頌古三十二首 其四
獵涉榮枯未是奇,
到頭誰是出家兒。
故鄉漠漠在消息,
時有孤云嶺外歸。
獵涉榮枯未是奇,
到頭誰是出家兒。
故鄉漠漠在消息,
時有孤云嶺外歸。
在塵世的興衰榮辱中奔波不算稀奇,到最后誰才是真正的出家人呢?故鄉渺遠,時有消息傳來,就像那孤獨的云朵從嶺外歸來。
獵涉:奔波、經歷。
榮枯:指世間的興衰、得失。
出家兒:指出家人。
漠漠:形容遙遠、模糊。
這首詩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。從內容推測,可能是作者在對佛教修行、人生境界有所感悟時所作。當時佛教文化較為盛行,人們對出家修行、精神解脫有諸多探討,作者或許在思考真正的出家人應有的狀態和精神追求。
此詩主旨在于探討真正的出家境界,強調精神上的超脫。其特點是語言通俗卻富有哲理。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有限,但體現了當時佛教題材詩歌的特色。
鳳皇下豐。
征駕嚴曉裝,行行及春陽。離心曠幽邈,如彼江路長。江路長,云漠漠。東樓歡笑一回首,十載高情鎮如昨。先生負奇氣,胸次何磊落。平生自許梁棟材,國門未筑黃金臺。敝裘長劍慘無色,可憐五上空歸來。空歸來,勿凄楚。君不見齊無鹽,今日椒房貴,昨日采桑女。又不見,商傅說,朝辭版筑暮霖雨。人生窮達會有時,世間俗子安得知。
此際小兒女,笑語夜燈紅。先生今日西上,昨日始來東。左顧斜陽沒落。右眄冰輪涌出,原只一虛空。旅客思沈悶,平楚夜朦朧。人間世,問何處,不匆匆。風流云散,常事爭便怨天公。釀造一場飛雪,掃盡四山黃葉,只剩滿林風。四序自無語,雙鬢已成翁。
舊廬每愛桂花秋,風月涼宵足勸酬。盜賊未平身漸老,弟兄相望淚空流。經年避地魚赪尾,何日還鄉烏白頭。側想早春佳氣好,掌珠初見慰深愁。
昔年貪愛,平生做作,而今一旦紛飛。知命樂天,風前月下,依山臨水幽棲。杜口且如癡也,不管傍人,說是談非。盡日無馀事,惟保守這些兒。幽微。暗洽玄機。覺澄澄湛湛,并沒歸依。興即唱吟,欣來歌舞,隨緣悅我希夷,不整外容儀。放落魄婪耽,自在無為。但樂貧閑過,任烏兔走東西。
碧葉參差引蔓長,秋風子熟滿園香。味甘能解行人渴,欲試金刀放玉漿。
粉蝶驚春下短墻,楊花早點鬢邊霜。月明迥徹清虛府,帝澤先沾綠野堂。秾李駭看初歲艷,枯槎猶借一時妝。園林是處生春色,愁殺窮荒仗節郎。
杏苑紅樓,裙波常漾眉山翠。藥欄曾記。折蕊雙姝麗。綠蟻深卮,未飲人先醉。分攜地。鳳箋鸞紙。題亂留香字。
風滿空江雪滿舟,一竿波面自夷猶。鉤絲更放長三尺,不信寒魚不上鉤。
山容一畫圖,所忌設色重。中有一筆佳,筆筆都生動。華樓獨秀出,群峰如相控。嵐光濃淡間,幻態恣播弄。始知化工巧,不與丹青共。
芳草平原水滿陂,夕陽牛背影差池。青童黃犢相呼處,記取前朝賣劍時。
陽春布暖,又還見、光景如梭催逼。帝里皇都人共道,好個前時春色。默默暗沈,含顰不語,此意誰人識。何如索笑,放開說盡端的。須信漏泄風光,百花頭上,報一枝消息。多少園林應次第,迤邐排紅駢白。金鼎芳滋,玉堂璀璨,趁取佳時節。東君歸后,綠陰依舊南陌。
市散誰聞野鳥聲,短橋何處旅人行。莫嫌寂歷空山道,隔岸丹楓刺眼明。
皇祖有訓。民可近。不可下。民惟邦本。本固邦寧。予視天下愚夫愚婦。一能勝予。怨豈在明。不見是圖。予臨兆民。懔乎若朽索之馭六馬。為人上者。奈何不敬。訓有之。內作色荒。外作禽荒。甘酒嗜音。峻宇雕墻。有一于此。未或不亡。惟彼陶唐。有此冀方。今失厥道。亂其紀綱。乃底滅亡。明明我祖。萬邦之君。有典有則。貽厥子孫。關石和鈞。王府則有。荒墜厥緒。覆宗絕祀。嗚呼曷歸。予懷之悲。萬姓仇予。予將疇依。郁陶乎予心。顏厚有忸怩。弗慎厥德。雖悔可追。
九天王母皺蛾眉,惆悵無言倚桂枝。悔不長留穆天子,任將妻妾住瑤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