史太師入覲賜帶以不知官高卑玉帶懸金魚為韻寄呈 其一
潤壑千歲資,
風聲萬牛吼。
春江縠紋面,
一笑可忍不。
潤壑千歲資,
風聲萬牛吼。
春江縠紋面,
一笑可忍不。
濕潤的山谷有著千年的資質,風聲如千萬頭牛在怒吼。春天的江面上泛起像縐紗紋理的漣漪,這樣的美景怎能不令人展顏一笑?
潤壑:濕潤的山谷。
千歲資:千年積累的資質。
萬牛吼:形容風聲極大,如同千萬頭牛的吼叫。
縠(hú)紋:縐紗的紋理,此處比喻水面細小的波紋。
可忍不:即“可忍否”,怎能不。不,通“否”。
此詩為史彌遠(南宋權臣,官至太師)入朝覲見時,詩人以“不知官高卑玉帶懸金魚”為韻腳所作組詩之一,約創作于南宋中期,反映朝見時詩人對自然景象的觀察與感受。
詩中通過潤壑風聲與春江漣漪的描繪,以剛柔并濟的筆調展現自然之美,表達對景致的喜愛,語言生動,意境開合有度。
西山白虎正猖狂,東海青龍不可當。兩獸捉來令死斗,鍊成一塊紫金霜。
水痕漸落露漁汀,禿柳枝疏也自青。喚起吳興張子野,共看山影壓浮萍。
玄霜冷漬丹砂汁,翠羽離披紫霞濕。金烏海底浴神光,絳幘雞人露中立。
翠壓雙蛾,瓊鐫香靨。春來翻作傷春怨。一痕心事鎮相縈,芳容不似年時茜。玉宇澄清,金波瀲滟。寶猊香冷煙初斂。螺青黛綠總調勻,還憑京兆親收點。
于昭盛禮,嚴父配天。盡物盡誠,莫匪吉蠲。重觴既薦,九奏相宣。神介景福,億萬斯年。
流水小橋江路景,疏籬矮屋野人家。田園空闊無桃李,一段春光屬菜花。
圣主終朝勤萬幾,燕居專事養希夷。千門永晝春岑寂,不用車前插竹枝。
鶴作精神松作筋,階庭蘭玉一時春。愿君且住三千歲,長與東坡作主人。
百步橋邊蕩槳時。
酒迷天,塵換劫,情在奈何許。些蕙騷蘭,都是夢中語。那堪殘夜幽蛩,遙空悲角,總攙入客窗風雨。向誰訴,便教翻倒天池,相期恐終誤。疑雨疑云,心事亂于絮。可憐舞恣歌酣,絕無青鳥,敢飛近春人尊俎。
宿霧懸珠檻,朝云動玉扉。樓心窺帝座,閣道隱仙機。八水清相觀,三山翠欲飛。萬妝圍錦帳,百媚擁羅衣。一曲菱歌罷,蕪城事已非。
何處藏修地,禪房云水東。院深無犬吠,門僻有苔封。萬里看雕鶚,三冬困蟄龍。不須悲世事,且領一尊同。
綺席新涼舞袖偏,賞心輸與使君專。螺杯注酒搖紅浪,綵扇題詩染綠煙。一鏡湖光開曉日,萬家花氣漲晴天。涌金門外春如海,畫舫笙歌步步仙。
赤龍黑虎各西東,四象交加戊己中。復姤自茲能運用,金丹誰道不成功。
春來料理喚吟朋,暖日江亭便可登。林杪山光能映酒,蘆根泉脈欲消冰。閒曹蹤跡人誰覺,老輩追陪我亦曾。猶有后山同刻意,故應風味愛盲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