書林十景 其二 仙亭暖翠
元君吳老皆升真,民懷被德為斯亭。
和煙芳草連天碧,笑日仙花滿樹春。
前后古陰迎蓊郁,遠近瑯玕森玉立。
祥風靜定不見寒,鳳尾婆娑暄暖日。
元君吳老皆升真,民懷被德為斯亭。
和煙芳草連天碧,笑日仙花滿樹春。
前后古陰迎蓊郁,遠近瑯玕森玉立。
祥風靜定不見寒,鳳尾婆娑暄暖日。
元君和吳老都已羽化成仙,百姓感懷他們的恩德而建了這座亭子。含著煙霧的芳草連著天際一片碧綠,在陽光下歡笑的仙花滿樹都是春意。前后古老的樹蔭迎接著茂盛的景象,遠近的翠竹像玉石般挺拔林立。祥和的風靜止下來感覺不到寒冷,鳳尾竹在溫暖的陽光下搖曳多姿。
元君吳老:指傳說中得道成仙的人物。升真:羽化成仙。被德:受到恩德。和煙:帶著煙霧。瑯玕:翠竹。鳳尾:指鳳尾竹。
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。從詩中可知當地百姓為紀念元君和吳老建了亭子,詩人可能在游覽此亭時,被周圍的美景所吸引,有感而發創作此詩。
這首詩主旨是贊美紀念元君吳老的亭子及其周圍的美景,突出了景色暖翠的特點。它以景抒情,展現了詩人對自然和人文景觀的欣賞,在當地文化中可能具有一定的紀念意義。
昔年清涼山,燄燄金毛赤。來此自何年,蒼然化為石。
堂堂宛丘公,高懷羅星斗。明良之君臣,尊嚴之師友。皇經在胄監,而公為祭酒。英材資樂育,本公生物手。麟趾瑞物呈,蚌胎明珠剖。覽輝鳳凰下,擊劍龍虎吼。自非學術純,何以服眾耦?鄉公僑南紀,積學富林藪。青天珠璣唾,一一化瓊玖。公今廟廊上,我則牛馬走。食貧莧撐腸,禦臘衣露肘。于焉識張生,嗜學不少茍。自言家在汳,外家讀書久。今將入成均,積分會居首。于時中吳道,岸花雜汀柳。風帆遂北上,解纜星在罶。會見生去后,才名騰眾口。為拜祭酒公,桓榮漢廷叟。上探群圣秘,下溉群物朽。須令腐儒喜,行樂歌隴畝。
馬前風葉助離聲,楚驛都荒不計程。一令尚淹三縣事,幾家曾見十年兵。夕陽遠樹煙生戍,秋雨殘荷水繞城。父老不須重嘆息,君來應有故鄉情。
中朝露刺候轅門,何似清齋臥給園。海內詩名猶岳立,淮南幕府若云屯。折腰亦是書生事,垂手應為國士恩。白雪至今驕不得,青云依舊傍他尊。
司命無情終一逢,但拼心力享塵中。信知彼岸無何有,去日惟攜雙手空。
塞外群山落日登,黃沙縹緲白云層。天連聛聣盤三輔,地坼龍蛇奠七陵。
人皆知道德,性命豈精詳。今知孔孟外,別自有主張。
水利克脩財賦舉,二公戮力惠吳民。祀行今日欣成典,愛寓斯邦合妥神。肖貌堂堂快星鳳,功名在在認麒麟。山川悠久貴同德,蕉荔殷勤系后人。
向煖南枝趁早開,讓渠獨占百花魁。與時無競緘春在,感子相思索笑來。吹笛且休明月厎,煮茶宜傍白云隈。老予不比桃和杏,直要鼕鼕羯鼓催。
殘霞似血沒蒼茫,樹瀉凄風下古岡。一片山林迷漫里,哀蟬無力叫新涼。
一葉飄黃下碧柯,羈懷強半屬詩魔。山圍晚市風塵合,月滿秋庭草露多。賓主東南原自美,才華西北定誰過。玉泉金井深千尺,汲引無能奈若何。
寥落空山古殿寒,十年前路事辛酸。空馀彩筆題紈扇,不復長歌醉玉盤。漢苑春花終有恨,荊庭秋樹慘無歡。平生意氣惟君在,宿草成煙淚未乾。
萬事紛紛醉即休,無功可作酒泉侯。誰能載取千缸去,且向舟中打拍浮。
鑿翠從陽谷,移來佛屋東。空嵌才一竇,夜與日華通。
明星夜生角,遠倚紫垣中。四國仰照耀,寶劍出秋空。一朝化為石,下與沙礫同。牛羊或踐履,戮辱到兒童。位高知身危,退藏保其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