贈李二守 其一
巖郡連燕甸,官衙駐岳云。
班應聯刺史,人共仰神君。
停騎春同到,烹鮮日有聞。
好令箕潁客,鼓腹事耕耘。
巖郡連燕甸,官衙駐岳云。
班應聯刺史,人共仰神君。
停騎春同到,烹鮮日有聞。
好令箕潁客,鼓腹事耕耘。
險峻的巖郡與燕地相連,官衙坐落在云霧繚繞的山間。你的官職班次應與刺史并列,人們都敬仰你如神明一般。你停下車駕與春天一同到來,善于治理政務的美名天天都能聽聞。真希望能讓像許由、巢父那樣的隱士,也能吃飽肚子安心從事耕耘。
巖郡:地勢險要的州郡。
燕甸:指燕地。
班:官職的班次、品級。
刺史:古代官職名。
神君:對賢明官吏的敬稱。
停騎:停車駕,指官員到任。
烹鮮:出自“治大國,若烹小鮮”,比喻治理政務。
箕潁客:指許由、巢父等隱居箕山、潁水的隱士。
鼓腹:飽食。
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。推測是作者在看到李二守到任后,其賢能的治理表現得到百姓認可,作者有感而發寫下此詩,當時社會或許期望有賢明官員來治理地方,實現社會穩定和百姓富足。
這首詩主旨是贊美李二守的賢能和治理有方,突出特點是用典豐富、情感真摯。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,但反映了當時人們對賢官的期盼和贊美。
春溜來無限,
新蒲綠未齊。
蒼煙山帶北,
紅浪日平西。
野鶩時孤往,
林鸚忽并啼。
一篇行一曲,
依約似青溪。
孤山從昔有琴聰,
不但尋聲指甲中。
一似少游聞復語,
幾曾著眼送飛鴻。
沈沈臺館綠陰濃,
一榻高眠詠午風。
時止時行皆樂地,
夢魂依舊白云中。
視世崔郎一吷,
反予趙子三隅。
千里看兩鴻鵠,
一詩重百車渠。
著論信子真輩,
疾惡真元叔徒。
雕龍固擅當世,
希驥不應老夫。
細馬輕衫,西風南苑,偶然人過金溝。道旁指點,遼后舊妝樓。想像回心宮院,鈿箏歇、含淚梳頭。青史上,武靈皇后,一樣擅風流。
堪愁。成往跡,繚垣敗甃,滿目殘秋。便脂田粉硙,零落誰收。莫問完顏耶律,興亡恨、總是荒邱。紅墻外,誰拋金彈,年小富平侯。
世情休得笑騎羊,
羊背方于馬背強。
滿路□□□□染,
一池風雨白蓮香。
喜朝來、柳煙花雨,尋春問人何處。香車寶馬傾城出,坐擁南州歌吹。春好未。但只見、暖云芳草飄香氣。鷗邊浦溆。兩兩畫船橫,一篙深碧,撐向水云醉。
浮生事,勘破蝸牛戰蟻。百年希遇良會。五侯七貴貂蟬美,難免鬢絲僬悴。休辭去。最好是、柳條綰鐙風牽袂。酒闌眾起。歸路月明中,嚴城鐘鼓,花影滿街碎。
寂寞官齋里
春風一弟行
披襟談世事
數驛計鄉程
期爾青云起
憐予白發生
池塘有春草
偏益夢歸情
杜鵑竹里鳴,
梅花落滿道。
燕女游春月,
羅裳曳芳草。
走南走北意如狂
沖暑沖寒祗自傷
春露秋霜悲故國
炎風朔雪感天王
胭脂坐令輸胡地
翡翠何曾賺越裝
總為死生難自了
人間天上兩高堂
春江愁送君,
蕙草生氤氳。
醉后不能語,
鄉山雨雰雰。
細雨濕同云。繡倦鴛鴦五色紋。凝望天涯音信杳,微矄。打窗風雪不堪聞。
倚遍舊籠薰。淚痕空沁石榴裙。自捻腰圍牢約準,東君。莫比今宵減幾分。
綠陰臺榭,是東皇前地。百折離心付流水。廿四番風訊,總付閑過,渾未減、幾點看花清淚。
夢華千萬態,成碧看朱,檻外芳菲更何世。故國后歸人,老盡光陰,怕明日、歡盟頓委。待料理,鈿箏舊歌塵,怕指冷弦哀,傷春容易。
寥落重陽得子書,
可憐生事似秋蔬。
十年自穢王高士,
一較東方已不如。
吳宮金蹙鳳花綾,
春暖熏籠換水沉。
那似冰橋楮夫子,
滿床明月解微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