贈廖良齋崇杰行人歸樂安
馬嘶芳草正清明,
高下風花遠近亭。
他日金臺談舊雨,
青山總是故鄉情。
馬嘶芳草正清明,
高下風花遠近亭。
他日金臺談舊雨,
青山總是故鄉情。
清明時節,芳草萋萋,馬兒嘶鳴;風卷落花,高低飄飛,遠近亭臺點綴其間。他日在金臺談及舊友,故鄉的青山總寄托著深切的思鄉之情。
清明:節氣名,此時萬物生長,清潔明凈。
風花:風中的落花。
金臺:借指聚會之處或京城,典出戰國燕昭王招賢的黃金臺。
舊雨:代指老朋友,化用杜甫《秋述》中“舊雨”典故。
故鄉情:對故鄉的眷戀之情。
此詩或為清明時節詩人送別友人廖良齋歸樂安時所作。樂安為廖氏故鄉,詩人借春景描繪與別后想象,傳遞對友人歸鄉的感慨及共有的思鄉之情。
詩以清明春景起筆,風花亭臺明麗,后轉他日重逢之思,終以故鄉青山收束,主題鮮明,情感真摯,展現送別詩中對故鄉情的深刻共鳴,語言清新,意境悠遠。
前輩風流杳莫儔,近來人物數誰優。閒心坐與鷗盟狎,世態看同蜃氣浮。無分清尊開北海,有情吟榻借南州。掀髯久欲聞長嘯,明月何時共倚樓。
西郊去遣愁。三月桃花吹滿頭。綠水池塘霜鬢影,羞羞。偷學少年賣風流。何處是渝州。望斷南云空凝眸。恨隨春水流不盡,悠悠。千里之思幾時休。
當年游薄宦,脫鞅到君家。摩拊紫荊樹,攀緣常棣華。芳名稱月旦,萍跡寄星槎。長壽鄉中客,陶然飲紫霞。
偉甚衣冠貌特奇,數聲清越弄瑤徽。尚求人世知音聽,地下鐘期可亦稀。
梅雨釀新晴,荷錢鑄嬌綠。故人告我歸,相送江之曲。江頭水暖波粼粼,荇絲柳帶牽離情。離情繾綣對樽酒,酒殘怕聽陽關聲。陽關怕聽意何如,與君一別三年馀。魚沉雁杳絕音問,風窗月檻徒嗟吁。金臺此日偶相逢,相逢天笑生春容。連床夜話情不巳,禁懷磊落如昔同。那堪相逢即相別,令我客懷增慘切。交游萍水盡他鄉,心事凄涼向誰說。相思后夜隔天涯,千里關山共明月。
生憎鬧市回形跡,自愛藏山忘淺深。最是天街酥小雨,卻無好處到而今。
牛斗纏兵氣,江湖隱使星。客頭元自白,天眼為誰青。夕照留漁屋,寒蕪接雁汀。孤舟風水闊,百計問柴扃。
琴心三弄,天水詞魂縈半夢。喚起孤云,一棹煙波翠靄分。舷邊袂舉,漠漠長空飛健羽。悵望津沽,何日斜街酒共呼。
幽居無事不開顏,為惜春光只閉關。兩眼情親惟綠野,一生心契有青山。桃華灼灼鳥啼寂,柳絮飛飛人意閒。緩步溪頭看落日,月明深竹抱琴還。
火樹燈山幾萬重,五云攢出繡芙蓉。中天一派風雷動,知是簫韶從六龍。
野樹蘢蔥合,官橋屈曲通。入天迷遠近,看日得西東。酒旆青搖水,漁罾白映空。時還問村落,何必似城中。
謝安德望重南朝,妓女東山未寂寥。若論漢家勛業事,何如笳鼓霍嫖姚?
叫入青云憶弟兄,影隨雙翮見分明。黃昏獨過秋江上,自揀蘆花歇又驚。
歐陽自號無仙子,卓識真知冠古今。弱水蓬萊在何許,愚夫白骨紫苔深。
相公湖邊一拳石,截斷湖光三百尺。射蛟人去今幾年,誰掃云根看遺跡。師山先生性愛山,偶然得此青孱顏。臨流坐釣不知晚,漁樵并載扁舟還。武威余公天下士,特與先生題篆字。良工刻入斷崖傍,遂使溪山增勝事。一朝海內風塵生,兩公死國如弟兄。平生隱顯雖異跡,竹帛同垂千載名。薰風雨過潮初落,足躡蒼苔俯幽壑。釣絲已逐野煙飛,字畫多為古藤絡。師山之節峻且孤,武威之字人爭摹。忠賢所遺眾所寶,泉石清奇何處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