次慧法師山居詩韻同忭中上人李九仙張爾完賦 其四
一龕無暑亦無寒
樹下溪邊任意安
忽捲蘆簾見山色
不知忘卻舊疑團
一龕無暑亦無寒
樹下溪邊任意安
忽捲蘆簾見山色
不知忘卻舊疑團
一間小佛龕里沒有酷暑也沒有嚴寒,在樹下溪邊隨意安身。忽然卷起蘆葦簾子看到山間景色,不知不覺忘記了過去的煩惱疑慮。
龕(kān):供奉佛像或神位的小閣子。
蘆簾:用蘆葦編織的簾子,常見于山野居所。
疑團:積聚的疑慮、煩惱。
此詩為和慧法師《山居詩》而作,與忭中上人、李九仙、張爾完等同賦。當創作于山林交游之際,詩人以山居生活為題材,借次韻唱和表達對清寂生活的向往。
詩通過描寫山居環境的舒適(無暑寒)、日常的自在(任意安)及見山景的頓悟(忘疑團),展現了遠離塵囂后內心的清凈與解脫,是一首典型的山林閑適之作。
鶴氅王薛任好,鹴裘司馬非貧。一醉醺醺長日,百年鼎鼎何人。
午筵剛見續膏油,舞佾真便豁醉眸。季子賞音心苦晚,孟公留客意忘休。歌殘雅頌猶馀韻,調入伊涼亦漫收。豈是腐儒偏好古,由來先進亦從周。
白頭羊毣禿。羖?歷頭生角。
嗚呼噫嘻,井之陰陰兮,美人以其魂嫁猶不沉兮。匪一日之沉兮,何以得君子百年之心兮。謝君之友兮,以禮而合幽明之瑟琴兮。
世網角雄雌,官途爭是非。人方酣蟻戰,吾自送鴻飛。
三賢廟里趙家乾凈土,太歲在亥民無主。龍為魚兮鼠變虎,無賴參軍作開府。長江上下傳之羽,日星倒落天無柱。女媧鍊石竟何補,幽囚野死事已古。世乃妄傳堯舜禹,公悲廟社頸繫能,組以禮義作干櫓。黃農忽焉我心苦,巫陽下招魂不聚,雷填填兮泣風雨。
政自磊磊落落,不須草草匆匆。嘗興懷后山老,肯著眼豫章公。
東嘉老先生,文字繼坡谷。治饒如京兆,三王豈其族。政成無一事,澹若處幽獨。追蹤古循吏,清凈非碌碌。每以坐嘯馀,時出陽春曲。風流化邦人,吟詠成國俗。乙酉秋七月,天地正炎燠。有詔帥夔門,引道不淹宿。境內聞公行,倉皇守牙纛。攀轅人填咽,遮道車擊轂。已去復挽回,出入成重復。橋斷蜂腰分,巷擁魚鱗矗。竟從間道去,復許誰追逐。子母若弟昆,相顧皆嚬蹙。吾父既往矣,疇能繼英躅。孟嘗附商船,千古垂簡牘。偷席廣文氈,使者為標目。去思聞九重,盛事傳西蜀。先生美無度,推誠置人腹。畫圖照人間,斯民記恩育。
青鐙連夜得論情,瓦缶方淫獨古聲。人意好時天亦應,滿山風雨忽開晴。
一院清陰僅畝馀,碧幢高映小禪居。疏花暗墮疑香雪,密葉輕翻訝貝書。雨滴秋聲寒砌近,月分涼影夜窗虛。枝間棲鳳休驚起,正是山僧入定初。
始訝長郊從此斷,忽驚行客近前來。
數聲怨笛。又無端喚我,來尋陳跡。點點峭帆,半帶殘陽下荒驛。幽壑潛蛟自舞,渾怒卷、銀濤千尺。甚絕磴、一線侵云,猶有晚樵識。歸客。正惻惻。數斷角剩烽,總是離索。俊游記得。春草如煙上吟屐。茸帽西風漸暝,空望極、危岑寒碧。算舊日、攜酒處,去潮更急。
清凈性空水,光明法界身。依俙辨白處,便是誕生人。不洗體,不洗塵,妙觸宣明悟水因。借問當年向去事,如何今日卻來親。二千年前此時候,指天指地師子吼。云門居亂思太平,打殺不妨將喂狗。指東話西,將無作有。惡水潑君君莫嗔,而今看你如何受。
漠漠蠶叢古蜀都,長沙西北向前途。人希尼父身為鐸,世際羲皇馬負圖。日落山城看白帝,草迷煙渚問黃姑。到官想在冬前后,慰彼諸生仰范模。
白狼蒼豹絳毛熊,雪嶺時時射獵逢。五個山頭新雨后,春泥才見虎蹄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