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潘經略廣州峽山五首 其五
自公湘中去,雁斷致書寡。
今年從默齋,五字聞大雅。
青燈話疇昔,白首問茅價。
十里五里間,水竹肯輕舍。
自公湘中去,雁斷致書寡。
今年從默齋,五字聞大雅。
青燈話疇昔,白首問茅價。
十里五里間,水竹肯輕舍。
自從您離開湘中遠去,音書漸斷少有消息往來。今年我跟隨默齋,得以讀到您高雅的五言詩章。青燈之下共話往昔歲月,白發之年探討茅屋價格。在這十里五里的山水間,水邊竹林的清幽又怎肯輕易舍棄。
自公:自從您(指潘經略)。
雁斷:古人以雁為傳書使者,雁斷指書信斷絕。
五字:指五言詩,此處特指潘經略的詩作。
大雅:《詩經》中的雅詩,代指高雅的詩歌風格。
青燈:光線青熒的油燈,常營造懷舊氛圍。
疇昔:往昔,過去的日子。
茅價:茅屋的價格,代指退隱居所的生活成本。
水竹:水邊的竹林,喻指清幽的自然環境。
此詩為酬和潘經略之作。潘經略曾在湘中任職,后離開,二人書信漸少。詩人今年跟隨默齋,得讀潘氏詩作(五字聞大雅),故以詩回應,既敘舊情,也表達對彼此退隱生活的向往。
全詩圍繞與潘經略的交游展開,通過書信稀少、讀詩感慨、燈前話舊、探討歸隱等細節,既體現友人深情,也流露對閑適山水生活的追求,語言平淡而情感真摯。
謫居不敢詠江蘺,日永門閑何所為。為謝昭文李學士,勸教枕藉樂天詩。左宦寂寥惟上洛,窮愁依約似長沙。樂天詩什雖堪讀,奈有春深遷客家。
征夫魚貫涉秋唇,樹底照見石磷磷。攀緣惟有千古意,搖落獨如三月春。天清過澗猿飲子,日宴噪林雞警人。七曲棹歌誰按得?他年重問墋頭津。
獨漉獨漉,悲歌當哭。梁柱有刀,車輪無軸。兒啞啞,繞父足。殺父者誰?父之族。兒不敢仇,仇爾叔。舂我黃粱,哺我菽。兒下有兒,兒可贖。摩挲室中刀,仇來剚爾腹。報父下泉,亦何復有婦。有婦從之游,不為黃鵠生,獨宿冢上連理枝。左拂扶桑右若木,日月繚繞之,晝夜代明燭,獨漉之歌,悲且促。
中條之山何雄哉,層峰疊嶂高崔巍。太行嵩少與之相胍絡,禹門鑿斷迥向中天開。下有黃河水,奮激聲如雷。波濤萬里接銀漢,到此曲折其勢相縈回。佳氣日磅礴,孕秀多奇材。寶藏百物不足貴,往往間出人中魁。不見巖下士,版筑將終身。寧知一旦葉夢出,大施霖雨康斯民。唐有裴中立,平淮之功誰可及。宋有司馬光,文章事業何煌煌。至今行人過闕里,景仰式車臨路旁。吾宗有兄王士烈,世向山中營舊業。數頃良田萬卷書,父祖傳來今幾葉。父祖唯積善,素無功名心。到君尤加學問力,長年閉戶松桂林。九經百氏貫乎一,律歷地理俱精深。鶴書遠召來相尋,小試百里彈鳴琴。岐麥薿薿桑陰陰,黃童白叟皆謳吟。近歲皇家事陵寢,北京山水明如錦。葬師不下數百人,取驗求真口皆噤。郭璞之術君所閑,天下山川指掌間。漢唐陵寢考分寸,瑯瑯一奏開天顏。天顏悅懌恩加厚,太官供羊光祿酒。崛起長陵北山阜,有詔封山號天壽。海晏河清億萬年,知君名與茲山久。君今遷擢居帝都,駿馬蹴踏育云途。圣明在上不可辜,隨時正好陳嘉謨。勿作尋常淺丈夫,區區懷土胡為乎。傅說諸君久已往,空山猿鶴空相呼。白云紅樹秋模糊,為君寫作中條圖。古今志山同一符,君當解衣為我沽。會須一飲傾百壺,醉后與爾歌嗚嗚。唾壺擊折青珊瑚,中條佳氣無時無,嗚呼中條佳氣無時無。
天生著我,看未開時節,先憂零落。飽有紅情誰問者?自擁冰香思度。綠染連裙,風低皺水,一霎初涼著。早蜓何事?已來慰我歸魄。一帶密草斜陽,半湖疏雨,淡上矜煙幄。縱是天然梳掠好,依舊慵如夢覺。頻顧蒼茫,歸烏向暝,去盡漁翁箬。浮生似此,是他天錯人錯?
羽客禪僧也好奇,對人覓句幾攢眉。林端新月初高夜,葉底殘紅落盡時。
吾聞用世心,中外無異等。何由一送公,細話東西省。
憶我昔日游吳東,陳跡曾訪孤山翁。梅花千樹湖水曲,茅堂半畝梅花中。別來歲月幾流易,一見梅花興無極。東山東畔西湖西,千載清風只如一。不須此地感今昨,且向南枝觀復剝。野橋石出水未生,江路云凝雪初閣。主人自是神仙者,藜杖葛巾花樹下。寒英疏映霜菊明,老干斜依風竹亞。天生嘉植真瑰奇,古來幽士多愛之。今人已追古人躅,后人行復今人追。梅花于人元耐久,百年對花當對酒。愿傾北斗為君觴,更指東山祝君壽。
古洲琵琶江水濆,藏山闌檻貯西云。歸霞偶作錦繡色,落日或成鸞鵠文。宿鶴夜飛天錯莫,秋龍涼掛曉絪缊。道人心境空無際,謾道半間相與分。
夏山隨杖得,朝氣引荷清。亂竹接泉落,遙松學雨鳴。峰青登嶺出,影碧照湖盈。在處投僧飯,香廚鳥下迎。
憶昨震雷雨,勢欲傾我床。我床幸無恙,己復頹我墻。羈人多懷思,異形同肺腸。與君隔千里,遠邇俱他鄉。霖晦動旬浹,何由覿天光。晚酌西軒下,雙鯉忽墮傍。愿隨飄風去,聯坐舉一觴。川流正浩瀚,我舟不可方。會合知幾時,仰視云天蒼。還坐三嘆息,孰云歸路長。
云髻新妝珠翠團,杏花零落曉風寒。每憐春事傷心處,偷把周郎曲譜看。
誠知此恨人人有,煉石難彌離恨天。我亦神傷遺掛在,怕聞錦瑟動哀弦。
閘住清泉似鏡平,閘開奔浪作潮聲。放開一板還收去,依舊穿沙繞石行。
綠草無端倪,牛羊在平地。芊綿杳靄間,落日一橫吹。超遙送逸響,澶漫寫真意。豈比賣餳人,吹簫販童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