題凈嚴觀春波亭
滿目煙蕪蘸綠漪,
江淹遺恨楚江湄。
仁人四海皆兄弟,
何必東風悵別離。
滿目煙蕪蘸綠漪,
江淹遺恨楚江湄。
仁人四海皆兄弟,
何必東風悵別離。
滿眼是煙霧籠罩著荒草,與綠色的水波相連,就像江淹在楚江岸邊留下的遺憾。有仁德的人把四海之內的人都當作兄弟,何必在春風中惆悵地與友人分別呢。
煙蕪:煙霧籠罩的荒草。
蘸綠漪:與綠色的水波相連。蘸,沾染。綠漪,綠色的水波。
江淹:南朝文學家,有《別賦》等作品,常表達離情別緒。
遺恨:留下的遺憾。
楚江湄:楚江岸邊。湄,岸邊。
仁人:有仁德的人。
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。但從詩的內容推測,當時可能是詩人面臨友人離別之景,看到江景觸發感慨。在傳統觀念中,離別常被賦予傷感之情,而詩人以一種豁達的人生觀,站在“仁人”的角度,表達了自己對離別的獨特看法。
這首詩主旨在于表達對離別豁達的態度。其突出特點是將寫景與哲理相結合,以景引情,以理抒情。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并不十分著名,但體現了詩人獨特的思維和積極的人生觀。
蕭氏賢夫婦,茅家好弟兄。羽輪飆駕赴層城。高會盡仙卿。一曲云謠為壽。倒盡金壺碧酒。醺酣爭撼白榆花。踏碎九光霞。
萬壑排云出,孤村抱郭幽。雨深斑竹嶺,風急白菽洲。灘響夜方壯,螢光濕不流。鄉關應最樂,無那旅中游。
架犁架犁喚春農,布谷布谷督歲功。黃云壓檐風日美,綠針插水霧雨濛。年豐遠近笑語樂,浦漲縱橫舟楫通。東家筑室窗戶綠,西舍迎婦花扇紅。我方祭灶徹豚酒,盤箸亦復呼鄰翁。客歸我起何所作,孝經論語教兒童。教兒童,莫匆匆,愿汝日夜勤磨礱,烏巾白纻待至公。
短轅一哭去長安,鐵嶺金州道路難。搔首有天垂北斗,斷腸無客對南冠。管寧木榻經秋破,蘇武群羝落日寒。那信圣恩思直諫,畫圖別苑兩回看。
上方名剎石湖東,寶馬蘭橈處處逢。曲磴千盤云不鎖,春光應在最高峰。當年吏隱日徜徉,慣逐春風到上方。岸柳溪桃應記憶,可能夢里覓劉郎。
奇峰形兀突,怪石狀嶙峋。谷暗疑藏魅,禽鳴若喚人。蘿藤垂棧道,莓蘚繡荒津。世味嘗甘苦,方知姜桂辛。
撥云峰下撥云亭,萬竹凝秋列畫屏。皇甫真人遺業在,滿林寒葉佛燈青。來此看云骨欲仙,竹窗秋霧蓊爐煙。西風正滿溪頭樹,直送寒聲到枕前。
翠微直上共游翱,萬里寒光拂佩刀。象馬參差懸古石,龍蛇結屈下奔濤。浮云不斷峰陰合,旭日相將海氣高。回首蠻荒天地老,獨憐銅柱古□豪。
中州累石勢嵯峨,城外遙峰聳翠螺。舊說夕陽無限好,此中更得夕陽多。
早禾齊手卷金黃,晚稻揚眉吐碧蒼。又是一番風景異,郊原無處不清香。風抹炊煙澹晚墟,送糧收草百忙余。及時雨過涼如水,燈外傳哼唱本書。山鳩知雨曼呼婦,野燕凌風欲剪云。水滿平疇綠深淺,田禾塍豆眼中分。自攜竹椅上禾場,蒲扇輕衫納晚涼。談笑不知風露重,柳篩月影蕩西墻。老屋墻空老樹稀,老農談往欲歔欷。稻田多稼稱今是,才見牛羊雞豕肥。廿里貪涼作早行,水田處處有蛙聲。曉風生樹山初醒,三五小星猶自明。
卓庵遠入深林去,生怕世人知得處。四邊剩卻許多云,重重塞斷山前路。
雨霽云色凈,天曠月會清。老樹列池岸,修闌無人憑。坐拂苔間石,移時微風生。初蟲潤余漬,暗抱巖草鳴。陰律行未調,細澀無齊聲。感我千載念,穆然來中情。勝賞昔所企,高懷今與并。闃寂了心悟,茫然塵世輕。
平生宗釋復宗儒,竭慮研精四體枯。莫待歸全寂無語,始知諸法本來無。
好風吹出羅浮道,蝴蝶留人難住。青山兩面,碧云千里,帆移春去。月里篷窗,燈前翠袖,歌弦涼訴。笑十年宦跡,惺忪殘夢。剛贏得、銷魂句。差喜閑情可賦。五湖船、鏡晨奩暮。雁箏和恨,鳳簫催拍,艷煩香絮。試問珠娘,那回送別,可曾教與。倩玲瓏玉指,拈來紅豆,把相思數。
西風又起,水驛更長人倦矣。繡被香空,一夕濃熏是夢中。鄉心久斷,欲寄鄉書天樣遠。為問汀廬,有個南歸宿雁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