枯荷晚過荒園,池荷披謝殆盡,聞人言秋娘怛化丁沽已逾匝月,重念昔游對之成詠 其四
憑誰更語秋消息,一意蒼涼有雁歸。
往事江空如夢了,別來秋換至今欷。
絲絲斷梗根猶屬,浥浥寒泉淚未晞。
不似白鷗能自放,晚尋風葉暫相依。
憑誰更語秋消息,一意蒼涼有雁歸。
往事江空如夢了,別來秋換至今欷。
絲絲斷梗根猶屬,浥浥寒泉淚未晞。
不似白鷗能自放,晚尋風葉暫相依。
能和誰再去訴說秋的消息呢,只有那帶著蒼涼之意的大雁歸來。往事如江水空流,如夢般消逝,分別之后秋景變換,至今仍讓人嘆息。那絲絲斷梗的根還相連著,寒泉浸濕,就像淚水未干。不像白鷗能夠自在放任,只能在傍晚時尋找風中的樹葉暫時相依。
怛化:指死亡。
匝月:滿一個月。
浥浥:濕潤的樣子。
晞:干。
詩人在晚過荒園,看到池荷凋零,聽聞秋娘在丁沽去世已過一個月,觸景生情,回憶起往昔與秋娘的交游,有感而發(fā)創(chuàng)作此詩。
這首詩主旨在于抒發(fā)對秋娘去世的哀悼和對往事的追思。其特點是借景抒情,意境蒼涼,情感真摯。在文學上體現(xiàn)了詩人對人生無常的感慨和細膩的情感表達。
憂時熱淚似長沙,四十年來客漢家。烈士未忘彈鋏志,一年一度上京華。
綵舟南溯路何長,過盡瞿塘是故鄉(xiāng)。兩岸柳風催去棹,一天梅雨迓歸檣。好將吏部新書扁,高掛君家舊筑堂。他日歸來重相見,熙熙人物共輝煌。
今夕知何夕,朋簪慰獨居。博誰呼得雉,食不嘆無魚。春逐酒杯轉,年同燭跋除。乾坤俱是客,豈必限吾廬。
剖妄妄絕,決機機壞。彼堅鋼刀,護身聞戒。
練江白如練,千丈峽中流。客有槎上仙,嘯歌在扁舟。風吹石楠樹,沙浪蹙微雪。潭影見垂蘿,懸猿弄明月。東望七里灘,蒼蒼云霧間。尋源不知遠,時聽棹歌還。
破臘山桃已盛開,飛花無數(shù)點青苔。莫教流出前溪去,引得魚舟入洞來。
冥搜攜伴窺山腹,鬼斧神工眩心目。黿鼉之窟蛟龍宮,飛仙羽客紛游蹤。巋然足山當湖沖,上有古剎淩空蒙。登峰放眼渺無際,浮乾蕩坤開心胸。秋云明凈秋飆爽,三萬六千平入掌。水天相接涵虛無,點點青螺波下上。莫向桃源問仙谷,石床丹灶在幽矚。誰道竹山無足奇,竹山之奇在山足。
獨上高臺捲幔看,儼然遺像肅江干。瓣香一獻溪前水,習習清風兩袖寒。
驅虎人何去,移文碑尚留。精英元耿耿,山鬼夜悲愁。
摩詰畫中平遠,庾郎句里清新。有底江山面目,年來到處相親。水底藻迷淡曉,樹頭葉振凋年。未許梅懸玉乳,先教橘噀冰泉。山水俱含古色,煙云巧發(fā)天藏。乞與詩人醉眼,要令彈壓秋光。
幾日山中只飯蔬,野人攜籠饋雙魚。欲懸卻怪羊生矯,學放猶疑子產愚。酬價且傾官廩米,割烹恐有故鄉(xiāng)書。甘腴悅口斯須味,一飽應知不顧馀。
襲葛金風乍到秋,碧山云徑小窗幽。圖書對榻惟周孔,冠蓋臨軒有牧裘。五嶺嵐光連越嶠,七山煙翠擁羅浮。鐵橋自有通霄路,躍足應須到上頭。
翠羽空山哢早春,一泓清水寫花神。新妝乍對含章鏡,微步應消洛浦塵。曲澗浮來香冉冉,疏枝影落石粼粼。江南景物長相憶,誰寄羅浮嶺外人。
及妝時結薄衫兒。蒙金艾虎兒。畫羅領抹襭裙兒。盆蓮小景兒。香袋子,搐錢兒。胸前一對兒。繡簾妝罷出來時。問人宜不宜。門兒高掛艾人兒。鵝兒粉撲兒。結兒綴著小符兒。蛇兒百索兒。紗帕子,玉環(huán)兒。孩兒畫扇兒。奴兒自是豆娘兒。今朝正及時。
霧薄云濃路幾千,人生行處即因緣。一聲佛號到山前。勝地可尋方外藥,此心元是水中蓮。聽經長得近清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