書林十景 其一 書林筆峰
巍巍文筆光書林,插空屹地皆天成。
尖齊不假云煙斂,圓健何勞雨露深。
椽墨太阿窺小丑,書天不動龍蛇走。
何用蒙恬制作工,五色光芒煥星斗。
巍巍文筆光書林,插空屹地皆天成。
尖齊不假云煙斂,圓健何勞雨露深。
椽墨太阿窺小丑,書天不動龍蛇走。
何用蒙恬制作工,五色光芒煥星斗。
雄偉高聳的文筆峰為書林增添光彩,它直插云霄、屹立大地,都是天然形成。它的尖頂整齊,不用借助云煙來收斂;它的圓潤剛健,也無需雨露的滋養。它如巨大的椽筆和鋒利的太阿劍,讓小丑膽寒;它書寫天空,筆下龍蛇游走。哪里用得著蒙恬那樣高超的制作技藝,它自身就散發著五色光芒,如星辰般閃耀。
文筆:指文筆峰,這里將山峰比作文筆。
尖齊:形容山峰的尖頂整齊。
椽墨:像房椽一樣大的筆,形容筆巨大。
太阿:古代名劍,這里形容文筆峰的氣勢如劍。
蒙恬:傳說他改良了毛筆。
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較難確切知曉。推測詩人在游覽書林,看到筆峰奇景后,被其雄偉壯觀所震撼,從而創作此詩來贊美大自然的神奇。
這首詩主旨是贊美書林筆峰的壯美。其突出特點是想象豐富,比喻奇特。在文學上,展現了詩人對自然景觀的獨特審美和藝術表現力。
落魄郢中客,銷魂澤畔吟。久捐和氏寶,且伏直生金。君勿憂多口,人當諒此心。行經武夷下,須上最高岑。
江南五六月,無地尋清涼。東家少年不怕暑,玉盌冰花調蔗漿。平頭奴子面如玉,紈扇驅風入脩竹。安知躍馬走紅塵,畏途炎蒸愁殺人。
花艷奪霞紅,葩分嫵媚同。斗妍云錦幄,競秀綺羅叢。淑質俱傾國,凡英盡斂容。內庭和氣盛,卉草最先鐘。
古寺長廊院院行,此軒偏慰旅人情。楚山西斷如迎客,汴水南來故繞城。路失玉鉤芳草合,林亡白鶴古泉清。淡游何以娛庠老,坐聽郊原琢磬聲。竹杖芒鞋取次行,下臨官道見人情。天寒菽粟猶棲畝,日暮牛羊自入城。沽酒獨教陶令醉,題詩誰似皎公清。更尋陋巷顏夫子,乞取微言繼此聲。
江村古寺偶閒行,一飲全疑酒有靈。水底屈原應大笑,我今獨醉眾人醒。
村灣小舸短無篷,泛入清深倒影中。潭漾驪珠微借日,石吹花雨不聞風。怪來閣道危橋促,遂使仙源俗客通。我自無聲鐘鼓寂,移舟前浦看花叢。
割取風煙歸此堂,塵纓更好濯滄浪。青山屋上下流水,永日翻書樂未央。陶翁歸計已成遲,未折腰前好賦詩。到底尚稱千載士,高人拈向此中題。
已密還疏亂更纖,襲人寒氣十分嚴。可能端木皆成粟,未必楊花卻似鹽。冷咽銅龍沈曉漏,聲酣鐵馬戰風檐。曉來忽報紅輪上,仙掌依稀露指尖。
憶昔聯珠詩百篇,慨今南國別經年。風生玉桂香依舊,雁過金溪聲颯然。幾筆青山隨水臥,一床明月擁秋眠。不妨招取羅浮夢,來委心形落酒邊。巨壑垂青仗化工,景行行止與天通。瑞煙入座千香結,皓月登樓一色空。物外真游神有待,世間舊隱福攸同。浮生且向壺中住,嶺上從他落帽風。
古箭渡頭春水急,古箭鋪下春泥濕。風吹一道雨微收,黑壓四山云未入。郵亭飯罷聞竹雞,肩輿扶過蒼崖西。行人道側亂相指,雨陣復來云腳齊。
嶺表歸來日,枯藤得幾枝。情深煩遣贈,老去賴扶持。正直能同操,勻員頗中規。終當乘暇日,拄到謝家池。
幽燕烽火幾時收,聞道中洋戰未休。漆室空懷憂國恨,難將巾幗易兜鍪。
過逢情繾綣,杯酒慰羈棲。夕院桐飄葉,秋園鹿引麛。薄云吳苑北,疏柳漢宮西。共聽高城漏,鄉關夢欲迷。
署冷厭重游,新愁并舊愁。看梅今待臘,把菊昔悲秋。兩篆官仍寄,三冬歲欲周。誰家調晚笛,偏倚夕陽樓。
他生難卜惜今生,心篆消殘自聽箏。烏鵲不來空七夕,藍橋誰使報雙成。西湖想象春風面,蜀道分明夜雨聲。差擬長房能縮地,萬維網際慣經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