翠鐘亭二首 其二
江外群山如畫圖,
輕煙殘雪入荊吳。
東風醉問春多少,
遠郭垂楊十萬株。
江外群山如畫圖,
輕煙殘雪入荊吳。
東風醉問春多少,
遠郭垂楊十萬株。
江外的群山就像一幅美麗的畫卷,輕煙裊裊、殘雪點點的景象融入了荊吳大地。東風仿佛帶著醉意詢問春天的氣息有多濃郁,遠處城郭外垂楊足有十萬株。
江外:指長江以南地區。
荊吳:古代楚國和吳國的地域,大致在今長江中下游一帶。
遠郭:遠處的城郭。
具體創作背景不詳,推測詩人在江南初春時節游覽,被眼前美景觸動而創作此詩,可能當時心境閑適愉悅,陶醉于自然之美。
這首詩主旨是贊美江南春天景色,以獨特視角描繪初春景象,語言生動,意境優美,展現了詩人敏銳的觀察力和對自然的熱愛,在描繪江南春景詩中有一定特色。
中州風景正凄清,忽與交親話舊情。往日襟懷常浩蕩,昔年豪杰漸飄零。一渠汴水涵秋碧,萬仞嵩山露曉青。勝地相逢應不偶,好將佳句詠耆英。
致仕還家鬢似銀,都門冠蓋送行塵。真卿持憲聲華舊,廣德懸車寵渥新。閭里達尊推雅望,耆英高會繼前人。殿廷慣識尚書履,別后還期覲紫宸。
謝公雅量含丘壑,夙有江湖萬里情。乃肯屈身登野艇,更容著帽進書生。詩成絕壁煙霞動,雨過晚云樓閣明。句法誰堪敵康樂,毫端應挾雪霜清。
將軍老去已封侯,汗血功成百戰秋。得放華陽春草里,黃金何必更籠頭。
齊昌橋上別元夫,閩楚迢迢雁信疏。同出卻憐非上路,相看應笑負當初。煙花眼底風情薄,夜夢梁間月色孤。詩禮過庭清暇處,盛唐詩有續編無。
日永篆煙消,風寒襟袂薄。閒窗無客來,坐久庭花落。
良宵無價月無賒,又寫臨窗一樹斜。十載行吟都好夢,幾番病酒思清茶。憐香不掃重重砌,投暮何妨處處家。誰識濟時祖洲草,犬履事跡未堪嘉。
東籬黃菊為誰香,不學群葩附艷陽。直待素秋霜色里,自甘深處作孤芳。
初排閶闔欲朝天,流電追鋒急召賢。延閣鳳池風月好,不須回首望籌邊。
四海逢知己,重過戚畹家。小春斟御酒,疏鬢憶宮花。逸興凌寒色,芳心共歲華。人生猶聚梗,□騎夕陽斜。
背靠冰山與火山,君侯自負手遮天。玄衣皂褲墨茶鏡,更取烏金鑄黑冠。泥她發票報纏頭,惱怒紅顏白刃抽。宛轉三陪裙下死,真成做鬼也風流。如封似閉挽圈圈,斂盡鋒芒鐵裹棉。更有沾衣十八跌,任憑沖撞不挨邊。狂舞最憐鐵如意,每回敲碎碧珊瑚。由他學費年年繳,劉項何嘗肯讀書。泡吧蹦迪總無聊,度晝如年夜怎消。賴有搖頭丸子好,隨緣搖到奈何橋。亂草雞窩不日髦,邊黃中白始新潮。憐他十五盈盈女,競把青絲換二毛。九轉丹成爐火青,晶瑩剔透冷于冰。鐵鐐更比晶冰冷,愁殺加鉛減汞人。天低野曠霧沉沉,月黑風高魅影昏。縱富難遮枯骨氣,漢家校尉號摸金。
一竅先天水,混然出石門。□□□瀣露,散作轆轤春。甕低寧憂□,□□不厭貧。我□猶可漉,不負舊時巾。
一日大田宿,猶是吾鄉界。迷離不成夢,鸛咳聲可駭。山月三更明,仿佛故家在。頗思昨夜深,瘦妻言介介。勸我淡鄉愁,戒我惹詩債。事姑奉菽水,婦當子職代。呱呱啼兩兒,含飴姑所愛。我身行萬里,我心慰一快。
宮漏微茫玉管催,骎骎車馬散朝回。陰陽應律終須轉,天地無心未易猜。暖入梅根遙待臘,寒沖竹葉且銜杯。層臺漫上休翹首,愁見云從故國來。
風捲云歸雨忽晴,月輪安穩上青冥。怪來枕底流泉急,去去短桅初不停。朱槿碧蘆相間栽,蓬棚車水過塍來。茸茸秋色濃如染,已有陂塘似鏡開。極目云天意已舒,迎人草樹綠扶疏。望中孤塔松江近,便有小船來賣魚。滿目江山無限情,夫差城郭暮云平。當時不競黃池長,一再何由致越兵。晉陵城東窣堵坡,兩尖高并下臨河。昔年曾醉鄰墻酒,臥聽扁舟唱踏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