離山陽戲次庭藻韻簡叔異二首
匆匆掠面只黃沙,行盡孤城不見花。政是江南好時節,暖風吹柳欲藏鴉。
去日寒亭尚有梅,歸來已過海棠開。叩門剝啄家人笑,驚怪安西老友回。
匆匆掠面只黃沙,行盡孤城不見花。政是江南好時節,暖風吹柳欲藏鴉。
去日寒亭尚有梅,歸來已過海棠開。叩門剝啄家人笑,驚怪安西老友回。
第一首:風沙匆匆撲面而來,眼前只有漫天黃沙;走完孤寂的城池,竟未見到一朵鮮花。此時正是江南美好的時節,溫暖的春風輕拂柳枝,仿佛要將烏鴉藏于其中。第二首:離開時寒亭還有梅花綻放,歸來時已過了海棠盛開的花期。敲門聲響起,家人笑著開門,驚訝于安西歸來的老友突然現身。
掠面:撲面,形容風沙直接吹向面部。
政是:同“正是”,政,通“正”。
藏鴉:烏鴉隱藏在柳叢中,此處形容柳色濃密。
剝啄:擬聲詞,形容敲門聲。
安西:代指詩人此前所在的遠方,可能為虛指或具體地名。
此詩或為詩人自遠方(安西)歸鄉途經山陽時所作,以次韻酬和友人庭藻,同時寄贈叔異。詩中“去日”“歸來”的時間線索,暗示詩人經歷了一段漂泊旅程,結合江南春景與歸鄉場景,反映其途中所見所感及歸心之切。
全詩以日常行旅與歸鄉片段為切入點,通過景物變遷與生活細節,細膩展現詩人對時光、漂泊與歸鄉的復雜體驗。語言自然通俗,情感真摯,于平淡中見真趣,是一首貼近生活的酬贈佳作。
買宅慇勤為海棠,卻因改筑遂移將。前園褊小鄰遷次,好補霓裳斷續行。
蜀王小苑舊池臺,江北江南萬樹梅。只怪朝來歌吹鬧,園官已報五分開。
籬花煥異彩,畹蘭吐幽香。鶗鴂爾何物,啼之使不芳。好生本天德,汝何反其常。鳳凰不爾顧,罻羅不爾張。我欲避之去,怨彼何無梁。不忍聞其聲,掩耳以心傷。丹桂氣辛香,其下無蕃草。至美伏殺機,造物非顛倒。羽士服黃精,顏色常美好。不棄小草用,遂使永壽考。昔圣訊芻蕘,側陋多遺老。洋洋萬頃波,擾之不能渾。游泳涵眾有,安辨介與鱗。湛湛九霄露,為澤一何均。薈蔚茂萬木,安識松與榛。明察非令德,至人滅見聞。所以古圣哲,無為風自醇。富貴移本性,貧賤何勵身。世人多所欲,徇之失天真。五月有披裘,季子稱其人。華歆渝素守,管、邴恥為群。茍去與茍得,其重若千鈞。
小窗避暑拂輕羅,靜倚闌干涼意多。好似團圞天上月,握中何處著嫦娥。
優波耶鞠多,三昧力降魔。法傳香種子,意氣尚周羅。
萬嶺遙將合,諸天此獨尊。孤光艱一吐,石壁限朝昏。影動藏何鳥,聲來聽似猿。久居僧夢坦,并不設籬樊。如伴一峰宿,眾峰盡悄然。此時下界望,夢夢即高天。佛火青留壁,松風冷觸泉。推窗心忽動,惝恍在層巔。
一代閨幃擅倚聲,寫生逸筆自天成。燃脂集里標雙絕,嗣響惟應顧太清。
不憂貧饑死,恐學古人難。但使得詩好,即來尋我看。座中鐙灺盡,窗外雨聲殘。名姓莫愁隱,千秋著簡端。
轉蓬走馬知何定,怨李恩牛跡已陳。一劍倚天增膽壯,雙丸繞地觸愁新。故人別雨如黃葉,鄉國離云起白蘋。桑落千觚鋼百鍊,莫言龍性竟全馴。
一燈明暗夜如何,夢寐衡門在澗阿。物外煙霞玉華遠,花時車馬洛陽多。折腰真有陶潛興,扣角空傳寧戚歌。三十七年今日過,可憐出處兩蹉跎。
池妨屋地故應填,取土成池卻自然。愛惜清漪添淤壤,買根歸種撫州蓮。
紅梅過后到緗梅,一種春風不并開。造物無心還有意,引教日日放翁來。
百里傳呼號錄公,三年得替普天同。惟君四載過常例,更有何人繼后風。
瑤妃香透襪冷。佇立青銅鏡。玉骨清無汗,亭亭碧波千頃。云水搖扇影。炎天永。一國清涼境。晚妝靚。微酣不語,風流幽恨誰省。沙鷗少事,看到睡鴛雙醒。蘭棹歌遙隔浦應。催暝。藕絲縈斷歸艇。
圓光應現無心物,大地山河恰似無。驪珠一顆非非相,信者權將作畫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