楓宸獻策
晨捧綸音玉版香,
敢為曲學媚君王。
蕭墻得失千年鑒,
卻比劉蕡說更詳。
晨捧綸音玉版香,
敢為曲學媚君王。
蕭墻得失千年鑒,
卻比劉蕡說更詳。
清晨手捧帶著墨香的皇帝詔書,怎敢用邪僻的學說去討好君王。朝廷內部的得失有千年的歷史可供借鑒,這比劉蕡的進言闡述得更加詳盡。
綸音:指皇帝的詔書。
玉版香:形容詔書的墨香。
曲學:指邪僻的學說。
蕭墻:本指古代宮室內作為屏障的矮墻,后借指內部。
劉蕡:唐代進士,太和二年應賢良方正科,在對策中極言宦官專權之禍,考官不敢錄取。
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。推測詩人可能處于朝廷政治環境中,面臨一些政治問題,懷著對國家的責任感和忠誠,向皇帝進獻自己的建議。
這首詩主旨是表明自己獻策的正直態度和對朝廷事務的深刻見解。其特點是言辭懇切、立場堅定。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,但體現了古代文人關心政治、敢于直言的精神。
無端小草出登壇,壯士徒歌易水寒。枉把全師輕一擲,遂將宿將盡三韓。腐儒誤國由房琯,野老吞聲恨賀蘭。豈是胡人開殺運,只因中國自摧殘。
昔我隨遠公,幽居廬山南。香爐峰下水,濯遍十三潭。松蘿花開覆盤石,臥視秋云天外白。秋云舒捲本無心,忽向天臺弄素琴。逢君散帶耶溪上,贈我幽蘭積雪吟。我有雙白鶴,欲放沃洲山。朝啄蒼梧之珠塵,暮隨明月東海還。期君來聽九皋唳,天籟清寥非世間。
當年鳳吹歡游地,晚歲長林眺眼中。落日紫城曾霸業,荒云玉榭幾歌風。誰能蹤跡非蓬似,豈有豪華不夢同。西嶺歸烏真擇木,紛紛翻影匝高楓。
西京有小女,其名曰巨靈。青春多嫵媚,玉貌悅宸情。君旁青珉壺,出入綺羅輕。應是大羅仙,幻來天子庭。語笑春花紅,嬉游秋月明。美人空自羨,七子暗相驚。渥寵驕鉤弋,殊恩尚尹邢。離宮雖六六,不敢與爭榮。一朝將永訣,忽遇東方生。東方亦何語,目視雙翎舉。遙看化青雀,蜚蜚入云宇。云影半天開,高臨青雀臺。青雀去復返,不見巨靈來。
玉署新題倚馬多,問奇亭外許誰過。石厓著述還應紀,莫遣千秋負薜蘿。
秋痕易老情難老,無情最是天涯草。佇立望黃昏,思量一代人。悠悠人已暮,剩有凝情處。憶得少年時,何曾傷別離。
庭前植數樹,有榕有蒲桃。紅棉有加利,鳳凰木最高。無端風動搖,微葉悄而墜。老黃錯新綠,滿地如萍碎。惜我今來晚,不及開花時。亦不踏落花,惟見青青枝。萍下無魚兒,萍上無朱鷺。涼生萍或動,觀者亦無妒。我生本如萍,役役走路衢。沈淪實所冀,況乃魯且愚。朝日照徘徊,不改年年舊。我影落其中,熏風吹不皺。
白洲千載筆,春野百年心。云白山無際,草青江有潯。杖藜乘晚霽,鼓瑟散寒陰。人去遺書在,悠然懷古今。
世路疏投分,天涯未了心。看云思往論,乘月謾閑吟。別久何年約,歸期是處尋。江湖身萬里,終是少知音。
倦客平生行處,墜鞭京洛,解佩瀟湘。此夕何年,來賦宋玉高唐。繡簾開、香塵乍起,蓮步穩、銀燭分行。暗端相。燕羞鶯妒,蝶繞蜂忙。難忘。芳樽頻勸,峭寒新退,玉漏猶長。幾許幽情,只愁歌罷月侵廊。欲歸時、司空笑問,微近處、丞相嗔狂。斷人腸。假饒相送,上馬何妨。
洋州墨竹曾傳譜,東吳夏卿亦其伍。常掃風枝及雨葉,世人往往傾貲取。此幅離奇動萬竿,煙嵐滅沒蛟龍蟠。碧鮮下拂彪池淺,翠葆陰生洞壑寒。天籟刁騷忽然起,水意山情落棐幾。窗前作賦戛金聲,林下揮觴助玄理。煩襟俗狀借解紛,始知不可無此君。寫真已足輕尺璧,何況溪邊十畝云。愿君寶之勿輕擲,城南僦舍勝泉石。藉苔瀹茗時展觀,洗予骯臟風塵色。
醮罷星辰校綠章,虛壇夜夜降祠光。白鸞騎得朝天去,手把芙蓉侍紫皇。
畫棟朱楹敞翠岑,迢迢煙水到來親。門當曉日銜山影,座擁香云隱玉輪。古柏逾深千嶂色,碧桃初暖一簾春。可堪往事重追憶,寒夜泠泠立雪人。
霜輕榆柳未全黃,兩岸菰蒲洲渚長。鷗鳥背人飛撲漉,西風嘗是入斜陽。一行白鷺過前山,飛去沙鷗半復還。更有精能君見否,黃鸝兩兩綠楊間。
鬢影松松髻影低,鏡中看鏡掠初齊。金蟬玉燕都嫌俗,單插暹羅舊密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