游感化寺曇興上人山院
不遠灞陵邊,安居向十年。
入門穿竹徑,留客聽山泉。
鳥囀深林里,心閑落照前。
浮名竟何益,從此愿棲禪。
不遠灞陵邊,安居向十年。
入門穿竹徑,留客聽山泉。
鳥囀深林里,心閑落照前。
浮名竟何益,從此愿棲禪。
這座山院離灞陵不遠,上人在這里安閑居住將近十年。進入院門要穿過竹林小徑,還留客人聆聽山間泉水聲。鳥兒在幽深的樹林里啼鳴,我在夕陽余暉中心情悠閑。浮名到底有什么益處呢,從此我愿在此隱居修禪。
灞陵:漢文帝陵寢,在今陜西西安東郊。
安居:安靜地居住。
囀:鳥婉轉地叫。
落照:夕陽的余暉。
浮名:虛名。
棲禪:隱居修禪。
具體創作時間不詳。當時詩人可能在游覽中來到感化寺曇興上人的山院,被這里清幽的環境和寧靜的氛圍所感染,從而有感而發創作此詩。
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浮名的摒棄和對禪修生活的向往。其突出特點是景色描寫清幽自然,情感表達真摯。在文學史上雖不具有重大影響,但展現了詩人對寧靜生活的追求。
華發蕭蕭物外身,南來住院不憂貧。池邊咒劍伏龍虎,月下高歌泣鬼神。鳩杖獨行山路遠,氅衣初制鶴翎新。東鄰喜有王摩詰,醉過琳宮不厭頻。
西閣珠簾卷落暉,水沉煙斷佩聲微。遙知通德凄涼甚,擁髻無言怨未歸。
紫梨紅棗八九樹,竹屋柴門三四家。機杼聲遲秋日晚,繞籬寒菊自開花。
蹤跡城山近已稀,重來游衍暮忘歸。高臺突兀凌虛白,古剎荒涼隱翠微。上界僧歸梵磬響,低林鳥宿佛燈輝。邇來自覺塵緣薄,不為入山不息機。
綠蠟衣裳冷,紅絲夢想勞。女墻陰下女桑交。經慣凄風苦雨畏陽驕。歸雁亭亭影,驚鴻裊裊腰。美人香草倩誰描。濁酒不辭痛飲讀離騷。
移竹移松半死生,移梅便可主花盟。何當繞屋三千樹,撰出人間白玉京。
彎彎月子似簾鉤,掛在梧桐樹上頭。月里姮娥知何處,人間離別未為愁。
大江流月浩漫漫,一鶴南飛尚未安。素練秋垂銀漢闊,神珠夜吐貝宮寒。胡雛觱栗霜中起,商婦琵琶水上彈。惆悵故人千里隔,小樓十二獨憑欄。
君才今宋玉,絕代有清標。官自西江轉,名同南斗遙。揚旌天欲盡,度嶺瘴全消。象郡通山勢,羊城壓海潮。春前花競發,霜后葉遲凋。無復悲秋意,登臺望赤霄。
朝游東門曲,壞道荊棘存。累累者誰冢?舉觴酹其魂。死無落魄名,生有呫喋言。所以荷蓧翁,臨流漱潺湲。遺簪隱世德,忍垢躬灌園。豈忘輕肥念,茍得誠少恩。采采松上花,饑來助吾餐。
揖云聊與許君辭,月下歸來訪遠師。半夜竹聲嗔客去,又教勞動歲寒枝。
乍三清鶴降,萬里云收,昊天空翠。玉磬瑯瑯,動乾坤聲銳。盡日修齋,虛堂設醮,慶大仙恩惠。滿獻霞觥,長歌妙曲,留連師意。二九良辰,菊花開遍,正是重陽,素秋佳氣。爛漫香風,健飄飖丹桂。秀景稀逢,上真難遇,幸一時相際。雁影沉沙,蟾光照夜,醺醺同醉。
客路相逢嘆二毛,片帆南下月輪高。他年一枕揚州夢,滿樹璚花萬頃濤。
四十馀年多病身,厭騎駑馬踏紅塵。明朝欲掛朝冠去,神武門前未許人。
綠羅架上破紅裙,占得春多獨有君。那料曉來猶帶雪,素衣丹頂鶴成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