滿江紅 舟次丹陽感懷二首仍用天山韻 其一
水面弦生,郭索響、誰能遣此。問白傅、潯陽江上,可曾如是。天外雨隨帆共落,洲邊雁與船同寄。人奴之、笞罵此生無,應足矣。
河蟹賤,肥而旨。秋山暮,紅兼紫。但酒酣以后,呼牛亦唯。鑄鐵竟成千古錯,讀書翻受群兒恥。笑道旁、石馬亦何為,風吹耳。
水面弦生,郭索響、誰能遣此。問白傅、潯陽江上,可曾如是。天外雨隨帆共落,洲邊雁與船同寄。人奴之、笞罵此生無,應足矣。
河蟹賤,肥而旨。秋山暮,紅兼紫。但酒酣以后,呼牛亦唯。鑄鐵竟成千古錯,讀書翻受群兒恥。笑道旁、石馬亦何為,風吹耳。
水面上傳來如琴弦撥動的聲響,螃蟹爬行的聲音響起,誰能排遣這般情境?試問白居易當年在潯陽江頭,可曾經歷過如此場景?天外的雨隨著船帆一同落下,洲邊的大雁與行船共同漂泊。若能像奴仆一樣,此生沒有鞭打的責罵,便該知足了。河蟹雖廉價,卻肥嫩味美;秋山暮色中,紅紫交織。只待酒酣耳熱之后,任人呼牛喚馬也應承。本想有所作為卻鑄成千古大錯,讀書反而遭小人恥笑。笑問道旁石馬有何用處,不過任風吹過耳邊罷了。
郭索:螃蟹爬行的聲音,亦代指螃蟹。
白傅:指白居易,曾任太子少傅,故稱。
人奴之:被當作奴仆對待。
笞罵:鞭打與責罵。
呼牛亦唯:典出《莊子·天道》,指他人呼己為牛或馬皆應諾,比喻不計較毀譽。
鑄鐵竟成千古錯:化用“鑄成大錯”典故,指因失誤造成嚴重后果。
石馬:墓前石獸,此處指無生命、無反應之物。
此詞為作者舟停丹陽時感懷所作。旅途漂泊的見聞觸發思緒,結合個人際遇(如“讀書翻受群兒恥”),反映了特定時期對人生挫折的感悟。具體創作時間及作者背景未明,但從“感懷”“仍用天山韻”可知為酬和或借舊韻抒懷之作。
全詞以旅途見聞為引,借景抒懷,通過對自然景物與人生遭際的描寫,展現了作者面對挫折時的豁達與對世俗毀譽的淡泊,語言質樸而意蘊深沉,是一首融景、事、情于一體的感懷之作。
石火光中客此身,只鉆故紙敝精神。如今衰老渾無用,猶有虛名語世人。
低樹采桑易,高樹采桑難。日出采桑去,日暮采桑還。歸來喂葉上蠶箔,誰問花開與花落。二眠才起近三眠,此際祗愁風雨惡。割雞裂紙祀蠶神,蠶若成時忘苦辛。但愿公家租賦給,一絲不望上儂身。丁男幸免官府責,脂粉何須事顏色。收蠶猶未是閒時,卻共皃夫勤稼穡。
等閒別我二千里,年少昂昂志有馀。不屑棲身藉竿牘,也應撐腹有詩書。車前奮臂螗寧幸,鏡里看頭虎不如。要識年來家食穩,菜根猶勝武昌魚。
玄武湖心月,太平堤尾風。世人皆棄卻,好看入胸中。
韓信未遭面主顧,蕭何親至此中追。君王有意爭天下,不得斯人未可知。平日漁樵皆病涉,當年將相盡成功。淮陰未濟酂侯識,留得雄才歸漢中。水濱山曲暫盤桓,盛事臨風一據鞍。莫訝史君頻嘆詠,古來君相受知難。途中勝跡盡留題,獨有韓溪未有詩。直把蕪詞重疊詠,只圖流播路人知。
圣子宵祈太乙壇,上賓環佩已珊珊。鼎湖龍馭隨先帝,瑤水仙娥引從官。一代母儀傳史筆,九天慈詔下雞竿。遺恩浩蕩如春雨,多少瘡痍灑淚看。
臨風弄清弦,長林不知暑。故知山水間,閑者便是主。
青天白云如白龍,送爾上謁蓬萊宮。誰言肉重不騎鶴,我識神清能御風。丹篆云霞從地出,玉壇星斗與天通。蕓窗駒影良可惜,清夜好分官燭紅。
惟有相思無貴賤。未解愁紅,自喜春來晏。戲折藕根情一線。巧逢水上流青眼。愿與河山終不變。若問前因,只道天招遣。待看月圓何足羨。人間此意多方便。我本多情情似酒。不入杯中,哀樂何曾有。畢竟非關相識久。東風肯拂春前柳。不嘆朱顏難駐守。滿眼芳菲,為祝江山壽。自料風流能裕后。此生應得多回首。
翠巘千峰合,丹崖一徑通。樓臺上云氣,草木動天風。野曠行人外,江平落雁中。傷心俯城郭,煙雨正濛濛。
杖藜步步踏瓊花,十里山村一徑賒。堪笑王猷竟癡絕,不逢安道遽還家。
溪頭古樹靜垂陰,溪水盈盈不受塵。五月江南新雨歇,晚風多少納涼人。
又作州官去,秋霜點鬢紗。風生白馬渡,月冷紫薇花。三釜娛親老,雙旌放吏衙。重來定何日,云路有靈槎。
秋雨新巳風日清,匆聞剝啄紫門聲。出逢麻衣老仙伯,身長七尺雙瞳明。平生學道幾半世,一見灑灑心為傾。大道無為返爾樸,自然有路通長生。我今素發颯以白,宦途久矣思歸耕。吳興山水況清絕,白云滿嶺堪怡情。老仙何當從我去,小筑茅屋依崢嶸。還丹已就蓬島近,笑指塵海尋方平。
夕然辟惡仙香度,朝結延年帝縷成。愿上玉宸千萬壽,薰風常泛舜弦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