魏黃門冊封汴藩便歸省覲二首 其二
共羨朝陽翼,東飛別帝廬。
到家仙作隊,銜命玉為書。
錦被應裁扇,蟠桃不羨魚。
花缸春爛漫,宴樂復何如。
共羨朝陽翼,東飛別帝廬。
到家仙作隊,銜命玉為書。
錦被應裁扇,蟠桃不羨魚。
花缸春爛漫,宴樂復何如。
大家都羨慕那如朝陽般的羽翼,向東飛去告別了帝王的宮闕。回到家中有仙人般的隊伍相伴,奉著帝王用美玉書寫的詔書。錦被或許會被裁剪成扇子,也不羨慕那蟠桃和魚。華美的燈盞在春天里光彩爛漫,這樣的宴樂景象又該是怎樣的美好啊。
朝陽翼:象征著光彩照人、有美好前程的人。
帝廬:帝王居住的地方,即皇宮。
銜命:接受命令,這里指奉帝王之命。玉為書:用美玉書寫的詔書,代表帝王的旨意。
蟠桃:神話中的仙桃。
此詩可能創作于明朝,當時朝廷有冊封藩王的制度。魏黃門奉皇帝之命去冊封汴藩,之后回家省親。詩人創作此詩,可能是為了表達對魏黃門的祝賀和羨慕。
這首詩主旨是祝賀魏黃門奉皇命冊封藩王后歸鄉省親,突出其榮耀。詩中用華麗語言描繪場景,體現了當時文人對這種榮耀之事的關注,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時的社會風氣和官場文化。
少小從行伍,千金辦武裝。日騎官廄馬,夜宿酒家娼。□已寧論死,臨危肯畏強。蠻夷知姓字,不敢犯封疆。
柴荊馬糞間,蛛網動相關。閣老因移疾,鯫生賴訂頑。雨涼新竹健,沙僻睡鳧閒。如許清秋意,扁舟猶忍還。
白日紅云拂地流,醉鄉吾亦步兵游。登臺左盻黃河轉,綠水洪波不盡愁。
祠宇當城角,霜蹄刻畫真。房星何日墜,駿骨自能神。曾蹴陰山雪,思清瀚海塵。長疑化龍去,騰蹋上云津。
去年今日雨瀟瀟,今日天晴雪尚消。杖履誰來看花柳,江湖何處得漁樵?徒叨食飲居安土,未有功勞補圣朝。入夜遙遙瞻北斗,紫云團蓋上青霄。
柴扉邀落月,疏柳淡寒霜。心以羈懷苦,愁隨秋夜長。呼童烹椀茗,散帙倚藜床。欲就南窗枕,無因到上皇。
和糴糧船去若飛,兼春帶夏未曾歸。用錢贈米該加七,納戶身懸百結衣。
蠶食葉聲慣,衣沾柳汁無。久之天自定,過去事皆虛。得路歸瀛海,登堂拜大夫。便便盡經笥,好在屋東隅。
高館罷零雨,前榮揚微風。霏霏碧蘿花,吹落酒斝中。移席俯流水,揮弦度秋鴻。遙思獨樂意,邈哉誰與同。
繚絡奔馳不記年,脫身瘴海豈徒然。昂藏鶴發老道士,爛熳醉吟狂謫仙。剩把詩篇收景物,何須爐鼎煮山川。平生出處吾無愧,禍福死生皆付天。
漢皇開五嶺,虞帝事三苗。定有南征問,遙知用武朝。前籌皆廟略,選士?風飆。潦水江湖大,云山故國遙。天陰凝殺氣,師老聽哀謠。猿鶴愁君子,黿鼉憶架橋。繡衣方責戰,虎節竟乘軺。白骨不歸葬,冤魂誰為招。猶傳發閭左,愿得聽簫韶。旅泊時流動,何由問九霄。揚越舊秦兵,苗頒尚禹征。初驚一使任,那用萬人行。友戶凝昏祲,滄波觸駭鯨。越裳無信息,銅柱定將傾。服嶺東南尉,戈船萬里程。江通夜郎道,秋入伏波營。插羽頻封檄,馳軺屢請纓。介鱗悲物色,猿鶴悵民生。幾日封京觀,歸時捲旆旌。休聞七科戍,無用五陽兵。海國犀牛遠,南琛紫貝輕。平生一長劍,歲暮望欃槍。
撥霧何須半日程,坐馳耳已聒泉鳴。大千塵易從頭濯,方寸心難徹底清。繞座松摩青嶂遠,憑欄人撫白云平。有車那計無魚食,飽飯猶堪事午征。
兵火燒殘百草根,人煙無復萬家村。黃金莫鑄忠臣骨,白馬空招帝子魂。易水有情人已逝,睢陽無援事難論。何當親斬樓蘭首,仗節歸朝報至尊。
聯珠綴玉妙文章,一掃毛穎百丈長。誰憶當年挽舟子,承平歌舞下維揚。
六月六日殺蠹蟲,無衣可出哭吾窮。聊將囚板階前曬,一物光輝與世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