送田成叔侍御還朝便道過里 其二
驄乘六傳入長安,臥轍傾都戀豸冠。
百粵瘡痍膏雨沐,中朝風采法皇寒。
城邊仙去空留石,江上人歸暫采蘭。
聞道柏臺班落落,朝陽誰不快飛翰。
驄乘六傳入長安,臥轍傾都戀豸冠。
百粵瘡痍膏雨沐,中朝風采法皇寒。
城邊仙去空留石,江上人歸暫采蘭。
聞道柏臺班落落,朝陽誰不快飛翰。
驄馬乘著驛站快車駛入長安,百姓臥阻車轍全城依戀您的豸冠。百粵的創傷在您的德政下如沐甘霖,朝廷上您的風采讓法紀更顯威嚴。城邊仙人離去只余空石,江上您歸鄉暫享采蘭之閑。聽聞御史臺人才濟濟,在這朝陽中誰不欣悅您的飛黃騰達。
驄乘:御史所乘的青驄馬,代指田成叔侍御身份。
六傳:古代驛站的馬車,此處指快速赴京的交通工具。
臥轍:百姓臥于車轍挽留官員,表達對田成叔的不舍。
豸冠:獬豸冠,御史專用冠服,代指侍御史身份。
膏雨:滋潤作物的及時雨,比喻田成叔治理百粵的德政。
法皇寒:指法紀威嚴,體現田成叔執法剛正。
采蘭:《詩經》中采蘭有閑適之意,此處指田成叔歸鄉暫享清趣。
柏臺:御史臺別稱,漢代御史府植柏樹得名。
班落落:形容人才卓越出眾的樣子。
飛翰:喻指仕途騰達,此處指田成叔還朝升遷。
此詩為田成叔侍御完成南方(百粵)巡查或治理任務后,還朝并順路歸鄉時所作。詩中反映了田成叔在地方的德政與朝廷的認可,體現了作者對友人的贊譽與期許。
全詩以送別為主題,既贊田成叔治理百粵的功績與執法威嚴,又寫百姓挽留與歸鄉閑趣,最后以御史臺人才興盛與升遷之喜作結,凸顯其仕途榮耀,是一首典型的贈別佳作。
陳侯探禹穴,辭源何浩浩。佳處似陰鏗,丘里得名早。吾家習主簿,筆頭妙揮掃。花繁漢署香,春事隨花鳥。快裁兩牛腰,何代無賀老。
尚白寧堪眾楚咻,井湄瓶碎愈增愁。后人歸罪美新作,莫污蕭郎文選樓。
風雨江聲里,孤燈落楚鄉。妻孥隨棹去,枕簟入秋涼。喜亂終輕己,殘民亦可傷。誰憐孤士感,拭眼對蒼茫。
稠枝密葉盡飄蕭,剩得高花淩碧霄。遺教皇皇誰管得,口頭禪尚誦朝朝。
德政碑,路傍立石高巍巍。傳是郡中賢太守,三年秩滿人頌之。刻石道傍紀德政,傍人見者或歔欷。借問歔欷者誰子,云是西家鐫石兒。去年官差鐫此石,官司督工限十日。上戶斂錢支半工,每年準備遭驅責。城中書生無學俸,但得錢多作好頌。豈知太守賢不賢,但喜豪民來饋送。德政碑,磨不去,勸君改作橋梁柱。乞與行人濟不通,免使后來觀者疑其故。
欲搜春草池塘句,藥裹關心夢不成。
我禮備成,我駕言旋。降坐而蹕,奏鼓淵淵。國本既定,保佑自天。克昌厥后,何千萬年。
東南日出照高樓,樓上離人唱石州。總把春山掃眉黛,不知供得幾多愁。
粲爛鮫珠海色傍,飛光遙夕遍茅堂。千金易水看過市,片玉昆山總擅場。白日鴻心游浩渺,青天鵬翼破蒼茫。為君一誦如澠句,齊晉他年可暫忘。
良夜齋居倚玉堂,起聽宮漏步長廊。凄風忽來作寒悄,澹月乍出延疏光。忽忽感時淚欲滴,渺渺懷人心獨忙。明發出門有公事,擁衾不寐哀歌長。
蕩暖花風滿路。織翠柳陰和霧。曲池斗草舊游處。憶試春衫白苧。暗驚節意朱弦柱。送春去。曉來一陣掃花雨。惆悵薔薇在否。
百折云顛路盡通,無名怪木淡書空。相逢無問秋江客,不是巴中是剡中。
夢破五更頭。萬慮關心不可收。憂世憂身無限事,多憂。自笑元龍百尺樓。寒葉雨聲稠。百蟄無聲已暮秋。一歲又從流水去,悠悠。明日田家酒百甌。
國艷冰姿非世妝,忍教臘雪苦韜藏。昔年曾醉萬松嶺,尚友詩人蘇與黃。
端坐真堪擬陸沈,小車聊遣散幽襟。月寒水影微妨路,風遠歌聲細出林。物外寡歡成獨往,人間可語算知音。歸來百念仍消歇,祇有霜檠對苦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