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員外不解參同契但索一詩許以遺我率爾戲之
王烈持洞章,茫然不能讀。
石氣銷紫煙,十年秘空簏。
從來楚史識三墳,阮籍焉能辨赤文。
一自華陽窺妙訣,緱山夜夜鶴相聞。
王烈持洞章,茫然不能讀。
石氣銷紫煙,十年秘空簏。
從來楚史識三墳,阮籍焉能辨赤文。
一自華陽窺妙訣,緱山夜夜鶴相聞。
王員外拿著像王烈所擁有的仙書一樣的《參同契》,卻茫然不懂閱讀。書中蘊含的神氣如紫煙消散,十年間它就被閑置在空箱子里。向來只有像楚國史官那樣有學識的人才能讀懂古代典籍,阮籍又哪能辨別其中奧秘。自從去華陽洞窺探到精妙秘訣后,每晚都能聽到緱山仙鶴的鳴叫。
王烈:傳說中得仙者,曾獲神書。這里借指王員外手中的《參同契》。
洞章:仙書,這里指《參同契》。
石氣銷紫煙:形容書中的神氣如同紫煙消散,寓意王員外沒領悟書中精髓。
簏:竹箱。
楚史識三墳:相傳楚國史官能識別《三墳》等古代典籍,這里指有學識的人。
阮籍:魏晉時期名士,這里借指王員外不懂書中奧秘。
赤文:指神秘的文字,即《參同契》的內容。
華陽:華陽洞,傳說有仙人秘籍。
緱山:在今河南偃師,傳說王子喬在此乘鶴仙去。
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。從詩題看,王員外不懂《參同契》卻索要相關詩作,詩人便率性而作此詩戲謔。當時社會可能對道教經典《參同契》有一定關注,詩人借此展現自己的才思和對經典的理解。
這首詩主旨是戲謔王員外對《參同契》的不解,突出獲得精妙秘訣的重要。其特點是用典豐富、語言幽默。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,但展現了詩人的創作風格和對經典文化的態度。
萬物一馬,萬馬一蹄。蹄踐霜雪,歷塊輕泥。風入四驟,功使輪低。馬之真性,水草陸溪。自逢伯樂,衡整軛齊。誤求知己,畢世愁嘶。詭銜竊轡,逼而毀題。罪馬云盜,馬不任詆。譬諸埴木,情與用暌。陶誇冶造,匠侈繩?。具曰予善,豈非大迷。我思太古,至德之畦。茫乎山海,絕彼徑蹊。其行若臥,其歌似啼。安得仁義,溷我齠齯。殘樸為犧,毀玉為圭。天下之心,南北東西。人馬連雞,曷可共棲。馬悲橛飾,人樂天倪。寄言治者,鞭策少攜。
天際微云乍卷舒,飛瓊新寄秣陵書。春風無限江南夢,又逐靈槎泛玉渠。
十載青閨戒婦儀,一朝環佩赴瑤池。傷心孔雀孤鳴夜,照影文禽獨立時。霜薄騎曹愁里鬢,月殘京兆畫時眉。自從巫峽云歸后,不向人間怨別離。
紛來舊夢如殘賊。陰雷在耳寧淵默。鷗鷺莫相猜。虛舟過海涯。人間初歷了。肯向人間老。淚眼未全收。償他幾滴愁。
越來溪上思悠悠,斜日門前一繫舟。水若有情隨我去,山雖無語為君留。梅花紅褪墻頭雪,麥葉青回壟上秋。一曲滄浪人去遠,平湖萬頃接天流。
江上秋高暑未歸,照書猶有數螢飛。東風可是憐游子,不遣看天憶授衣。
誰擘紫金腴,香滿芙蓉榭。敲殼紅銅唱橘徠,詩酒三千夜。推食玉霜螯,同我江湖者。招盡西風醉與生,笑入斜陽下。
四面青山合,中藏小隱家。謀栽陶令秫,學種邵侯瓜。筍長多添竹,荷高漸有花。林泉宜寂靜,鼓吹厭鳴蛙。
官柳拂晴煙,情多又別筵。且傾寒食酒,將贈繞朝鞭。遠樹青云外,孤帆夕鳥邊。明朝相憶處,兩地聽啼鵑。
離思逢秋自不勝,忽看書札恨翻增。遙知雨絕林塘靜,獨坐高齋似定僧。
武夷山中毛竹多,神君一去奈山何。松風猶帶瑯璈響,散入遺音作棹歌。
作郡才佳政,留中即好音。還將著書手,拈出正君心。岳麓風霜飽,脩門雨露深。登庸何恨晚,廊廟要山林。
幽篁戛戛坐來清,懶慢都無對客情。戲水鷗雛分浪出,趁巢烏母曳枝行。堂前羯鼓人三爵,花下彈棋鳥一聲。紅藥青軒如夢里,幾年塵傍馬頭生。
亦隨群草出,能后百花榮。氣為凌秋健,香緣飲露清。細開疑避世,獨立每含情。可道蓬蒿地,東籬萬代名。
君給相如札,吾方長道山。燕猶棲舊壘,駒已養天閑。位逼將求說,書來欲鑄顏。柰何化鶴去,不見珥貂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