夢游黃山吟
朝看黃山圖,暮夢黃山行。
手捫天都月,一笑云煙橫。
丈人眉如霜,采秀忻相迎。
酌我以石髓,遺我以瓊英。
泠然跨黃鵠,更欲游空明。
群峰忽不見,一舉還自驚。
覺來發長嘆,半窗松雨鳴。
朝看黃山圖,暮夢黃山行。
手捫天都月,一笑云煙橫。
丈人眉如霜,采秀忻相迎。
酌我以石髓,遺我以瓊英。
泠然跨黃鵠,更欲游空明。
群峰忽不見,一舉還自驚。
覺來發長嘆,半窗松雨鳴。
早上看著黃山的圖畫,晚上就夢到去黃山游玩。伸手觸摸天都峰上的月亮,一笑間云煙在身旁橫繞。一位老者眉毛如霜雪般白,高興地采擷秀麗的景色迎接我。他用石髓為我斟酒,贈送我美玉般的瓊英。我輕飄飄地騎著黃鵠,更想遨游那澄澈的天空。忽然群峰都不見了,一下子醒來自己也吃了一驚。醒來后長嘆一聲,半窗之外松間雨聲作響。
捫:摸。
丈人:老人。
采秀:采集秀麗的景色。忻:同“欣”,高興。
石髓:傳說中的仙藥。
瓊英:美玉,這里指珍貴的東西。
泠然:輕妙的樣子。黃鵠:傳說中的神鳥。
空明:指天空。
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不詳,但從詩中可推測,詩人可能因對黃山美景的向往,白天觀圖后,夜晚在夢中游歷黃山,借夢境抒發對黃山的喜愛和對超凡境界的追求。
這首詩主旨是借夢游黃山表達對美景的向往和對超凡境界的追求。其突出特點是夢境描寫奇幻,虛實結合巧妙。在文學史上雖不算經典大作,但生動展現了詩人豐富的想象力和對自然的熱愛。
當筵顧曲愧周郎,卻被啼鶯惱斷腸。歌罷祭江人籟寂,商音猶繞碧雞坊。
濯濯雨中荷,粼粼花底波。銅盤寫珠露,云錦落銀河。泉客卷衣泣,湘靈鼓瑟歌。鷗翻兼鷺浴,情致奈君何。
殿前雙檜郁龍蛇,翠雨溟濛鎖綠霞。不逐后庭花片落,托根卻在梵王家。路入西風十里秋,月明飛雪下汀洲。關山著處皆戎馬,容得山人不系舟。
兀坐尋詩句,豪吟引酒杯。悲歌常激烈,暗詠亦徘徊。詩向眼前得,興從天外來。成章多坦率,猶待故人裁。
繰得春蠶不值錢,幾時南畝解豐年。小臣無計紓民力,稽首虛皇一炷煙。花滿晴煙樹滿云,我來寧是學仙人。愿將九曲溪頭水,散作年年百里春。
烹葵剝棗盡相關,坐到昏鐘始下山。弟子可知皆白足,老夫焉得不蒼顏。花飛日日何曾掃,柳長村村只未攀。路黑出門燈肯借,畫船簫鼓幾家還。
困人天氣近清明,花信風來拂面輕。屏卻鳴騶成獨往,綠楊陰里聽鶯聲。
小瀑微聲正及腰,月光浮暈漫長霄。臨流一盞清幽絕,想見明朝大海潮。
白頭一枕小廬山,偶寄孤松十竹間。朝市山林俱有事,今人忙處古人閒。
青門遙向汝陽分,伏枕傳書到白云。已道風波能失所,更逢搖落不堪聞。九歌自我思公子,七發何人起使君。一日齊名千載事,驚心豈獨久離群。
看來不信是霜華,白日青天散曉霞。只怪野田生玉樹,更于臘月發瓊花。
東風無便寄云箋,西望關河思惘然。白發相催年半百,清顏一別路三千。杏花門巷聽春雨,楊柳樓臺倚暮煙。征雁已還巢燕至,歸期何事又空傳。
東去頹波孰與還,周旋長憶頖林間。松姿不逐群芳改,鶴貌偏于眾羽閒。真踐幾人同錦襲,樂游到處有青山。新陽肇錫元正祉,爭看萊衣五綵斑。
南北東西經亂離,閒思往事只堪悲。山中落盡梅花片,同賞春風更有誰。
繡袞貂冠舉世榮,陰功難報本難名。令公清德流無盡,依舊秦淮繞故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