盧姬篇
盧姬少小魏王家,綠鬢紅唇桃李花。
魏王綺樓十二重,前堂后堂羅袖人,南窗北窗花發春。
翠幌珠簾斗絲管,人生今日得嬌貴,誰道盧姬身細微。
盧姬少小魏王家,綠鬢紅唇桃李花。
魏王綺樓十二重,前堂后堂羅袖人,南窗北窗花發春。
翠幌珠簾斗絲管,人生今日得嬌貴,誰道盧姬身細微。
盧姬年少時就進入魏王府中,她綠鬢紅唇,美如桃李花。魏王的綺樓有十二重之高,前堂后堂都是身著羅袖的美人,南窗北窗的花兒在春天綻放。翠色的簾幕、珍珠的簾子內絲竹管弦之聲交織,人生到如今盧姬這般嬌貴,誰說盧姬出身低微呢。
盧姬:魏王家的歌姬。
綠鬢紅唇:形容女子年輕美貌。
綺樓:華麗的樓閣。
羅袖人:穿著綾羅長袖的人,指美人。
翠幌:翠色的簾幕。
絲管:弦樂器和管樂器,泛指音樂。
具體創作時間不詳。在古代,貴族府邸常有歌姬舞女,詩人可能是看到魏王府中盧姬的生活狀態,有感而發創作此詩,展現貴族生活的奢華。
這首詩主旨是描繪盧姬在魏王府的嬌貴生活。其突出特點是語言華麗,善于營造奢華場景。在文學史上雖不算特別著名,但反映了當時貴族生活的一個側面。
孔林瞻奉七旬年,驛使公詩簡并傳。異事任城天獨借,當時閩海夢長懸。綱常一種觀風地,道義三章伐木篇。愧老誤知猶浪出,壺南山色正悠然。
郊居八面綠欣欣,是處人家耕最勤。冒雨一枝墻外杏,因風千里陌頭云。矮斜茅屋有棱角,老瘦荒山見骨筋。我向青天乞此本,煙窗筆墨落紛紛。
湘江云盡湘山青,秋蘭花開秋露零。三閭已矣喚不起,蓩蕕蕭艾春娉婷。冷飆吹香散郊坰,山蜂野蝶何營營。幽人脫略境色外,竟坐不讀《離騷》經。西湖昨夜霜月明,梅花見我殊有情。逋仙祠前塵土清,老鶴彳亍如人行。天邊縹緲來鳳笙,玉壺吳酒顛倒傾。酒闌興酣拔劍舞,忽覺海日東方生。
空城雀,飛且止,林棲有匹巢有子,分飛不知后生死。
細柳營深虎帳高,將軍講武授龍韜。運籌帷幄沙盤險,帶礪山河鐵劵牢。孫討虜,霍驃鷂,內廷新賜紫金貂。摘纓群尉通宵醉,共賞雛姬露臍嬌。
柳綿做雪,飏萬點輕痕,蹈空歸去。驟驚暗緒。嘆韶光竟歇,剩愁誰主。似水新陰,漲斷青陽院宇。對清醑。正一瓣怨紅,搖落高樹。前夢休更數。怕數到花空,夢都難據。燕雛試羽。問何曾會得,別離心素。最苦今宵,無月無風無雨。倦吟佇。漸沈沈、醉魂飄舉。
秋潮夜落空江渚,曉樹離離含宿雨。伊軋中流間櫓聲,臥聽漁人隔煙語。
常時思獨往,坐為塵事攖。幸接金門客,相攀桂樹榮。峰微片云度,谷靜眾禽鳴。何年將結社,與子共逃名。
之子遠游吳楚間,春江二月草斑斑。扁舟不愁風雨惡,作客正喜東南還。共愛開門對湖水,幾時高閣看青山。花雨亭前未相見,題詩憶爾尚紅顏。
紅妝翠蓋出污涂,水面風吹醉欲扶。自是凌波有仙種,文君莫訝茂陵姝。漸點青錢浮水面,猶將素節混泥沙。送君百頃風潭上,莫笑元非十丈花。
鞍馬黃塵已強顏,更堪白發鏡中看。曾陪尊俎回春煖,正想音書慰客寒。勝覽足供詩筆健,相思今覺帶圍寬。長江一碧橫千里,無復秋風細有瀾。
西風兩鬢已蒼然,萬事無心只任天。細飲黃花新酒味,長吟綠竹舊詩篇。登高未落龍山帽,盡興先回剡曲船。后夜定知窗外月,照人涼冷不成眠。
崔巍中興業,浩蕩英雄才。刺身誓日月,驅甲鳴風雷。艱哉朱仙鎮,天地劃再開。君王亦何意,自卷旌旗回。中原本吾土,突騎胡為來。家昏鬼蜮嘯,國破長城摧。宰木空南向,厓山益悲哀。舉觴酹宿莽,歌罷魂俱頹。
月滿闌干風滿衿,浪因景物動清吟。鐘驚老鶴翻金剎,角引棲鴉投暮林。
蚤歲書窗共寂寥,幾聽風雨夜蕭蕭。曳裾今向王門先,猶賴司晨朔望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