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前五日大雪
一夜雪飛石徑齊
清晨壓我茅屋低
小奴開門抱甕出
赤腳汲水愁沖泥
墻頭饑烏太無賴
繞我階上啞啞啼
南山黃獨寒無苗
長镵歸來風怒號
一夜雪飛石徑齊
清晨壓我茅屋低
小奴開門抱甕出
赤腳汲水愁沖泥
墻頭饑烏太無賴
繞我階上啞啞啼
南山黃獨寒無苗
長镵歸來風怒號
整夜大雪紛飛,石徑被積雪覆蓋得與地面平齊;清晨積雪壓得我的茅草屋低矮傾斜。小奴仆打開門抱著陶甕出門,赤著腳去取水,發愁要踩著泥濘前行。墻頭上饑餓的烏鴉太頑皮,繞著我的臺階啞啞啼叫。南山的黃獨因寒冷沒有長出苗來,扛著長镵歸來時寒風怒號。
齊:平齊,指積雪與石徑表面相平
甕:陶制的盛水容器
無賴:此處指頑皮、討嫌
黃獨:又名土卵,野生塊莖植物,可食用
長镵(chán):長柄的掘土農具
詩作應創作于初春前的寒冷時節。通過雪后生活場景的描寫,反映了詩人當時清苦的居住環境與日常勞作狀態,可能是其對真實生活的記錄與感慨。
全詩以‘大雪’為背景,圍繞雪后生活展開,通過細節刻畫展現貧寒境遇,語言平實而畫面感強,體現了詩人對日常生活的敏銳觀察與真實情感表達。
一春湖上看花枝,看到青青杏子肥。家在江南身在浙,年年生日未曾歸。人誰安逸浪中魚,事費經營網上蛛。記得去年生日酒,去年無此白髭須。金輪王壽三千歲,銅狄人生五百年。茲事不須皆援古,無災無難即神仙。
昔年共逐紫溪橋,旆拂梅花躍馬驕。數十歲華容易邁,百千變態總難描。庭階賴有蘭枝馥,泉石聊憑松樹招。此日山中堪避暑,倚云長嘯傲塵囂。
幽徑花如浣,閒門柳更垂。山邊韋氏曲,湖上習家池。會意禽魚樂,忘言桃李枝。蘭亭幸無恙,猶似右軍時。
處士庭前續舊歡,數枝開遍共團圞。瓣當白雪偏能見,名托浮山亦耐寒。金色頭陀花底笑,黃衣舞女夢中看。胡雛何處吹橫笛,擁毳躊躇到夜闌。
子規啼月。幽衾夢斷,銷魂時節。枕上斑斑,枝頭點點,染成清血。凄涼斷雨殘云,算此恨、文君更切。老去情懷,春來況味,那禁離別。
空宇三禪寂,荒林七圣迷。閑來丘壑興,那復問東西。
碧瓦鴛鴦勢欲飛,禁門深靜日遲遲。玉簫吹遍新傳譜,坐看黃鸝數換枝。
南極垣頭現一星,輝光特著老人名。不隨東壁西庚照,要對南樓夜夜明。
六經元土苴,天地只微塵。蝸篆曾誰筆,醯天偶自春。我非文字眼,公殆屋烏人。回也簞瓢樂,無言萬古貧。
素車相送粵江邊,生死論交二十年。牛斗之間光尚在,如何埋得向黃泉。
寒衣添未。歸計何時遂。望里情懷渾不是。斜日柴門屢倚。溪流幾轉危灘。輕舟穩送兒還。為爾親調鄉味,魚菹臘甕般般。
聊作棲身地,遂成隱者家。三面修閤子,四度看荷花。碎影方塘月,蒼煙活水茶。稚川徒自累,白首戀丹砂。
正山回路轉翠屏開,春風送輪輕。載高樓梁棟,田園秀色,日月溫馨。朝日臨窗拂鬢,輕駕入云程。鳴笛聲聲脆,似訴衷情。回首廿年足跡,嘆蹣跚負重,戴月披星。道艱難創業,步步有榛荊。算而今、陰霾吹散,噩夢醒、家國并初興。凝思久,為凡人譜,古調新聲。
永念新婚夜,心聲未盡傾。問卿昔日事,斂掩到三更。
一路探幽到石樓,連山修竹拂云浮。萬峰臺上登高望,紅日沈湖紫翠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