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調歌頭 送原白北上
莫作戀豆馬,直學脫韝鷹。送君秣魏刷趙,萬里愜飛騰。
頗怪今人離別,出戶定然復入,刺刺實堪憎。似爾最颯爽,物態直憑陵。
公子去,臣宜從,病未能。行也勉旃努力,勿復憚炎蒸。
為我慈仁閣下,寄訊支離老叟,短發定鬅鬙。待我上元候,同看鳳城燈。
莫作戀豆馬,直學脫韝鷹。送君秣魏刷趙,萬里愜飛騰。
頗怪今人離別,出戶定然復入,刺刺實堪憎。似爾最颯爽,物態直憑陵。
公子去,臣宜從,病未能。行也勉旃努力,勿復憚炎蒸。
為我慈仁閣下,寄訊支離老叟,短發定鬅鬙。待我上元候,同看鳳城燈。
不要做貪戀馬槽的馬,要學掙脫臂套的雄鷹。送你到魏地、趙地去喂馬刷馬,在萬里征程中暢快地騰飛。很奇怪現在的人離別時,出門后又必定返回,嘮嘮叨叨實在讓人討厭。像你這樣最是瀟灑豪爽,能直壓世間萬物。公子你要離去,我本應跟隨,可惜我有病不能同行。你前行時要努力啊,不要害怕炎熱。替我到慈仁閣下,問候那身體衰弱的老叟,他的短發一定蓬松雜亂。等我到上元節時,和你一同去看京城的花燈。
戀豆馬:貪戀馬槽的馬,喻指目光短淺、貪圖安逸之人。
脫韝鷹:掙脫臂套的雄鷹,比喻不受束縛、志向遠大之人。韝,皮制的臂套。
秣魏刷趙:在魏地喂馬,在趙地刷馬,指遠行。
刺刺:多言、嘮叨的樣子。
憑陵:侵凌、壓倒。
勉旃(zhān):努力。旃,語氣詞。
鬅鬙(péng sēng):頭發蓬松雜亂的樣子。
上元:即上元節,元宵節。
鳳城:指京城。
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。從詞的內容推測,當時友人原白要北上遠行,作者可能因身體原因無法同行,在送別友人時寫下此詞,表達對友人的期望、牽掛以及自己不能同行的遺憾。
這首詞主旨是送別友人,鼓勵友人遠行有所作為。其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,通過鮮明的意象和直白的語言表達情感。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,但展現了作者與友人之間的深厚情誼,具有一定的文學價值。
曉出城東路,尋僧聊避喧。 宿云開嶺岫,晚稻沒川原。 村暗桑枝合,林紅柿子繁。 日斜僮仆困,共喜到山門。
眠。月影穿窗白玉錢。無人弄,移過枕函邊。張安國集中三首,蔡伸道集中一首,其首俱以一字句斷,今本訛眠字為明,遂作三字句斷,非也。是詞見天機馀錦,系周晴川作。今相沿刻周美成,然片玉集無此,其不系美成明矣。
眠,月影穿窗白玉錢。無人弄,移過枕函邊。
某恭審某官受天異稟,間世篤生。光輔三朝,偉甚忠清之節;退發一壑,粹然恬淡之風。帝眷耆英,神綏福祉。某不量寸朽,切庇萬間。心之所祈,姑寄沁園春之賦;仁者必壽,愿同莊椿歲之多。俯伏露忱,仰祈電盼。 拂袖歸來,懶踏前回,京華歡麈。算宦游雖好,何如生處,急流勇退,贏得閑人。身羨仙翁,蕭然野服,笑永東溪溪上亭。頭猶黑、甚豐姿鶴瘦,標致梅清。 今年轉覺精神。便次第平頭八十人。肯又拋渭釣,似周尚父,且來洛社,作宋耆英。報答明恩,一時分付,賢子賢孫事業新。丹心在,尚瓣香歲歲,遙祝堯齡。
鸞鳳分飛海樹秋,忍聽鐘鼓越王樓。只應霜月明君意, 緩撫瑤琴送我愁。山遠莫教雙淚盡,雁來空寄八行幽。 相如若返臨邛市,畫舸朱軒萬里游。
曾宴桃源深洞,一曲清歌舞鳳。長記欲別時,和淚出門相送。如夢!如夢!殘月落花煙重。(欲別時 一作:別伊時)
一葉落,褰珠箔。 此時景物正蕭索。 畫樓月影寒,西風吹羅幕。 吹羅幕,往事思量著。
薄羅衫子金泥鳳,困纖腰怯銖衣重。笑迎移步小蘭叢,亸金翹玉鳳。 嬌多情脈脈,羞把同心捻弄。楚天云雨卻相和,又入陽臺夢。
霽霞散曉月猶明。疏木掛殘星。山徑人稀,翠蘿深處,啼鳥兩三聲。霜華重迫駝裘冷,心共馬蹄輕。十里青山,一溪流水,都做許多情。
晨雞初叫,昏鴉爭噪。那個不去紅塵鬧? 路遙遙,水迢迢,功名盡在長安道。 今日少年明日老。山,依舊好;人,憔悴了。
送人多折柳,唯我獨吟松。若保歲寒在,何妨霜雪重。 森梢逢靜境,廓落見孤峰。還似君高節,亭亭鮮繼蹤。
間世文章萬選錢。清時平步八花磚。大開紫府瑤池宴,正是橙黃橘綠天。 金燭里,玉堂前。翰林元是武夷仙。雍容草罷明堂詔,留取天香馥壽筵。
吏績今無匹,邦人合去思。 筑堤防水患,振廩粒民饑。 歷歷新安戒,洋洋近古詩。 經綸曾未究,空有典刑遺。
桐柏古福地,瓊臺上侵星。 仙人種玉處,瑤草猶亭亭。 羽人紉作佩,瑞露濯芳馨。 懸崖百丈坑,九疇詩得經。 真境有誰何,守護煩六丁。 長官仙李氏,不畏茲山靈。 河陽無數花,葉蕊炫紫青。 受此貞潔姿,不露凡卉形。 命彼輕舉者,竊取巖中扃。 封植入籠檻,羅列帝軒屏。 結根失所托,催殘日飄零。 揖我求我言,矢詩當見聽。 草木遂其性,民物自安寧。 君其毋求奇,采掇遮可停。 蘭玉近取譬,何用專階庭。 人觀盡白眼,莫遣下青冥。
半落半開花有恨,一晴一雨春無力。……別纜解時風度緊,離觴盡處花飛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