吾友張四居士為僧敢獻善頌
天臺羅漢形模,
也學丹霞刬草。
少年大振宗風,
好個五山長老。
天臺羅漢形模,
也學丹霞刬草。
少年大振宗風,
好個五山長老。
有著如同天臺羅漢般模樣,也學著丹霞天然禪師去除雜草。年輕時就能大力弘揚禪宗之風,真是個出色的五山長老啊。
天臺羅漢:天臺為佛教圣地,羅漢是佛教修行者的果位,這里形容張四居士有羅漢般的形象氣質。
丹霞刬草:丹霞指唐代丹霞天然禪師,刬草即除草,象征去除煩惱、雜念等。
大振宗風:大力弘揚禪宗的風氣和教義。
五山長老:五山在佛教中是著名寺廟的代稱,五山長老指著名寺廟中有德高望重的高僧。
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。從詩的內容推測,可能是張四居士剛出家為僧,詩人看到友人投身佛教事業且有弘揚佛法的志向和能力,有感而發寫下此詩。當時佛教可能在社會上有一定影響力,詩人對友人的選擇表示支持和贊賞。
此詩主旨是贊美張四居士出家為僧后弘揚佛法的行為和能力。其特點是用典自然,簡潔地勾勒出友人形象。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,但體現了當時文人與佛教的交流和對友人的情感表達。
春禽晝啼,秋蟲夜吟。
有耳皆聞,何獨觀音。
如是而知,如是而覺。
面目現前,超諸余學。
櫻桃未開花遶枝,櫻桃已開紅滿溪。
花開幾朝今始見,人折人攀那得知。
黃鸝飛來問誰主,對面相看隔墻語。
今日鎖魂事可明,昨夜東風過云雨。
春日晚荒荒,平沙極渺茫。
樓欹三面水,城臥數條崗。
白草吳京甸,黃桑楚戰場。
長江俱不問,一片瀉斜陽。
一宿城闉便憶歸,云林長恐與心違。
真金化得終無藥,脫粟空時尚有薇。
野雀避鷹巢竹棟,樵童背日睡蓑衣。
近聞谷口梅花發,病擬搘筇下翠微。
欲望江山夜轉真,胡床曾此對嘉賓。
傷心皓月長流水,回首清風不見人。
花落雉樓橫角暮,草生鷗渚破船春。
歸程豈暇頻登覽,分付羈愁與白蘋。
三春去向那邊去,九夏來從屋力來。
一喝兩頭俱坐斷,人天眼目與誰開。
烏飛兔走,地轉天回,時有清風匝九垓。
寒山子滿頭灰,引得豐干笑滿腮。
憑高望盡寂寥天,與我閑情共渺然。
平展暮云三百里,積停春水二千年。
沙洲橫渡荊江雨,石塔遙分岳麓煙。
老我未聞飛劍術,想須今度遇回仙。
小作幽園傍宅開,只須數畝占樓臺。
石移林屋秋云至,水帶松江暮雨來。
徑草散香迎過屐,砌花分影蔭流杯。
人家園圃應無數,不似君能日幾回。
把手同歸者,瑯瑯笑語新。
移身藏北斗,舉步入南辰。
少室殘冬雪,武林三月春。
轆轤千萬偈,頑石兩眉伸。
譚天玄徹李成齋,豫訊東風著早梅。
自昔不離三正備,謂予帶得五行來。
窮通于我何加者,演測如君亦偉哉。
說到常人難說處,靈臺湛處現星臺。
著書不就便相拋,遠向襄州謁故交。
里舍千頭無舊橘,客程三脊有荒茅。
買魚村渡捐孤劍,沽酒山城解弊袍。
雙鬢豈堪禁歲月,眼看歸鳦又成巢。
普濟把定,被龐公痛處一錐。
直得左轉右側,前依后隨。
笊籬提起處,相呼作舞時。
若言依樣畫貓兒,定把黃金鑄子期。
生交無百年,死交有千載。
百年追逐能幾何,千載義魄猶相待。
死不知心,生交徒勞,指天誓日兒女曹。
羊角哀,左伯桃,吁嗟此冢今蓬蒿。
嘉定之間,公壯我少。意氣盡同,豈但同調。
眾夸蠅聲,而出蚓竅。一唱十和,撫掌稱妙。
公獨雄渾,間見奇峭。如行空麟,如追風驃。
擁絮曦簷,煬袍夜燎。俄聚忽散,人事難料。
遙睇吳云,夐絕閩徼。每得尺書,恍陪色笑。
龍鐘出嶺,只影自吊。回思歲月,真過野燒。
僂指舊游,半墮縹渺。叫公不應,一燈誰紹。
銖香后時,幸毋我誚。飛錫何之,山深猨嘯。
出門歧路分,愿往不辭勤。
螢影侵湘月,蟬聲隔楚云。
頻燒霜后籜,多飯雨中蕡。
若過黃陵廟,椒漿奠小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