胭脂井
寒泉玉甃沒春蕪,
石染胭脂潤不枯。
杏怨桃羞嬌欲墮,
猶將紅淚灑黃奴。
寒泉玉甃沒春蕪,
石染胭脂潤不枯。
杏怨桃羞嬌欲墮,
猶將紅淚灑黃奴。
寒冷的泉水和玉石砌成的井欄已被春天的荒草掩埋,石頭染上的胭脂色澤潤澤不褪色。杏花和桃花仿佛含怨帶羞,嬌弱得快要掉落,它們還像美人一樣流著紅淚灑向陳后主。
玉甃(zhòu):用磚砌的井壁,這里指井。
春蕪:春天的雜草。
紅淚:傳說魏文帝所愛美人薛靈蕓離別父母時淚下沾衣,如紅血,后因稱女子眼淚為紅淚。
黃奴:陳后主陳叔寶的小字
此詩可能創作于詩人游覽古跡時。陳后主沉迷酒色,不理朝政,隋軍南下時,他與張麗華等躲入胭脂井,后被俘。詩人看到胭脂井的破敗景象,有感而發創作此詩。
這首詩以胭脂井為切入點,借景抒情,批判了陳后主的荒淫無道,揭示了其亡國的必然性,具有一定的歷史警示意義,在詠史詩中展現出獨特的藝術風格。
太行秋色薊門煙
不渡桑乾又二年
邊帥各籌金貨布
司農兼放水衡錢
災分旱潦民方急
吾縱饑寒事偶然
記得呼鷹盤上谷
夕陽衰草馬毛拳
塞雁嗈嗈南去,高飛難寄音書。只應宗社已丘墟。愿有真人為主。
嶺外云藏曉日,眼前路憶平蕪。寒沙風緊淚盈裾。難望燕山歸路。
夜枕夢回春雨聲,
曉窗日出春鳥鳴。
典衣沽酒莫辭醉,
自有梅花為解酲。
三百年來養士優,
陸沈薊北感神州。
傳家忠孝原無恨,
生子還須勝仲謀。
芳信冬閨粉梅梢,年時倦懷曾托。絮雪乍飄,葭管閑吹,剛是病腰如削。畫中疏影人同悴,但長日、秦篝偎著。倒纖指,因循誤了,試燈妝閣。
九九光陰似昨。空小筆花枝,泥他屏角。麝炷淚淹,猩點脂融,孤負曉窗梳掠。釅寒消盡春心死,枉冰蕊,描成紅萼。杏香冷,低回燕鶯舊約。
步屧尋江路,隨緣到上方。日高丹鷲嶺,心遠白云鄉。草樹含芳潤,風煙接混茫。隋家堤畔柳,春浪汴渠長。
披云游古剎,問偈欲棲禪。共倚梅花閣,因翻貝葉篇。青霞吾道在,丹壑此心懸。何事勞行役,塵蹤只自憐。
春草正芳菲,禪關隱翠微。古堂僧定后,荒徑客來稀。煙散千山遠,江空一鳥飛。坐聽鐘磬晚,雙樹思依依。
徙倚蜀岡邊,探奇思渺然。看碑尋古井,揮麈賦新篇。野寺多逢客,山家有勝緣。倘成蓮社約,何異虎溪前。
十年閑讀古人書,不為山川貨可居。便有風聲生屐齒,王侯同在一丘墟。
一笑無煩論古今,就中首肯即吾真。君今正與司南合,直指何曾更問人。
正喜開尊日,仍逢看菊時。好題五字去,長憶隔年期。
野水盈盈闊,浮云故故垂。相逢愁自失,唯報夢頻馳。
一別無書到海濱,人傳公子未歸秦。
幾年秋草淹窮巷,半領青衫負老親。
閉目平生皆覺病,觀心終夜不生塵。
相知獨有西崦月,長向高樓照此身。
秋老雁還來,春至人難聚。空向樽前說送春,不識春歸處。
芳草雨催生,青鬢風吹去。仍是光陰似水流,曾為誰留住。
攬衣登高臺,悠然舒遠眺。
林皋木葉飛,荒阪凈野燒。
塞雁下沙灣,落霞明晚照。
天末起悲風,何處哀猿叫。
脈脈感幽心,我亦發長嘯。
云山足徘徊,懷古足憑吊。
今昔幾何年,臨風想同調。
回頭北斗與南辰,
十二年來寵辱身。
捷徑每聞求狗監,
早朝曾憶聽雞人。
樽浮竹葉間評酒,
岸有桃花遠問津。
山下薄田山上屋,
萊衣一領正娛親。
線陰宛轉小廊環,
日暮佳人倚竹間。
細步最憐幽草弱,
渺懷偏寄去云閒。
花如傾國何關笑,
玉果連城不諱斑。
一種乾坤清氣在,
秋顏須識勝春顏。
未煉還丹且煉心,丹成方覺道元深。
每留客有錢酤酒,誰信君無藥點金。
洞里風雷歸掌握,壺中日月在胸襟。
神仙事業人難會,養性長生自意吟。
一代宗臣像
高風想見之
大名光宇宙
浩氣作須眉
冠帶詩書品
文章錦繡詞
瓣香千古在
野老薦江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