得倫五知吏部書寄答
緘書久不到長安,
何意云霄下尺翰。
桃李春風歸啟惠,
東南王氣盛衣冠。
棲遲愧我文園臥,
清簡憐君水鏡寒。
知是臣心渾似水,
盡教門撤棘籬看。
緘書久不到長安,
何意云霄下尺翰。
桃李春風歸啟惠,
東南王氣盛衣冠。
棲遲愧我文園臥,
清簡憐君水鏡寒。
知是臣心渾似水,
盡教門撤棘籬看。
書信長久未到長安,沒想到從高位傳來你的信箋。桃李春風的美好時光歸屬于啟發惠及之人,東南方的祥瑞之氣中士大夫們正興盛。我滯留此處慚愧如司馬相如病居文園,憐惜你清廉簡約如冰鏡般高潔。已知你我臣子之心都清澄如水,盡可撤去門前的荊棘籬笆任人查看。
緘書:封緘的書信,指倫五的來函。
云霄:比喻高位,此處指倫五在吏部的官職。
尺翰:小幅的絲帛書信,代指信件。
啟惠:啟發惠及,指倫五的才德惠及他人。
王氣:舊指象征帝王運數的祥瑞之氣,此處借指東南地區的興盛氣象。
衣冠:代指士大夫、官紳。
棲遲:滯留、淹留,指自己未得重用的狀態。
文園臥:用司馬相如因病退居文園的典故,自喻困頓多病。
清簡:清廉簡約。
水鏡:比喻明察或高潔,此處形容倫五的品格如冰鏡般清澈。
棘籬:荊棘編成的籬笆,比喻防范或隔閡。
此詩為作者收到友人倫五(任職吏部)的書信后所作的回復。倫五或身居高位,寄信問候;作者當時可能困頓未達,故詩中既有對友人關懷的感激,亦含自謙之語,同時借'臣心似水'表明清白心志,反映文人交游中以詩寄情的傳統。
全詩圍繞友人來信展開,通過典故、比喻等手法,既表達對倫五才德與品格的贊賞,又自陳困頓之境,最終以'撤棘籬'的坦蕩收束,展現文人相交的真誠與堅守清白的風骨,語言含蓄而情感真摯。
又取紗衣換,天時起細風。
清陰花落后,長日鳥啼中。
水國乘舟樂,巖扉有路通。
州民多到此,猶自憶髯公。
清真羽士舊仙官,日奉琳宮紫翠間。
五洞煙霞龍窟宅,一壺天地道家山。
滌泉盤轉冰涵沼,隠石屏開玉敞關。
可笑濯纓來覽勝,輸他高臥白云閑。
君不見昌黎翁,南遷益覺文章工。滑稽戲作毛穎傳,陶泓之族稱宏農。
又不見東坡翁,生涯寄食破研中。詆訶龍尾尊鳳咮,更夸丹石蒸赤紅。
古來文士躭翰墨,十有八九坐此窮。怪君落筆妙言語,四壁才堪蔽風雨。
幾年結柳送奴星,文窮跳梁推不去。研能窮人君不鄙,爾來諛墓得龍尾。
緹巾十襲不妄觀,碑字三縑何足擬。玉堂視草乃稱之,只恐玄文似揚子。
君夸此研文似羅,奈君鹿裘帶索何。我雖忍窮亦好事,尚能搜句為君歌。
嗚呼魯公乞米家食粥,不費銀鉤寫珠玉。
幽事每堪娛,秋深晚霽初。
帆分江影破,風勒鳥行疏。
山色美無度,稻花香可書。
逍遙今夕意,未厭短轅車。
維此十月,歲聿云暮。惟月之良,是謂盈數。
陰極于坎,陽比于子。陰陽消長,否泰攸寓。
亶生哲人,盛世基柱。文章機略,冊府武庫。
承明厭居,雄藩外護。吏畏民愛,頌聲載路。
劉兄胸次參元化,不發為文發為畫。
心工入妙手通神,聲名直與僧繇亞。
月宮拔得玉兔毫,縛成篆筆铦如刀。
紛然萬有類形役,竹梅兩品方清高。
打一撇,籊為寒筠灑為葉。
高低濃淡總相宜,不問風煙和雨雪。
再一掃,清作疏花瘦作枝。
向背斜陽俱造妙,任從籬落與垣池。
君不見劉夢梁畫梅不畫竹,一枕清風長不足。
又不見文與可畫竹不畫梅,千樹江頭空自開。
爭如作者多精藝,庾嶺渭川俱著意。
夢梁同姓表同文,卻把信來更與字。
曾讀楊詩識懶云,只今云悅即云孫。
龍無怒色常歸匣,鶴有懽顏獨守門。
春態樂尋吟客伴,心閑喜共野人言。
要知出岫晴方好,樓外蒙蒙煙雨昏。
未了煙霞痼,來從大滌游。
一區藏世界,九鎖閟林丘。
寒翠霏霏起,春波慢慢流。
人間空岱岳,海上謾瀛洲。
隠跡悲猿鶴,祥光射斗牛。
有人相領略,何地不夷猶。
好景行行得,遺蹤細細搜。
山根云欲滃,石罅鳳仍留。
琴瑟聽泉奏,珠璣看瀑流。
山靈應有識,鄙句含包羞。
逸興那能已,奇觀謾此酬。
會須尋石室,相繼筑菟裘。
鳥語知春晨,晨起行阡陌。
雨晴氣已變,崖澗嵐猶積。
雜花林際明,新水田中白。
時逢耦耕人,問我將何適。
煙翠飽青實,雨紅黏綠苔。
楊花隨夢去,鶑語喚愁來。
吟事春三月,風光酒一杯。
芳心久消歇,已作蕙爐灰。
預作重陽半日游,行廚望客屬鰲頭。
樽前綠橘當時果,嶺下清泉徹夜流。
新竹未斑秋正好,晚禾才熟歲仍收。
使君須盡登臨興,行捧天書未許留。
涉江采芙蓉,欲采寄所思。
所思今何在,望斷天一涯。
將花照秋水,秋水清且漪。
行樂不得再,日暮空凄悲。
頭角嶄嶄露,江南四月時。
定應孤竹子,未脫老萊衣。
怒長搘苔石,旁行過棘籬。
不來能幾日,漸學翠鸞飛。
匹馬揚州路,香開幾樹花。
春光無揀擇,淮地亦繁華。
日沸長江水,風昏古戰沙。
爭雄舊時事,君去莫思家。
民力久已竭,天乎不見憐。
三年兩遭水,十室九無煙。
田沒官征賦,家貧子賣錢。
秋風江上路,忽見渡江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