仲夏同黃玉崙先生暨何龍友韓孟郁二丈游城北園池和黃韻
北郭陂塘迥,西山石乳通。
會憐河朔飲,人儗竹林同。
柳雨飄新翠,荷風落晚紅。
坐忘塵組紱,猶系市朝中。
北郭陂塘迥,西山石乳通。
會憐河朔飲,人儗竹林同。
柳雨飄新翠,荷風落晚紅。
坐忘塵組紱,猶系市朝中。
城北的池塘曲折幽深,西山的石乳泉與之相通。眾人憐惜這如河朔宴飲般的雅事,仿佛與竹林七賢的聚會相同。柳間細雨飄灑,帶來新的翠綠;荷間微風拂過,吹落傍晚的紅花。坐著忘卻了世俗的官服束縛,可心中還牽掛著市朝之事。
北郭:城北。陂塘:池塘。迥:曲折、深遠。
石乳:石鐘乳,這里指石乳泉。
河朔飲:指夏日避暑的宴飲。
儗(nǐ):比擬。竹林:指竹林七賢,魏晉時期的七位名士,常于竹林中聚會。
塵組紱:世俗的官服。組紱,古代官員系印用的絲帶。
市朝:指官場。
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,但從詩題可知是仲夏時節,詩人與友人一同游覽城北園池。當時可能社會相對安定,詩人在閑暇時與友人聚會游玩,不過內心仍未完全擺脫官場的牽掛。
這首詩主旨是描繪夏日園池之景與聚會之樂,突出了景色的清幽和聚會的雅趣。其特點是景中含情,將自然之美與內心復雜情感相融合。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,但展現了當時文人的生活情趣和精神狀態。
舊慮消軒冕,新情戴笠瓢。
水寒長見影,禪罷不過橋。
空谷存孤足,靈根得異苗。
昔時風穴讖,爍爍起云霄。
眼老煙霞闊,塵輕岱華浮。
幾年無國土,今日有松楸。
窗冷山飛葉,心明海息漚。
再冬應得見,高臘笑云頭。
畢相伊侯久比肩,外交內政各操權。
撫心國有興亡感,量力天能左右旋。
赤縣神州紛割地,黑風羅剎任飄船。
老來失計親豺虎,卻道支持二十年。
岧峣屼峍峙神州,萬壑風云在下頭。
海外天光明野馬,寰中人影動蜉蝣。
金銀氣涌樓臺壯,琴筑聲寒草木秋。
欲拂穹碑問秦漢,苔封恐自有熊留。
樓船風急傍疏林,霜葉含煙影尚森。
雪絮霏霏侵薄暮,冰凌片片積輕陰。
村家欲借沖篙力,客子仍多戀闕心。
江上偶晴天氣好,棹歌齊發亂寒砧。
代異人亡久,滮池即舊居。
未移當日地,無復故時魚。
蒲藻依稀在,風波浩蕩馀。
水濱如可問,一為訪庭除。
前年沖雪過雙溪,風帽泥韉騎吹隨。
爛醉依前逢錦瑟,好音惟是欠黃鸝。
功名未試玉璜玦,離別頻傾金屈卮。
疇昔北征煩吉夢,南征合有夢歸時。
翠竹陰陰散犬羊,蠻兒結屋小如箱。年來不用愁兵馬,海外青山盡大唐。
舊有唐人三兩家,家家竹徑自回斜。小堂蓋瓦窗明紙,門外檳榔新作花。
百二初經得大觀,嚴關高峙碧云端。
兩邊峽束黃河去,萬仞根連太華蟠。
天險西來凌絕巘,地形北折鞏長安。
如今圣德能懷遠,猶作當時要處看。
風煙千里走淮漘,
寄語青油幕里人。
麟閣功名須有意,
乃心王室勿謀身。
歸路八千里,
離家十七年。
登堂扶大母,
喜極淚翻漣。
亭亭孤月照行舟,
寂寂長江萬里流。
鄉國不知何處是,
云山漫漫使人愁。
老僧巖下屋,繞屋皆松竹。朝聞春鳥啼,夜伴巖虎宿。
坐望九華碧,浮云生曉寒。山靈應秘惜,不許俗人看。
靜夜聞林雨,山靈似欲留。只愁梯石滑,不得到峰頭。
于鑠姬后,締茲合宮。爰宅神明,穆穆王風。
降及后王,以奉土木。彼營于朝,形侈實黷。
今我涖瞻,猶拜文武。念茲草木,且附圣土。
有赫我后,三登五咸。臣愿師周,唯后用鑒。
乾居冠峻,岳承級通。明宮星辰,綴琨棟云。
霧彌璇墉,攝齊入金。門拜肅窺,天容俯躬。
覽八表辨,方識疆封。西北拱王,室舟車方。
莫笑山農語不經,
豆棚閒話倚鋤聽。
量沙測水關何術,
爭說潭靈井更靈。
野飯依山店,驅車向日邊。
眼前云到地,身外事由天。
細雨滋油笠,高枝噪夏蟬。
一行森古木,髣髴住山年。
有時不可耐,得意是無言。
草色盡情綠,鶯聲取次喧。
低頭過石徑,高枕憩蓬門。
亦是途中事,年來始自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