題揭陽姚君愨秋園
七年北客吾何寄,君亦有園歸未能。
平昔山中數幽子,朅來海上一行縢。
后期息壤詩遲報,春盡看花事獨增。
不覺明朝又寒食,眼前風絮日飛騰。
七年北客吾何寄,君亦有園歸未能。
平昔山中數幽子,朅來海上一行縢。
后期息壤詩遲報,春盡看花事獨增。
不覺明朝又寒食,眼前風絮日飛騰。
我作為北方客居之人已有七年,不知身寄何處,你也有園卻不能歸。往日山中那些清幽之士,如今我來到海上,裹著綁腿前行。我們曾有約定,我詩卻遲遲未報,春盡之時看花之事更添感慨。不知不覺明天又是寒食節,眼前風卷著柳絮四處飛騰。
北客:指作者自己客居北方。
朅(qiè)來:來到。
行縢(téng):綁腿布,這里指遠行。
后期息壤:息壤是古代傳說中能自己生長、永不減耗的土壤,這里指約定。
寒食:寒食節,在清明前一二日,有禁火、吃冷食的習俗。
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,但從詩中“七年北客”可推測,作者已客居北方多年。當時可能社會動蕩或個人有事務羈絆,導致自己和友人都不能歸園,在這種情境下創作此詩,抒發內心感慨。
這首詩主旨是抒發客居的孤獨和歸鄉不得的惆悵。其特點是情感真摯,借景抒情。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沒有重大影響,但能反映當時文人的生活狀態和情感世界。
治國兼耕豈理歟,陰謀亂政肆崎嶇。仲尼若使為司寇,許子難逃兩觀誅。
見說水南多異跡,巖頭時有鼓鐘聲。空遺石壁千年在,未信金砂九轉成。遠地星辰瞻北極,春山明月坐深更。年來夷險還忘卻,始信羊腸路亦平。
輕衫小扇人如玉。簫聲吹墮秋云綠。何處問良宵。煙波廿四橋。橋頭秋露冷。脈脈芳心警。待按玉瓏璁。知卿是小紅。
閒閒真人藏古劍,敬之如神不敢忽。賓客時來求一觀,輒有悲風起倉卒。人言此是金鐵精,良工煆煉久始成。動搖天地合變化,摩蕩日月含光精。昔年有蛟起江中,口吐烈焰燒長空。下民昏溺上帝怒,雷電往擊皆無功。嘗持此劍斬蛟首,流血滔滔浸廬阜。傳記傳聞時既久,不意世間今尚有。吾過下里多惡氛,魍魎魑魅能食人。請君為我絕此怪,一洗宇宙長清新。
室富真儒業,門多長者車。明經方教子,得第已榮家。性守仍知分,天然不愛奢。百年成古昔,行路亦咨嗟。
風不定。舞碎海棠紅影。數點雨聲池上聽。濕盡一庭花冷。倚闌多少心情。輕寒未放春晴。誰管天涯憔悴,楚鄉又過清明。
慈云嶺下拜郊臺,表里湖山繡畫開。十載西風動禾黍,行人休憶翠華來。
看紅梅未了,搴杜若,結幽蘭。喜樹遮云鬢,地開月面,竹亸風鬟。投竿。釣魚臺下,似畫舫、和雨閣前灘。龍掛古藤千丈,鶴眠矮屋三間。躋攀。危磴小闌干。松外倚高寒。且緩步尋詩,忘懷喚酒,滿意看山。斕斑。紫苔外暈,拂蒼云、字字碧瑯玕。說與花間勝友,主人未可清閑。
誰言七夕佳期遠,爭似人間別意多。秋風衰鬢漸雙皤。何日可、歸臥白云窩。
夜靜四聽絕,蟋蟀鳴我堂。知時爾雖早,嘖嘖竟何傷。西風肅萬木,百物皆摧藏。爾豈不自得,悲鳴訴中腸。寒衣已在椸,紈扇委空床。豳詩嗟婦子,入處謹風霜。而我獨何成,遠游悲異鄉。出處兩無策,感時空慨慷。
白雁將秋至,玄蟬入暮催。清吟隨落葉,密響度高槐。暑覺簾櫳斷,涼俄枕簟回。日長堪聽汝,無擬抱琴來。
膚愉吳都姝,眷戀便殿宴。逡巡新春人,轉面見戰箭。
幽并豪俠士,新拜羽林郎。夕按秦娥曲,朝薰荀令香。折花當閣道,射柳傍宮墻。見說紅城下,今年春草長。
兩公精意與神交,平地能令水滿篙。云氣遠收晴嶂合,雨聲偏傍夜床高。轆轤未暇分甘井,舴艋應知避怒濤。愿受一廛須及早,秋成猶得飽兒曹。
銀漢無聲,青天似水,芳塘殘雨初收。玉簫清怨,吹夢墮南樓。鴛枕昨宵涼透,寒鐙下、顧影悲秋。梧桐院,畫屏深處,無睡待牽牛。銀鉤。書小字,飛鴻遙寄,雙槳蘭舟。想紅箋才展,珠淚先流。欲問潘郎近況,空跌宕、流水溪頭。垂楊外,二分明月,應是我新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