讀仙經漫成
丹鼎刀圭煉欲成,
羅浮歸路一壺輕。
道人識得揚州鶴,
少有腰纏便不勝。
丹鼎刀圭煉欲成,
羅浮歸路一壺輕。
道人識得揚州鶴,
少有腰纏便不勝。
丹鼎中煉制的丹藥即將成功,踏上歸往羅浮山的路,仿佛一壺都變得輕盈。道人若真懂得如騎鶴上揚州般的美事,那稍有財富就會覺得難以承受。
丹鼎:煉丹的鼎爐。
刀圭:本指量取藥末的器具名,后亦指藥物。
羅浮:山名,在廣東,為道教名山。
揚州鶴:據《殷蕓小說》載,有客相從,各言所志,或愿為揚州刺史,或愿多資財,或愿騎鶴上升。其一人曰:‘腰纏十萬貫,騎鶴上揚州。’欲兼三者。后以“揚州鶴”比喻欲求的多且高。
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。從詩的內容推測,當時社會可能存在一些人熱衷于追求功名利祿、不切實際的幻想。詩人或許是在接觸道教修仙文化后,有感而發創作此詩,以表達對人們過度欲望的批判。
這首詩主旨在于勸誡人們摒棄不切實際的欲望,專注于精神追求。其特點是用典巧妙,以簡潔語言表達深刻哲理,在勸世詩中具有一定代表性。
夫君清且貧,琴鶴最相親。
簡肅諸曹事,安閑一境人。
陵山云里拜,渠路雨中巡。
易得連宵醉,千缸石凍春。
秘閣鎖書深,墻南列晚岑。
吏人同野鹿,庭木似山林。
淺井寒蕪入,回廊疊蘚侵。
閑看薛稷鶴,共起五湖心。
江清如洛汭,寺好似香山。
勞倦孤舟里,登臨半日間。
樹涼巢鶴健,巖響語僧閑。
更共幽云約,秋隨絳帳還。
野色入前軒,翛然琴與尊。
畫僧依寺壁,栽葦學江村。
自醞花前酒,誰敲雪里門。
不辭朝謁遠,唯要近慈恩。
落第春相困,無心惜落花。
荊山歸不得,歸得亦無家。
茫茫信馬行,不似近都城。
苑吏猶迷路,江人莫問程。
聚來千嶂出,落去一川平。
日暮客心速,愁聞雁數聲。
湘水似伊水,
湘人非故人。
登臨獨無語,
風柳自搖春。
所惜絕吟聲,不悲君不榮。李端終薄宦,賈島得高名。旅葬新墳小,遺孤遠俗輕。猶疑隨計晚,昨夜草蟲鳴。
自聞東蜀病,唯我獨關情。若近長江死,想君勝在生。瘴蒸丹旐濕,燈隔素帷清。冢樹僧栽后,新蟬一兩聲。
萬里念江海,浩然天地秋。
風高群木落,夜久數星流。
鐘絕分宮漏,螢微隔御溝。
遙思洞庭上,葦露滴漁舟。
天末去程孤,沿淮復向吳。
亂離何處甚,安穩到家無。
樹盡云垂野,檣稀月滿湖。
傷心繞村落,應少舊耕夫。
誰無泉石趣,朝下少同過。
貪勝覺程近,愛閑經宿多。
片沙留白鳥,高木引青蘿。
醉把漁竿去,殷勤藉岸莎。
一露一朝新,簾櫳曉景分。
艷和蜂蝶動,香帶管弦聞。
笑擬春無力,妝濃酒漸醺。
直疑風起夜,飛去替行云。
白道曉霜迷,離燈照馬嘶。
秋風滿關樹,殘月隔河雞。
來往非無倦,窮通豈易齊。
何年歸故社,披雨剪春畦。
尋艷復尋香,似閑還似忙。
暖煙沈蕙徑,微雨宿花房。
書幌輕隨夢,歌樓誤采妝。
王孫深屬意,繡入舞衣裳。
苦辛垂二紀,擢第卻沾裳。
春榜到春晚,一家榮一鄉。
題名登塔喜,醵宴為花忙。
好是東歸日,高槐蕊半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