宿三江口
雨腳朝來又似麻,
問舟并午踏晴沙。
平林系?推篷處,
星月交輝雜綵霞。
雨腳朝來又似麻,
問舟并午踏晴沙。
平林系?推篷處,
星月交輝雜綵霞。
早晨來臨時雨如麻線般細密,到了中午詢問船只后踏上晴朗的沙灘。在平曠的樹林邊系好纜繩推開船篷,此時星月交相輝映還夾雜著五彩的云霞。
雨腳:指像線一樣一串串密密連接著的雨點。
并午:到了中午。
平林:平原上的樹林。
系?(líng):系好纜繩。
推篷:推開船篷。
雜:夾雜。
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,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是在旅途中,于三江口停留。可能當時社會環境較為安定,詩人在乘船出行時遇到了雨后天晴的美景,有感而發創作此詩。
這首詩主旨是描繪旅途中雨后天晴的美景,突出特點是景色描寫細膩且有時間變化。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,但展現了詩人捕捉自然之美的能力。
雪后聞君策馬蹄,長纓自請系撐犁。
光華劍佩伊吾北,彈壓風濤瀚海西。
漢苑秦關愁外眼,邊花塞月醉中題。
歸來聽履星辰上,誰道淮陰假鎮齊。
休日稀公事,炎天廢故書。
未須搔白首,留取試新梳。
不是平生嬾,何緣作計疎。
閑攜小兒女,橋上看芙蕖。
北江西水兩相逢,胥口波濤特地雄。
萬事向儂冰與炭,一生行役雨和風。
急流欲上人聲閙,近岸還移牽路窮。
河伯喜歡儂苦惱,并將恩怨惱天公。
嘉林市中塵一丈,嘉林寺后竹千竿。
先君授徒竹窗底,我初識君俱少年。
同師同舍同筆硯,火冷燈青飛雪片。
春風一夜吹林花,南北飄零各星散。
我今頭白苦思歸,羨君山園芋栗肥。
為君題作小錦里,君應一笑巾墮幾。
中和節后社前時,春到園林最晚枝。
弄水不冰攜扇手,登臺猶粟向風肌。
鳥烏聲里山光濕,花柳陰中日腳遲。
北望翟園春正閙,海棠錦繞雪酴醾。
醉后先眠客莫嗔,誰能守歲費精神。
幸無爆竹驚寒夢,休羨椒花頌好春。
今歲明年才隔夕,人情物態頓趨新。
遙憐兒女團欒處,政欠屠酥第十人。
吳綾縫囊染菊水,蠻砂涂印題進字。淳熙錫貢新水芽,天珍誤落黃茅地。
故人鸞渚紫微郎,金華講徹花草香。宣賜龍焙第一綱,殿上走趨明月珰。
御前啜罷三危露,滿袖香煙懷璧去。歸來拈出兩蜿蜒,雷電晦冥驚破柱。
北苑龍芽內樣新,銅圍銀范鑄瓊塵。九天寶月霏五云,玉龍雙舞黃金鱗。
老夫平生愛煮茗,十年燒穿折腳鼎。下山汲井得甘冷,上山摘芽得苦硬。
何曾夢到龍游窠,何曾夢吃龍芽茶。故人分送玉川子,春風來自玉皇家。
鍛圭椎璧調冰水,烹龍庖鳳搜肝髓。石花紫筍可衙官,赤印白泥牛走爾。
故人氣味茶樣清,故人風骨茶樣明。開緘不但似見面,叩之咳唾金石聲。
曲生勸人墮巾幘,睡魔遣我拋書冊。老夫七椀病未能,一啜猶堪坐秋夕。
竹邊臺榭水邊亭,不要人隨只獨行。
乍暖柳條無氣力,淡晴花影不分明。
一番過雨來幽徑,無數新禽有喜聲。
只欠翠紗紅映肉,兩年寒食負先生。
淡墨掄魁政少年,蓬山璧水得詩仙。
集賢學士看文筆,國子先生費酒錢。
濯錦江頭頻入夢,桃花水面送歸船。
平分風月真聊爾,不日來朝尺五天。
菊后霜前換繡衣,湘南嶺北看梅枝。
還將方策汗青語,拈出圜扉草綠時。
四海幾人憐我老,三年兩作送君詩。
借令貴殺衡陽紙,半幅無妨慰夢思。
過盡危灘百不堪,忽驚絕壁翠巉巉。
倒垂不死千年樹,下拂奔流萬丈潭。
隔岸數峰如筆格,倚天一色染春藍。
真陽此去無多子,到日應逢三月三。
竹祖龍孫渭上居,供儂樽俎半年余。
斑衣戲彩春無價,玉版談禪佛不如。
若怨平生食無肉,何如陋巷飯斯蔬。
不須庾韭元修菜,吃到憎時始憶渠。
行役忘衰暮,逢春感物華。
一來梅嶺外,三見木綿花。
山鹿寧游市,江鷗本臥沙。
紅塵無了日,白發未還家。
客從遠方至,遺我書一編。
覽舊眼全痛,誦新神頓還。
初披愁欲盡,久翫翳不妍。
情知無佳處,閔免復竟篇。
庶幾槁滓中,或瀝腴一涓。
終然寂無獲,所獲倦且昏。
倦甚得佳睡,猶勝不得眠。
夜云到曉不教收,初日微明又卻休。
雨為岸花新洗面,水撩江草只搖頭。
千篙百棹力都竭,十里九磯船正愁。
若到峽中應更險,卻思峽外是安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