漢宮春 送郝元公先生之任宛陵
秋色佳哉,剪綠帆半幅,與雁同飛。船頭新旸似雪,津樹霏微。后堂絲竹,記頻年、屢解談圍。真豪邁,傳經劉向,肯言心事終違。
此去云山萬疊,近天門牛渚,采石蟂磯。今朝臨風釃酒,往事都非。江聲千尺,推篷望,吟遍斜暉。偏相羨,敬亭山色,朝朝得上君衣。
秋色佳哉,剪綠帆半幅,與雁同飛。船頭新旸似雪,津樹霏微。后堂絲竹,記頻年、屢解談圍。真豪邁,傳經劉向,肯言心事終違。
此去云山萬疊,近天門牛渚,采石蟂磯。今朝臨風釃酒,往事都非。江聲千尺,推篷望,吟遍斜暉。偏相羨,敬亭山色,朝朝得上君衣。
秋色真美啊,船如半幅綠帆剪開江水,與大雁一同飛翔。船頭新升的太陽像雪一樣明亮,渡口的樹木霧氣彌漫。還記得多年來,您在后堂的絲竹聲中,多次解開大家談論的困局。您真是豪邁之人,如同傳經的劉向,怎會說心中的志向終究無法實現。此次您前去要經過萬重云山,靠近天門山、牛渚磯、采石磯和蟂磯。今天我臨風灑酒為您送別,過往的事情都已不同。江聲濤濤有千尺之高,我推開船篷遠望,在夕陽余暉中吟詩。我特別羨慕敬亭山的山色,能天天映照在您的衣裳上。
綠帆:指船帆。
新旸:剛升起的太陽。
霏微:霧氣彌漫的樣子。
解談圍:解開談論中的困局。
劉向:西漢經學家、目錄學家、文學家。
天門:指天門山。
牛渚:牛渚磯,在今安徽馬鞍山。
采石:采石磯,在今安徽馬鞍山。
蟂磯:在今安徽蕪湖。
釃酒:斟酒。
敬亭山:在今安徽宣城。
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,從詞題可知是送郝元公先生去宛陵任職。當時可能社會相對穩定,作者與郝元公交情深厚,在友人赴任時寫下此詞送別。
這首詞主旨是送別友人,突出特點是將秋景描寫與送別之情相融合,展現出豪邁與惆悵交織的情感。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,但體現了當時送別詞的創作風格和情感表達。
戎旆遲遲迥不舒,閩江村郭半成墟。
浪聞扶義稱銅馬,喜聽蒙塵是副車。
五嶺山川百戰后,三湘壁壘十年馀。
愁時目斷南飛雁,莫寄孤臣雪窖書!
都門好,三伏亦清和。
晝不逢蠅冰力厚,夜無須蠟電功多。
無汗濕衣羅。
心如結。風前空把名香爇。名香爇。姊歸何處,貝宮瑤闕。
銀釭頻剔明還滅。聽來村鼓含悲咽。含悲咽。怕傷親意,淚珠偷浥。
一樂堂中坐絳帷,青髫白發勸銀卮。
今宵剪燭京華邸,感慨重逢話昔時。
明日張帆白下門,秋風一月到鄉園。
何時解紱將書帙,重問城南水竹軒。
巋然秀拔峙南臺,頂勢穹窿若覆杯。
香閣遙瞻煙鎖處,寶燈聞說夜飛來。
仙巖鋪錦憑誰繡,虎窟屯云為我開。
欲禮真容先在望,頻催前騎躡崔嵬。
面如生鐵鑄昆崙,
有底榮枯到你論。
謾說青青亭畔竹,
春風幾個有兒孫。
有客有客蟭螟巢,各持一筆暮復朝。
朔風怒號驟凜冽,硯冰高凸硬于鐵。
捉筆在手指將裂,榾柮欲煨爐不然。
柝聲敲斷人未眠。涼月窺窗鎮相逼,袖手相對心悁悁。
忽憶豪華朱邸擅,醉酒羔羊正開宴。
又憶街頭賣餅翁,蕭條裋褐風霜中。
世事不齊殊悲歡。書生之寒猶非寒,敝裘在身誰云單。
囅然一笑共拊手,陡覺暖氣融融生戶牖。
萬里長江浸碧流,
煙籠細草滿孤洲。
吟懷到此難排遣,
獨立斜陽古渡頭。
君侯坐問所從誰,
極口惟談順子奇。
可嘆今人多不讓,
始知無擇解稱師。
山學春愁眉黛,水如含笑花香。睡起憑高凝睇,淺紅數筆殘陽。
住山心已老大,看云情轉虛閑。東華軟紅縱好,無因飛到窗間。
古寺隱秋山,登攀度林樾。
悠然青蓮界,此地塵境絕。
機閑任晝昏,慮澹知生滅。
微吹遞遙泉,疏松對殘月。
庭虛露華綴,池凈荷香發。
心悟形未留,遲遲履歸轍。
君從紫閣宿高寒,下直還能訪鹖冠。
惇史書馀云未散,太常齋后雪初殘。
千官肅穆驂鸞輅,萬騎周遭傍泰壇。
聞道星辰環幄殿,侍臣執蓋月中看。
秋風采采傍疏籬,開遇重陽尚未遲。晚節有香誰愛惜,只應陶令是心知。
啼過空庭絡緯娘,一枝才見倚新妝。南陽傳譜非佳說,直到于今水尚香。
已作云中客,更登塞上臺。
風塵回老眼,節序托深杯。
碧海雁行斷,陰山雨氣來。
故園今日菊,惆悵向誰開。
長年未省厭長病,
一暑方憎又一春。
把卷頗思親玉雪,
出門無那苦埃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