指對思緒的控制。
涉老:探究《老子》。咍(hāi):歡笑。雙玄:指《老子》“玄之又玄”的哲學命題。
披莊:閱讀《莊子》。太初:宇宙初始狀態,《莊子·天地》:‘泰初有無,無有無名’。
二匠:指老子、莊子兩位思想巨匠。徂(cú):逝去。
柱下:老子曾任周王室柱下史(藏書史官),代指老子。蒙邑:莊子為宋國蒙邑人,代指莊子。虛:同‘墟’,故址。
消液:消解融化。
罔象:《莊子·天地》寓言中無形無象的得道者,能得玄珠(道的象征)。
反鑒:反觀內心。澄漠:澄清靜默。
容與:安閑自在。道符:與道契合。
神明:指自然之道的精神本體。
此詩為阮籍《詠懷詩》組詩之一,約作于曹魏末年。時司馬氏集團篡權,政治嚴酷,士人動輒得咎。阮籍雖廁身官場,卻內心矛盾,常借詠懷詩隱晦表達對現實的不滿與對精神自由的追求。此詩聚焦對老莊思想的研讀與體悟,反映了他在黑暗時代中以玄道自適的生存策略。
全詩以‘玄思’為核心,通過研讀老莊、追思前賢、體悟道境的過程,展現了阮籍從現實焦慮轉向精神超脫的心理軌跡。詩中融合了對歷史的感慨、對哲理的思辨與對個體生命的安頓,是阮籍‘越名任心’思想的詩性表達,體現了魏晉詩歌‘哲理入詩’的藝術特征。
靈沼初開漢,神池舊浴堯。昔人徒習武,明代此聞韶。 地脈山川勝,天恩雨露饒。時光牽利舸,春淑覆柔條。 芳醞酲千日,華箋落九霄。幸承歡賚重,不覺醉歸遙。
春風如貴客,一到便繁華。 來掃千山雪,歸留萬國花。
歸雁低空,游蜂趁暖。憑高目向西云斷。具茨山外夕陽多,展江亭下春波滿。 雙桂情深,千花明煥。良辰誰是同游伴。辛夷花謝早梅開,應須次第調弦管。
夜來風橫雨飛狂,滿地閑花衰草。燕子漸歸春悄。簾幕垂清曉。 天將佳景與閑人,美酒寧嫌華皓。留取舊時歡笑。莫共秋光老。
青龍地脈土酥香。產玉似昆岡。可憐不入瑤池宴,到冰壺、風味凄涼。忽憶故園時序,春盤春酒羔羊。青絲生菜韭芽黃。銀縷染紅霜。桃花人面柔荑手,酒微酣、象箸頻將。鼙鼓一聲驚散,六年地老天荒。
神仙有無?安居華屋,即是蓬壺。榴花也學紅裙舞,燕雀喧呼。水晶盤饌供 麟脯,珊瑚鉤簾卷蝦須。吹龍笛,擊鼉鼓,年年初度,長日盡歡娛。 橫山翠屏,藏龍古井,走馬長汀。四時花竹多風景,勝似丹青。好兒郎天生 寧馨,好時節日見升平。氛埃靜,年年壽星,光照望云亭。
沉思十五年中事,才也縱橫,淚也縱橫,雙負簫心與劍名。 春來沒個關心夢,自懺飄零,不信飄零,請看床頭金字經。
好夢最難留,吹過仙洲。尋思依樣到心頭。去也無蹤尋也慣,一桁紅樓。 中有話綢繆,燈火簾鉤。是仙是幻是溫柔。獨自凄涼還自遣,自制離愁。
昆岡火烈去年時,玉也灰飛。石也灰飛。鶴長鳧短總休提。善有天知。惡有天知。今年快活保妻兒。歌也相宜。舞也相宜。揮金如土醉如泥。休負佳期。莫負佳期。
不是逢人苦譽君,亦狂亦俠亦溫文。 照人膽似秦時月,送我情如嶺上云。
松菜酒香春甕。更有麻姑相送。日日瀉流霞,添我胸中鉛汞。珍重。珍重。浮世本來如夢。
我又南行矣!笑今年、鸞飄鳳泊,情懷何似?縱使文章驚海內,紙上蒼生而已。似春水、干卿何事?暮雨忽來鴻雁杳,莽關山、一派秋聲里。催客去,去如水。 華年心緒從頭理,也何聊、看潮走馬,廣陵吳市。愿得黃金三百萬,交盡美人名士。更結盡、燕邯俠子。來歲長安春事早,勸杏花、斷莫相思死。木葉怨,罷論起。
飛雪初停酒未消,溪山深處踏瓊瑤。 不嫌寒氣侵入骨,貪看梅花過野橋。
天香浮玉露,金色艷高秋。 誰似雙棲者,相依共白頭。
性與雖天縱,主世乃無由。何言泰山毀,空驚逝水流。 及門思往烈,入室想前修。寂寞荒階暮,摧殘古木秋。 遺風曖如此,聊以慰蒸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