桓野王畫像
胡床三弄清溪笛,
嘆息欷歔太極箏。
怊悵斯人風味減,
江花江草不勝情。
胡床三弄清溪笛,
嘆息欷歔太極箏。
怊悵斯人風味減,
江花江草不勝情。
桓野王曾坐在胡床上三次吹奏清溪笛曲,還曾為太極箏曲而嘆息抽泣。令人惆悵的是他的那種獨特風采已然消減,眼前江邊的花草也讓人不勝感傷。
桓野王:即桓伊,東晉將領、音樂家,封永修縣侯,謚號“烈”,因死后追贈右將軍,加散騎常侍,故世稱“桓野王”。
胡床:一種可折疊的輕便坐具。
欷歔:嘆息抽泣聲。
太極箏:具體所指不詳,可能是一種具有特色的古箏曲或古箏。
怊悵:惆悵。
斯人:指桓野王。
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不詳。桓伊是東晉著名人物,以音樂才能著稱。詩人可能是看到桓野王畫像,追憶起他的事跡和風采,有感而發創作此詩。
這首詩主旨是追懷桓野王,突出其音樂才華和獨特風采。通過今昔對比,表達了對其的緬懷和惋惜。在文學上,以簡潔語言勾勒出人物形象和情感,有一定藝術感染力。
斜倚危崖一笑存,漫天飛錦幻朝云。平生兩到黃山頂,后伴中丞前伴君。
常誦飛龍邅洞庭,登樓況復把騷經。琉璃萬頃天同碧,翠黛一螺山更青。白鳥風高方倦翮,蒼鷹冬暖正舒翎。客愁欲作長鯨吸,卻笑三閭只獨醒。
閑居不是為逃名,野性從來少宦情。況有林塘供笑詠,且無冠蓋費逢迎。夕陽山好樓中見,春水船高樹杪行。何處飛來如雪鳥,相親相近不相驚。
山上晴云似白衣,溪頭竹樹綠陰圍。野橋日落行人倦,茅屋春深燕子飛。漉酒屢招鄰舍飲,放歌還趁釣船歸。客窗看畫空愁絕,便欲移家入翠微。
長鋏歸來嘆夜眠,黃金臺色正蒼然。高懸一榻平津上,驟啟千門碣石前。風雨未教淩白苧,乾坤何意問朱弦。無勞大廈歌寒素,柱石明堂四海傳。
林屋峰前受一廛,渚鳧汀鷺住相連。久塵殿閣三臺地,歸占東南一洞天。詔下屢沾新雨露,林間還與舊云煙。自從白傅來游后,直到君侯兩似仙。
泊舟枯柳下,狹港喜無風。水氣團煙暝,嵐光帶雨濃。竹陰秋轉冷,漁火夜深紅。憶在山陽縣,吟情與此同。
世事翻騰盡萬般,一心長擬泰山安。酒壺書卷林泉意,更要詩人仔細看。
燕街寡婦淚漣漣,自言夫死未期年。晝勤織紡為衣食,夜撫孤兒不遑眠。孤兒幸能學步履,我夫有以繼其先。成立時遇清明節,今將麥飯灑埏前。妾身百年歸于室,地下逢夫無愧顏。奈何我生日煢煢,靡依靡怙嘆伶仃。旻天不吊此窮苦,疾威頻將下土傾。往年麥豆皆枯槁,晚禾遭霜又未成。今春父子不相顧,骨肉分離向遠行。眼見舊時多富姿,而今轉作溝中泥。母子困阨何所賴,泣抱孤兒走京師。誰知京師亦蕭條,哀哉艱難無處號。街頭死者無人掩,多是流民向此逃。母寒兒饑日叫哭,無力走去但匍匐。眼中流淚口中干,只得將兒入市鬻。市上紛紛草標待,賣者空多買者稀。直到日夕才定約,破錢百文救我饑。思量此錢買黍飯,是食吾兒膚與肌。抆淚收錢敝裳濕,如割心肺痛難支。母解懷抱將兒出,兒將兩手抱母衣。跌腳投地氣欲絕,竟將母子強分離。買主抱兒色凄慘,婦人欲去步難移。兒哭聲,母哭聲,皆哭死者又哭生。兒哭母毒舍我去,母哭蒼天叫不應。
流坎隨緣又別京,啞然自笑作么生。漫天大雪三邊靜,半擔殘書萬里行。皂帽欲尋高士侶,青驄不減少年情。當爐買醉祛寒去,殘壘飄旗望遠城。
沖驛有舁夫,仰天長嘆息。嘆息亦奚為,符傳何太棘。朝饑走送迎,日落忽昏黑。昏黑復奔馳,足繭肩肉蝕。驛吏罵且笞,使客怒作色。典衣兼雇人,妻子無蓐食。泣對妻子言,早祈死路側。局蹐何所思,江陵張相國。
慷慨天下士,獨奮千金軀。義當報知己,力能致云衢。懸河有奇辯,坐使儀秦愚。酒酣撫長劍,邈彼東南隅。我歌正激烈,愿君立斯須。諾重山岳輕,竹帛垂名譽。
夷梁臘日春意動,物色生態誰能禁。歸煙霏霏捎竹切,融雪細細生苔深。腐儒奔走竟何事,鄉土棲遲多苦心。便欲乘閑買越舸,青春發興好南尋。
過江人物萃樵引。更高千萬丈,還我上頭行。楊柳春風丞相府,梧桐夜雨濟王家。
水到灘頭似語離,自知無復再歸溪。臨流莫灑離人淚,幸自灘聲未苦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