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金山寺同諸子送別張明府
舊識靈洲海上山,金銀樓閣出人間。
空中似聽吹笙過,定里如聞振錫還。
方丈香分荀令袖,九還丹駐葛洪顏。
憑君取醉東林酒,明發雙鳧未可攀。
舊識靈洲海上山,金銀樓閣出人間。
空中似聽吹笙過,定里如聞振錫還。
方丈香分荀令袖,九還丹駐葛洪顏。
憑君取醉東林酒,明發雙鳧未可攀。
早就聽聞靈洲海上的這座山,山上的金銀樓閣仿佛從人間拔地而起。仿佛在空中能聽到吹笙的聲音飄過,在入定之時好像能聽見僧人持錫杖歸來的聲響。方丈室的香氣沾染在荀令的衣袖上,服用九還丹能讓像葛洪一樣的人駐顏不老。請你盡情飲下東林的美酒而醉,明天一早你如雙鳧般離去就難以挽留了。
靈洲:山名。
定:佛教用語,指禪定。
振錫:僧人持錫杖出行。
荀令:指荀彧,相傳他愛熏香,所到之處香氣三日不散。
九還丹:道教的一種丹藥,據說有延年益壽之效。
葛洪:東晉道教學者、煉丹家、醫藥學家。
雙鳧:傳說東漢王喬為葉縣令,有神術,?;p鳧至京師,后用“雙鳧”代指縣令。
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。從詩題可知是在小金山寺與眾人送別張明府時所作。當時可能文人雅士相聚,在這樣的環境下為友人送別,詩人有感而發。
這首詩主旨是送別張明府,突出特點是意境超凡,用典巧妙。展現了詩人較高的文學素養,在送別詩中別具一格。
冥蒙煙水畫船移,楓葉芙蓉夾岸披。天送輕風徐進酒,更飛微雨急催詩。
玉溪一別十年馀,北綰銅章西辟書。寄語湖山好相待,蒼顏歸日駭禽魚。
肅蕭而秋,萬化潛收。英英而春,群匯舒伸。天地之間誰造物,樞機之發是何人。
開邛昔柔遠,賓越盡招攜。豈若馳天使,玉節撫遺黎。五祠臨渭北,雙嶺帶崤西。故關看金馬,馀壇聽寶雞。垂絲被柳陌,落錦覆桃蹊。分祛俄易慘,離思實難赍。極野云峰合,遙嶂日輪低。塵暗前旌沒,風長后騎嘶。灞陵行可望,函谷久無泥。須君勞旋罷,春草共萋萋。
縹緲江天日暮云,勉將尺素慰離群。明朝修禊江潭水,預引歸帆正憶君。
滂沱老淚灑空林,誰和滄浪訴郁森?總向沉灰論早晚,空于墨穴算晴陰?;侍炷怯兄亻_眼,上帝初無悔亂心。何限朔南新舊鬼,九疑山下哭霜砧。
客路鶯花又暮春,恩光今喜映簪紳。浙東勝處稱茲郡,幕下通才見此賓。管轄好存綱紀在,糺繩那眩是非真。不妨官舍清如水,薦剡行看達紫宸。
法要唯心法,浮生苦海中。經傳歸實相,水印月皆空。
聞說天臺太守家,全家日日在煙霞。壺中夜釀云分潤,洞里秋香玉弄花。四郭青山連市合,一江寒水抱城斜。紫芝黃鶴應相識,梅福年來鬢欲華。
夏日柔和生氣發,紛紛未耜隨羅襪。杏顩桃腮滿闇門,麥啄舒青晃石發。羊裘初卸犍犏肥,的礫螢光點露衣。百谷揚花新釀成,小歌盈道上田歸。
公紀觀先至,思家又欲歸。香凝懷橘柚,春上舞萊衣。楚甸山容凈,澄江樹色微。舟行莫停滯,新□正雙扉。
竹窗鐙火足相陪,惟怕梅花畫角催。我欲敧眠尋好夢,照人隙月更徘徊。
別都觀閣玉欄干,尤稱褰簾把酒看。唯有三冬多病客,擁衾時聽夜聲乾。
默而不凝,照而不流。關捩虛而活,機輪轉處幽。閑云淡而無雨,野水清而有秋。要將平等一如相,著在森羅萬像頭。
帝城元夜盛,燈火畫堂深。節序同南北,人情變古今。山河憐晚霽,花柳怯春陰。笑語喧兒女,翻傷老大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