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調歌頭 其一
四載分蜀閫,萬里下吳檣。老懷易感,厭聽催別笛橫羌。自愧謀非經遠,更笑才非任劇,安得召公棠。有志但碌碌,無績可章章。
漢嘉守,明似月,潔如霜。邦人鼓舞,愛戴惟恐趣歸忙。況是水曹宗派,仍得蘇州句法,燕寢晝凝香。且趁東風去,步武近明光。
四載分蜀閫,萬里下吳檣。老懷易感,厭聽催別笛橫羌。自愧謀非經遠,更笑才非任劇,安得召公棠。有志但碌碌,無績可章章。
漢嘉守,明似月,潔如霜。邦人鼓舞,愛戴惟恐趣歸忙。況是水曹宗派,仍得蘇州句法,燕寢晝凝香。且趁東風去,步武近明光。
在蜀地任職四年后,如今乘舟萬里東下吳地。年老心境容易感傷,厭煩聽到那羌笛吹奏的離別曲調。自愧謀略不夠深遠,更笑自己才能不足以勝任繁劇事務,哪能像召公那樣留下甘棠遺愛。雖有志向卻碌碌無為,沒有顯著的功績可以彰顯。漢嘉太守,明澈如明月,高潔似秋霜。百姓歡欣鼓舞,愛戴他唯恐他被催促著早日離任。何況他出自水曹郎官的清貴流派,又兼得蘇州韋應物的詩法,公余閑居時書齋中凝著幽香。暫且趁著東風前行,一步步接近帝王身邊。
蜀閫(kǔn):指蜀地的軍事或行政長官職位,閫指門檻,代指統兵在外的將領或地方長官。
吳檣(qiáng):吳地的船,檣指船帆,代指船只。
笛橫羌:即羌笛,古代羌族的管樂器,多在離別時吹奏,此處指催別的笛聲。
召公棠:召公(召伯)在棠樹下聽政,后人懷念其德政而保護棠樹,典出《詩經·甘棠》,代指良吏的政績。
水曹宗派:水曹指水部郎官,唐代韋應物曾任水部員外郎,其詩風清逸,此處指受其影響的文人群體。
蘇州句法:韋應物曾任蘇州刺史,其詩歌風格淡雅,故稱“蘇州句法”。
燕寢晝凝香:化用韋應物《郡齋雨中與諸文士燕集》“燕寢凝清香”,指官署內閑雅的氛圍。
步武近明光:步武指腳步,明光為漢代宮殿名,代指帝王居所,此處指接近朝廷。
此詞或為作者調任東下時所作。作者在蜀地任職多年,卸任途中感慨自身政績平平,恰逢與漢嘉太守(或友人)相交,見其德才兼備、深受百姓愛戴,故借詞表達自謙與對友人的贊譽。
全詞以“自愧無績”起,以“贊友德才”結,既展現了作者謙遜的品格,又突出了對良吏德政的推崇。用典貼切,語言質樸,情感真摯,是一首融個人感慨與友人贊譽為一體的佳作。
曉光催角。聽宿鳥未驚,鄰雞先覺,迤邐煙村,馬嘶人起,殘月尚穿林薄。淚痕帶霜微凝,酒力沖寒猶弱。嘆倦客,悄不禁重染,風塵京洛。 追念人別后,心事萬重,難覓孤鴻托。翠幌嬌深,曲屏香暖,爭念歲華飄泊。怨月恨花煩惱,不是不曾經著。者情味、望一成消減,新來還惡。
人生囂塵中,幾若駒過隙。 安得坐此山,枕流復漱石。
楊柳千條綠,桃花萬樹紅。 船行明鏡里,人醉畫圖中。
零陵古郡枕湘川,太守南歸得意年。 茶味欲過衡岳寺,橘香先上洞庭船。 錦衣照耀維桑地,石燕翻飛欲雨天。 若到浯溪須艤棹,次山遺頌想依然。
聽說娑婆無量苦。風前陡覺雙眉豎。貪欲如狼嗔猛虎。魔軍主。張弓架箭癡男女。日月往來寒又暑。乾坤開合晴還雨。白骨茫茫銷作土。嗟今古。何人踏著無生路。
縞素臨江誓滅胡,雄師十萬氣吞吳。 試看天塹投鞭渡,不信中原不姓朱!
池塘四五尺深水,籬落兩三般樣花。 過客不須頻問姓,讀書聲里是吾家。 官事歸來衣雪埋,兒童燈火小茅齋。 人家不必論貧富,惟有讀書聲最佳。
斷虹遠飲橫江水,萬山紫翠斜陽里。 系馬短亭西,丹楓明酒旗。 浮生常客路,事逐孤鴻去。 又是月黃昏,寒燈人閉門。
吳姬壓酒浮紅蟻。少年未飲心先醉。駐馬綠陽陰。酒樓三月春。相看成一笑。遺恨知多少。回首欲魂銷。長橋連斷橋。
柳浪搖晴沼,荷風度晚檐。碧天如水印新蟾。一罅清光斜露、玉纖纖。 寶鏡微開匣,金鉤半押簾。西樓今夜有人忺。應傍妝臺低照、畫眉尖。
經年不見書來,后期杳杳從誰問。柳英蠟小,柳枝金嫩,艷陽春近。羅幕風柔,泛紅泛綠,連朝花信。念平生多少,情條恨葉,鎮長使、芳心困。 可是風流薄命。鏡臺前、蓬松蟬鬢。茜桃凝粉,薰蘭漲膩,翠愁紅損。從使歸來,燈前月下,恐難相認。卷重簾憔悴,殘妝淚洗,把羅襟揾。
潮平風穩,行色催津鼓。回首望重城,但滿眼、紅云紫霧。分香解佩,空記小樓東,銀燭暗,繡簾垂,昵昵憑肩語。關山千里,垂柳河橋路。燕子又歸來,但惹得、滿身花雨。彩箋不寄,蘭夢更無憑,燈影下,月明中,魂斷金釵股。
經年不見書來,後期杳杳從誰問。柳英蠟小,柳枝金嫩,艷陽春近。羅幕風柔,泛紅浮綠,連朝花信。念平生多少,情條恨葉,鎮長使、芳心困。可是風流薄命。鏡臺前、松松蟬鬢。茜桃凝粉,薰蘭漲膩,翠愁紅損。縱使歸來,燈前月下,恐難相認。卷重簾憔悴,殘妝淚洗,把羅襟搵。
獨上江樓思渺然,月光如水水如天。(渺然 一作:悄然) 同來望月人何處?風景依稀似去年。
東洛幽閑日暮春,邀歡多是白頭賓。官班朱紫多相似, 年紀高低次第勻。聯句每言松竹意,停杯多說古今人。 更無外事來心肺,空有清虛入思神。醉舞兩回迎勸酒, 狂歌一曲會娛身。今朝何事偏情重,同作明時列任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