訴衷情
兒時初未識方紅。學語問西東。對客呼為紅蕊,此興已偏濃。
嗟白首,抗塵容。費牢籠。星球何在,鶴頂長丹,誰寄南風。
兒時初未識方紅。學語問西東。對客呼為紅蕊,此興已偏濃。
嗟白首,抗塵容。費牢籠。星球何在,鶴頂長丹,誰寄南風。
小時候還不認識方紅這種花。剛學說話就問東問西。對著客人把它叫做紅蕊,那時對花的興致就已經很濃厚了。可嘆如今頭發已白,為世俗之事奔波,被困于名利的牢籠。那像星球般的方紅在哪呢,它鶴頂般的紅色依舊鮮艷,可誰能寄來帶著它的南風呢。
方紅:一種花名。
抗塵容:形容為世俗之事奔波的樣子。
牢籠:比喻名利等的束縛。
星球:這里形容方紅花朵像星球。
鶴頂:指方紅花朵顏色如鶴頂般紅。
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。從詞中可推測,詩人早年對美好事物懷有純真喜愛,隨著歲月流逝,陷入世俗事務,在感慨人生變化時創作此詞。
這首詞主旨是感慨人生變遷,突出特點是今昔對比鮮明。它體現了詞人對純真的向往和對世俗的無奈,在文學上展現了詞人細膩的情感和獨特的人生感悟。
枯楂遙望識仙蹤,大隱屏開一棹通。莫向幔亭歌九曲,虹橋消處暮煙重。石橋南去水縈連,縹緲青霞一洞天。逢著雙童思故里,莫耽棋局變桑田。錦繡峰頭荒薜蘿,空馀塵滓漫江波。相逢為謝羊裘老,只恐年來染釣蓑。夢入天臺跡未蕪,雙峰樓閣接天孤。憑君一滴清溪水,為寫丹霞萬丈圖。女童五百歸滄海,甲楯三千入土城。君向會稽山上望,路人應指禹王陵。火德自當荊楚望,離明上直祝融宮。相逢晞發峰頭坐,九點齊煙俯瞰中。南山曾讀退之詩,夢里依稀一見時。太白武功俱在望,欲乘黃鵠更相期。蜀之迢遞接青城,靈境仙都萬古扃。七十洞中逢羽士,好求符箓覓長生。日月巖邊蓮欲叢,芙蓉峰頂露初濃。數聲鳴鶴秋空靜,驚起希夷一夢中。日觀遠含滄海氣,東皇遙控齊魯封。不須更覓封禪跡,黃葉蕭蕭石徑重。
誰屑瓊瑤事青?,舊傳名品出華陽。應宜仙子胡麻拌,因送劉郎與阮郎。
長江波浪靜,清露夜沾襟。萬里飛鴻急,千山落葉深。寒猿嘯云谷,冷月瀉霜林。愁聽蘆花下,秋蟲唧唧吟。風物夜凄迷,天邊遠樹齊。云深猿嘯谷,石亂水鳴溪。野嶺三更月,寒城半夜雞。客情正無限,怕聽子規啼。
記得同居日,相攜笑語投。隨肩常伴讀,握手共閒游。未別心先醉,臨歧淚滿流。何時重聚首,并坐訴離愁。
須鬢雖蒼兩頰紅,路人排擁看坡公。方謀車轍環天下,猶悼方壺沒海中。身世浮沉關運會,河山破碎負英雄。老親健飯真奇福,差幸平生此事同。
山色蒼寒野色昏,下程初閉驛亭門。不須更把澆愁酒,行盡天涯慣斷魂。
寂寂衙齋傍翠微,三年清俸坐忘歸。常愁直道招嫌易,差喜閑曹得謗稀。一枕松陰掃花徑,滿庭香草掩柴扉。獨憐瓦雀聲相伴,囑爾塵寰處處機。
問訊江梅意未回,少林橫出不知裁。爭先賴有園夫報,折贈空驚驛使來。疏影暗香寧是伴,蠟言梔貌未須媒。主人聞說歸朝近,且趁眉間喜色開。
鄒陽休上書,縲紲非所恥。禍雖如風飆,義命有根柢。次公從長公,講經狴犴底。聞道在崇朝,夕死亦可矣。刑以懲小人,懷之在君子。匕鬯茍不隳,何妨驚百里。委運與思愆,并行正相倚。古人大業成,皆自憂患始。
嶺峣千里外,相對且含杯。橫浦初含凍,庾關欲放梅。粵云傾望杳,海燕際天來。共向賢祠拜,相期入鳳臺。
江南雨霽彩云開,眼界空寬翠色排。蜀客躊躇還識認,子規啼月夜歸來。
喬木當前干,枝柯已半槁。胡然偃蹇姿,倏爾容華好。根蝕露仍滋,葉危風自掃。對之欲問年,何似主人老。前峰來小榭,老樹雜芳叢。地迫盤莎徑,陰濃引竹風。哀榮固有候,滋溉豈為功。最喜臨清沼,枝搖水際空。居然槁木質,忽見晚條青。露葉驚林鶴,風枝破沼蘋。依山宜皎月,照水映疏星。相對不成寐,清陰滿戶庭。縱爾芳華鮮,囷輪不易識。腹穿鳥可過,皮剝蟲還蝕。節擬赤芝形,根凝綠蘚色。盈盈一水間,信是空庭得。
舶客珠犀湊郡城,向來點涴幾名卿。海神亦嘆公清德,少見歸舟個樣輕。
天下兵猶滿,司農算已空。群黎飼豺虎,戰士幾沙蟲。掃蕩知何日,謀猷誤數公。可憐惟赤子,無路訴蒼穹。王師已疲困,盜賊尚縱橫。四野空聞戰,頻年不解兵。頗勞持使節,何以對蒼生。感慨惟長嘆,深恩負圣明。
界天山雪凈黃埃,溪上扁舟夜汎來。匝地東風勸椒酒,山頭今日是春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