浪淘沙令 上元
料峭小桃風。
凝淡春容。
寶燈山列半天中。
麗服靚妝攜手處,笑語匆匆。
酒滴小槽紅。
一飲千鐘。
銅荷擎燭絳紗籠。
歸去笙歌喧院落,月照簾櫳。
料峭小桃風。
凝淡春容。
寶燈山列半天中。
麗服靚妝攜手處,笑語匆匆。
酒滴小槽紅。
一飲千鐘。
銅荷擎燭絳紗籠。
歸去笙歌喧院落,月照簾櫳。
早春的寒風帶著桃花的氣息,還有些料峭;春天的面容顯得寧靜淡雅。華美的燈山排列在半空中。穿著華麗服飾、妝容精致的人們手拉手,歡聲笑語,腳步匆匆。酒從酒槽中滴出,顏色通紅,一喝就是千杯。銅制的蓮花燈臺托著蠟燭,外面罩著紅色的紗籠。回家時,笙歌在院落里喧鬧,月光照亮了窗簾和窗欞。
料峭:形容微寒,多指春寒。
小桃風:早春的風,因桃花初開而得名。
寶燈山:上元節(元宵節)期間裝飾華麗的燈山,燈彩堆疊如山峰。
靚妝:美麗的妝飾。
小槽紅:指從酒槽中剛榨出的紅酒。小槽,榨酒的器具。
銅荷:銅制的蓮花形燈座,因形似荷葉而得名。
絳紗籠:紅色的紗罩,用于籠罩燈燭。
簾櫳(lóng):窗簾和窗欞,代指窗戶。
此詞約創作于宋代上元節(元宵節)期間。宋代上元節有觀燈、宴飲等習俗,詞人通過描繪節日里的自然風物、市井百態及歸家場景,反映了當時社會的節日文化與民間生活風貌。
全詞以節日為背景,從早春風物到燈山盛景,從麗人游賞到宴飲狂歡,再到歸院月色,層層鋪陳,生動展現了上元節的熱鬧與溫馨。語言質樸而富有畫面感,是宋代市井節日詞的典型之作。
桃花幾片隔墻飛,獨自危樓徙倚時。目送斷鴻云外沒,東風吹淚落天涯。見他門戶插垂楊,懊恨江南客子腸。春夢誰云無準托,連宵合眼是家鄉。薄霧輕煙柳際浮,階前細草綠初抽。年年春事年年恨,一擔擔來是白頭。
關河秋盡走紅塵,千里馳驅信苦辛。父母此身應自愛,影形惟汝是相親。三爻內象占周易,七發全萹謝楚臣。從者莫興吾道厄,薄游茲土亦非陳。
云葉銀床落井柯,望斷關河,腸斷關河。年華冉冉去如梭,秋影婆娑,鬢影婆娑。越女含情竹上歌,嬌斂雙蛾,愁斂雙蛾。芭蕉冷語咽聲多,客里風波,夢里風波。
斷崖文字是唐碑,無限名賢贊頌詩。莫把中興□前代,會須重見太平時。
塵編寥落千秋事,野客停舟問隱居。煙月高名興漢后,風云遠略避秦馀。赤松仙子依丹室,黃石山精護素書。歲晚圮橋風物改,泥中履跡近何如。
羃羃繡戶絲,悠悠懷昔期。昔期久不歸,鄉國曠音輝。音輝空結遲,半寢覺如至。既寤了無形,與君隔平生。月以云掩光,葉以霜摧老。當途競自容,莫肯為妾道。
我昔東行到越州,別來回首幾經秋。停云尚憶當時興,送客偏增感舊愁。曹女祠荒花自發,賀家宅廢水空流。不知故友今誰在,煩向春波問白鷗。
太湖奇石紫杈枒,屈紐紅梅萬萼花。香撲凍簾渾舞雪,氣烘晴院欲蒸霞。高唐神女酣丹幄,洛浦仙妃倚絳紗。便與暖云成異錦,共君裁賦頌春華。
層樓一何巍,亭亭切云霄。綺疏縹緲間,欄楯匝周遭。不知誰居中,哀怨逐風飄。為言本邯鄲,關河望迢迢。區區懷苦心,三載非一朝。援琴以寫之,意重絲難調。初為陽春曲,再行鼓山高。妙音本絕世,賞識何寥寥。思為雙黃鵠,比翼與俱翱。
上苑涼飔起,西山瑞靄濃。玉珂天漢路,金闕午時鐘。劍佩爐香近,旌旗日影重。宮墻落楊柳,水檻出芙蓉。萬舞趨丹鳳,千官識袞龍。遙傳北伐詔,光耀紫泥封。
漂泊江湖逐客船,昔時羽翼愧聯翩。忽來滕閣風千里,共對徐亭月萬川。宦業濟恒堪作相,群游髡衍只談天。孤篷默坐賡題句,回首山光澹暮煙。
深冬殘菊盡,尊酒對孤菲。根老香猶在,霜寒節不違。伴人添晚興,倚杖弄馀輝。賞愛人人醉,多情更掩扉。
淺薄無由贊盛時,只憑忠赤答恩私。吟多恥售雞林價,客久常懸鳳闕思。山似留人多北聳,水因歸海盡東馳。臨岐莫訝辭行贐,楊震從來畏四知。
閒居愛重九,佳人重相過。登高酬節物,少室郁嵯峨。迤邐謝塵土,夷猶出煙蘿。歘如據鰲頭,萬壑俯蜂窩。浩浩跨積風,瀰瀰渺長河。日車昃紅輪,天宇凝蒼波。指點數齊州,始覺氛埃多。我無倚天劍,有淚空滂沱。驚鱗盼奧渚,倦翼占危柯。悔不與家來,結茅老巖阿。歸途眷老阮,廣武意如何。
初識芝蘭一怯生,搔頭無計倩微酲。伊人嗔道忒矯情。既許芳心知愛慕,何如率性坦真誠。莫教忐忑向眉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