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李太白潯陽紫極宮感秋
雨歇月明松,天碧光入竹。
好懷一時開,乾坤清可掬。
相攜塵外游,此樂豈我獨。
掃開松上云,恐有鶴來宿。
爽氣逼斗牛,何待蜀仙卜。
獨憐天心勞,千歲幾剝復。
滄海有紅塵,不見虛舟覆。
問信安期生,何年棗當熟?
雨歇月明松,天碧光入竹。
好懷一時開,乾坤清可掬。
相攜塵外游,此樂豈我獨。
掃開松上云,恐有鶴來宿。
爽氣逼斗牛,何待蜀仙卜。
獨憐天心勞,千歲幾剝復。
滄海有紅塵,不見虛舟覆。
問信安期生,何年棗當熟?
雨停了,明月照在松樹上,天空湛藍,月光灑入竹林。美好的情懷頓時敞開,天地清新得仿佛可以用手捧起。我們攜手到塵世之外游玩,這樣的樂趣難道只有我能享受嗎?掃開松樹上的云朵,只怕有仙鶴來棲息。清爽的氣息直逼斗牛星宿,何須等待蜀地仙人來占卜。只可憐上天操勞,千年間經歷了多少次興衰。滄海也會有紅塵,卻不見虛舟翻覆。詢問安期生,仙棗哪一年會成熟?
掬:用手捧。
塵外游:到塵世之外游玩。
斗牛:星宿名,斗宿和牛宿。
蜀仙:指李白,李白是蜀人。
卜:占卜。
剝復:《易經》中的兩卦名,后用來指盛衰、消長。
虛舟:空船。
安期生:古代傳說中的仙人。
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。從詩的內容推測,詩人可能是與友人在潯陽紫極宮游玩,被秋夜的美景所觸動,有感而發。當時詩人或許對塵世的紛擾有所厭倦,向往一種超脫的生活。
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自然和超脫生活的追求,對世事變化的思考。其特點是意境清幽,情感超脫,語言清新。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有廣泛影響力,但展現了詩人獨特的審美和思想。
久客風塵憐病渴,檢方相向夕陽斜。君心似逐春風轉,細雨迤門有杏花。
朱絲界紙字瑤琳,秋士纏綿有苦吟。庾信文章來北地,陸游才調是南金。生香生色詞人筆,疑雨疑云才子心。知有風流衣缽在,枝山跌宕未消沉。
杳杳波濤去莫窮,要須流合海天東。長帆百尺嗟無用,醉絕重湖笑逆風。
水碧連天草色芳,凝眸眺望野情狂。潭云觸石乘風起,玉洞飄花泛水香。澄湛最宜僧洗缽,虛明常助客飛觴。回環龍脈真如帶,東海朝宗去路長。
登科輸子只三籌,梁苑當年一樣秋。往日已曾傾蓋語,今朝何必典衣留。瓶添?醁頻斟酌,唾落珠璣迭唱酬。咫尺關河隔南北,晉山明月下中州。
三峽啼猿恨滿編,樂于此外本來全。累雖猶泥調兼操,高在已忘徽與弦。紙上陳言奚足恃,指間妙趣不容傳。須知自有天然韻,寄在風泉與露蟬。鐫瓊鏤玉綴為編,積雪涵秋調總全。聽處孰忘身有耳,彈時自以意為弦。大音不泄琴何預,至妙無形操豈傳。忽觸悠揚徽外趣,冷風凄雨滋孤蟬。競誇珠貝溢吟編,豹管微窺惜未全。月瑩寒光磨曉鏡,風鏗逸調脆秋弦。才惟漸少逾堪愛,詩不須多貴可傳。囊里新篇還有幾,不妨容我嘒蜩蟬。
覺山廿宿東林寺,共對庚申六月時。郁水鰲洲傳學譜,天蠶沙貝寄銘碑。雙翻棠棣齊云秀,十載音書托雁遲。今日招提重過棹,好音先折野梅枝。
淡日和風熏綺羅,清明上巳樂偏多。飛花戀妓嬌能舞,啼鳥憐香巧和歌。剪彩縱難回錦樹,鋪茵還得臥青莎。大堤宴罷歸來晚,素襪輕搖洛浦波。
一葦風生過五湖,山橋此夜月同孤。天浮皓魄連銀漢,波漾流光注玉壺。荻渚漁歌時互答,沙汀雁宿自相呼。優游物外渾無累,且覓高陽舊酒徒。
聞道江城雪似沙,東風吹動曉寒加。輕飄瓦屋鱗鱗密,亂飐檣竿櫛櫛斜。著地正憐新種竹,漫天故壓未開花。君應對此方乘興,飲似長虹汲海涯。
日月精誠鐵石腸,忠魂此日繞長江。成仁取義非難事,報國應知名教香。
春到荼蘼春緒惡,片片愁紅,輕墜秋千索。曲館高池仍似昨,東風未許閑簾幕。檢點平生哀與樂,比擬今生,還踐他生約。幾度花前傷淚落,人間的是相思錯?
訪梅那復怕山寒,隙地原來有大觀。云護數峰排漢表,春回萬翠長林端。摩挲泉石襟期凈,登眺樓臺眼界寬。刷羽上林今有日,喬遷我欲快鳴翰。
蒹葭楊柳似汀洲,細草春香小洞幽。風景蒼蒼多少恨,煙波江上使人愁。
蜀山突兀高嵩衡,蜀江浩渺連巴荊。儲精毓秀產多士,中有孝子璿其名。方當齠齡家居日,祖母遘疾乖天和。參苓屢進莫一瘥,薦加煩渴思田螺。田螺自是泥中物,僻沼荒池深汨沒。矧維冬冷盡蟄藏,挾貝囊金何處鬻。慈嚴戚戚璿心傷,攜筐獨走南沖塘。塘深水闊凍已合,玻璃萬頃生寒光。璿兮遽擲風前履,踏碎水花蹴泥滓。迥旋探索窮塘坳,忽有群螺來觸趾。且欣且拾登筠筐,恍如坐獲千明珰。持歸便促家人饌,苾芬香味聞高堂。高堂老母思正切,一歠煩扃若開鐍。百骸九竅生清涼,二豎三蟲走顛蹶。吁嗟如此豈偶然,實由誠孝通于天。天通故俾螺冬出,螺出須令母疾痊。孟宗乞筍號霜竹,王祥求魚臥冰瀆。二賢孝行誰與倫,千載惟璿繼芳躅。況璿蚤已窮經史,射策金門拜天子。只今列職民曹郎,卓卓能聲在人耳。愿言自此加勉旃,惟忠惟孝期兩全。我雖老鈍不能為爾制佳什,尚當拭目看爾云路高飛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