渡江云 送蔣京少下第游楚次儲廣期原韻
向長安市上,仰天長嘯,悔殺彩為毫。月明無賴極,又照征南,萬將赤霜袍。
掉頭仍向,瀟湘去、去采離騷。算襄樊、幾般往事,一半屬孫曹。
舟搖。天低滴竹,瘦黛凝斑,任崖傾峽倒。恨茫茫、一軍鐵甲,九派銀濤。
潯陽夜火黃州雪,應為我、徒倚無聊。吾衰矣,漫勞送上云宵。
向長安市上,仰天長嘯,悔殺彩為毫。月明無賴極,又照征南,萬將赤霜袍。
掉頭仍向,瀟湘去、去采離騷。算襄樊、幾般往事,一半屬孫曹。
舟搖。天低滴竹,瘦黛凝斑,任崖傾峽倒。恨茫茫、一軍鐵甲,九派銀濤。
潯陽夜火黃州雪,應為我、徒倚無聊。吾衰矣,漫勞送上云宵。
在長安街市上,仰天發出長嘆,后悔用彩筆來寫文章。明月十分無情,又照著要南下的人,那眾多將士身著赤霜袍。轉頭仍然向瀟湘而去,去采擷《離騷》般的詩意。算起來襄樊的那些往事,一半都與孫吳和曹魏有關。船兒搖晃,天空低沉,雨滴打在竹子上,那青山如黛好似凝結著斑痕,任憑山崖傾斜、峽谷傾倒。心中恨意茫茫,如那身著鐵甲的軍隊,如九條江匯聚的銀色波濤。潯陽的夜火、黃州的雪,都只會讓我無聊地徘徊。我已經衰老了,不要徒勞地想把人送上云霄。
彩為毫:用彩筆寫作,這里指科舉考試作文。
無賴:無情。
征南:指南下。
赤霜袍:將士的紅色戰袍。
離騷:原指屈原的《離騷》,這里借指高雅的文學創作。
襄樊:地名,歷史上是軍事要地。
孫曹:指三國時的孫權和曹操。
九派銀濤:指眾多江河的銀色波濤。
潯陽:今江西九江。
黃州:今湖北黃岡。
徒倚:徘徊。
此詞應創作于科舉考試的背景下,友人蔣京少科舉落第,準備南下到楚地游歷。作者在送別友人時,結合歷史與現實,感慨自身與友人的境遇。
這首詞主旨在于送別友人并抒發感慨。其特點是將歷史與現實交織,情感深沉。在文學史上雖不一定有突出地位,但展現了作者的文學才華和情感世界。
睍睆度花紅,間關亂曉空。乍離幽谷日,先轉上林風。翔集春臺側,低昂錦帳中。聲詩辯摶黍,比興思無窮。
老翁急營生,貪饕不可化。一截已入土,百事放不下。經卷無暇看,數珠未曾把。死去見閻王,必定遭唾罵。
十步有茂草,會府宜多賢。親仁古所貴,更誦伐木篇。
綠染曉云冉冉,紅酣晴霧冥冥。銀簪懸燭錦官城。困倚墻頭半影。雨后遍饒艷冶,燕來同作清明。更深猶喚玉靴笙。不管西池露冷。
遹駿先猷在作人,忝陪多士奉明綸。端闈乍啟清光近,臚句高傳茂典新。奎壁照臨回景運,風雷鼓舞契昌辰。不才何以酬天造,徒詠菁莪樂至仁。
鏡翠銷香,箏銀換字。新寒不管花憔悴。涼波洗盡夢前重,只應瘦月知人意。別緒云乖,歡期汐逝。書沈空見飛鴻至。天涯那有未銷魂,從今怕記銷魂事。
向曾平步上仙鰲,拂袖歸來氣尚豪。自有西山堪拄笏,不妨右手且持螯。凌云載酒渾如夢,泛雪回舟也自高。顧我馀生復何事,閉門三徑削蓬蒿。
塑出獅毬對畫闌,笑呼女伴傍前看。宮鞋濕透猶堪著,未抵空閨繡被寒。
竹外山前見嫩黃,水沉清漬雪肌香。應嫌桃李風姿俗,故作尋常淡淡妝。
深談往往見沉思,老屋東頭下榻時。心妙故知為靜者,興酣時復一中之。暮年兄弟如君少,高世襟期斂手宜。凄絕人琴竟何往,重來忍見子猷悲。
瓦缶不多土,娟娟枝葉蕃。豈知幺鳳尾,元是古龍孫。蒼雪灑禪榻,細香浮酒尊。王猷來此見,應亦為銷魂。
水凍橋橫冰滿池,新排石筍繞笆籬。縣門斜掩無人到,看畫雙雙白鷺鷥。
歲晚豈不念,風雨漂搖之。但當護木根,紛紜爾何為。
貧賤關前業,休嗟命未亨。田園不種樹,花果何由生。千沉兩條路,看你如何行。愿君牢著腳,前面有深坑。
拜賜才沾雨露香,又驚盛典出黃堂。鳴騶合遝迂千騎,坐席雍容累百觴。他日同鄉修故事,不才終古被馀光。承宣得意逢明牧,諸彥能無共激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