嶰林
已看秀色動高林,
會見翛翛滿翠岑。
不學渭川千畝富,
欲聞嶰谷鳳凰音。
已看秀色動高林,
會見翛翛滿翠岑。
不學渭川千畝富,
欲聞嶰谷鳳凰音。
已經看到秀麗景色在高大樹林間涌動,不久就能見到枝葉瀟灑地長滿翠綠的山峰。我不學那擁有渭川千畝竹林而富有的人,只希望能聽到嶰谷中鳳凰的鳴音。
翛翛(xiāo xiāo):形容竹葉飄動的樣子。
翠岑:翠綠的山峰。
渭川千畝富:《史記·貨殖列傳》記載“渭川千畝竹,此其人皆與千戶侯等”,指擁有大片竹林而富有。
嶰谷:傳說黃帝曾命伶倫取嶰谷之竹制作樂器,鳳凰曾在那里鳴叫。
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,但從詩中可以推測,詩人處于一個風景秀麗之地,面對山林景色有感而發。當時社會可能存在追求物質財富的風氣,詩人借此詩表達自己不隨波逐流,堅守精神追求的心境。
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不慕富貴、追求高雅精神境界的情懷。其特點是借景抒情、對比鮮明。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,但展現了詩人獨特的志趣和品格。
補吏多下遷,罷歸聊自度。
園廬既蕪沒,煙景空澹泊。
閑居養疴瘵,守素甘葵藿。
顏鬢日衰耗,冠帶亦寥落。
青苔已生路,綠筠始分籜。
夕氣下遙陰,微風動疏薄。
草玄良見誚,杜門無請托。
非君好事者,誰來顧寂寞。
颯至池館涼,靄然和曉霧。
蕭條集新荷,氤氳散高樹。
閑居興方澹,默想心已屢。
暫出仍濕衣,況君東城住。
幽人寂不寐,木葉紛紛落。
寒雨暗深更,流螢度高閣。
坐使青燈曉,還傷夏衣薄。
寧知歲方晏,離居更蕭索。
山高鳴過雨,
澗樹落殘花。
非關春不待,
當由期自賒。
芳園知夕燕,
西郊已獨還。
誰言不同賞,
俱是醉花間。
百川注東海,東海無虛盈。
泥滓不能濁,澄波非益清。
恬然自安流,日照萬里晴。
云物不隱象,三山共分明。
奈何疾風怒,忽若砥柱傾。
海水雖無心,洪濤亦相驚。
怒號在倏忽,誰識變化情。
逍遙東城隅,雙樹寒蔥茜。
廣庭流華月,高閣凝余霰。
杜門非養素,抱疾阻良宴。
孰謂無他人,思君歲云變。
官曹亮先忝,陳躅慚俊彥。
豈知晨與夜,相代不相見。
緘書問所如,酬藻當芬絢。
契闊仕兩京,念子亦飄蓬。
方來屬追往,十載事不同。
歲晏乃云至,微褐還未充。
慘凄游子情,風雪自關東。
華觴發歡顏,嘉藻播清風。
始此盈抱恨,曠然一夕中。
善蘊豈輕售,懷才希國工。
誰當念素士,零落歲華空。
心同野鶴與塵遠,詩似冰壺見底清。
府縣同趨昨日事,自嘆猶為折腰吏,可憐驄馬路傍行。
絕岸臨西野,曠然塵事遙。
清川下邐迤,茅棟上岧峣。
玩月愛佳夕,望山屬清朝。
俯砌視歸翼,開襟納遠飆。
等陶辭小秩,效朱方負樵。
閑游忽無累,心跡隨景超。
明世重才彥,雨露降丹霄。
群公正云集,獨予忻寂寥。
鑿崖泄奔湍,稱古神禹跡。
夜喧山門店,獨宿不安席。
水性自云靜,石中本無聲。
如何兩相激,雷轉空山驚。
貽之道門舊,了此物我情。
趨府不遑安,中宵出戶看。
滿天星尚在,近壁燭仍殘。
立馬頻驚曙,垂簾卻避寒。
可憐同宦者,應悟下流難。
寂寞到城闕,惆悵返柴荊。
端居無所為,念子遠徂征。
夏晝人已息,我懷獨未寧。
忽從東齋起,兀兀尋澗行。
罥掛叢榛密,披玩孤花明。
曠然西南望,一極山水情。
周覽同游處,逾恨阻音形。
壯圖非旦夕,君子勤令名。
勿復久留燕,蹉跎在北京。
絲桐本異質,音響合自然。
吾觀造化意,二物相因緣。
誤觸龍鳳嘯,靜聞寒夜泉。
心神自安宅,煩慮頓可捐。
何因知久要,絲白漆亦堅。
養病愜清夏,郊園敷卉木。
窗夕含澗涼,雨余愛筠綠。
披懷始高詠,對琴轉幽獨。
仰子游群英,吐詞如蘭馥。
還聞枉嘉藻,佇望延昏旭。
唯見草青青,閉戶灃水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