戊戌冬至南郊禮成慶成宴樂章四十九首 其三十八 水龍吟
萬戶千門啟建章。
臺階峻,帝座張。
三垣九道,北斗玉衡光。
元氣調和,雅韻鏗鏘。
昭代慶明良。
萬戶千門啟建章。
臺階峻,帝座張。
三垣九道,北斗玉衡光。
元氣調和,雅韻鏗鏘。
昭代慶明良。
千萬戶門扉依次開啟,通向壯麗的建章宮。宮殿臺階高峻,帝王的座席鋪陳整齊。三垣星區(qū)與九道星軌交相輝映,北斗星與玉衡星閃耀著璀璨光芒。天地元氣和諧交融,雅樂韻律鏗鏘有力。這清明盛世,正彰顯著君臣的賢明。
建章:漢代著名宮殿名,此處代指皇家宮苑,象征帝王居所的宏偉。
臺階:指宮殿前的階梯,既實指建筑構件,也暗喻朝廷的等級秩序。
帝座:帝王的座位,代指皇權的至高地位。
三垣:古代星官名,分太微垣、紫微垣、天市垣,代指天上的重要星區(qū)。
九道:指天體運行的九條軌跡,或指星官排列的規(guī)律。
北斗玉衡:北斗七星中玉衡為第五星,此處泛指北斗星系,象征天象的有序。
元氣:指天地間的自然之氣,古人認為其調和則萬物興盛。
雅韻:雅正的音樂韻律,代指典禮中演奏的莊重樂聲。
昭代:政治清明的時代;明良:明君與賢臣,出自《尚書·益稷》“元首明哉,股肱良哉”。
此詩為古代帝王冬至日于南郊舉行祭天禮成后,在慶成宴上演奏的樂章之一。南郊祭天是傳統(tǒng)禮制中祈求歲豐國泰的重要儀式,禮成設宴慶賀是慣例。戊戌年(具體年份需結合歷史考證)的冬至祭天儀式完成后,宮廷樂官作此樂章,以歌頌典禮的成功與盛世的昌明。
全詩圍繞冬至南郊禮成的慶宴場景展開,通過宮闕、星象、禮樂等元素的描寫,渲染出莊重宏大的氛圍,最終以“昭代慶明良”點明主旨,贊美君臣賢明、政治清明,是典型的宮廷樂章,兼具儀式性與頌圣功能。
皇王憲天則,廣覆物不遺。四門列九服,大開明堂基。嬴帝吞六雄,揚兵震四垂。炎武因遺跡,滇嶺悉來歸。魋結襲冠簪,卉服改裳衣。西琛并南贐,王會無后期。善哉太史公,謂得圣人威。豎儒守一經(jīng),安能知是非。
觴虐酒鐺鳴,瑤階冷素英。燕刪粘瓣網(wǎng),蝶舞賣花聲。餐字當仙藥,翻歌度冶情。晚妝榴火下,城月照眉生。
飲不過一瓢,食不過一簞。田夫亦不改其樂,而夫子不謂之能賢,何也。顏淵當首出萬物,而奉以四海九州。而享之若是,故曰人不堪其憂。若余之于山澤,魚在深藻。鹿得豐草,伊其野性則然。蓋非抱陸沈之屈,懷迷邦之寶。既不能詩成無色之畫,畫出無聲之詩。又白首而不聞道,則奚取于似摩詰為。若乃登山臨水,喜見清揚。豈以優(yōu)孟為孫叔敖,虎賁似蔡中郎者耶。
下為河岳上辰星,保合誰人不□靈。臣子賢聲人共仰,君親彝典目常經(jīng)。伊流活繞窮源遠,嵩頂遙瞻插漢青。俯仰高堂無一事,身安爭似更心寧。
故人揚子云,校書麟閣下。寂寞少交游,紛綸富文雅。予為隴西使,寓居洛陽社。相思非不深,行行避驄馬。
行盡江湘萬疊山,家山猶在有無間。明朝漸喜登閩嶺,澗水分流響佩環(huán)。
閑裁綵帖寫宜春,柳拂雕闌翠未勻。坐褥先開金孔雀,賜衣初試繡麒麟。草抽書帶煙容淡,蘭吐瓊葩露色新。時把絲桐彈一曲,悠然古意樂天真。
一從得見絮風辭,幾度燈前嘆色絲。磊落似知千里望,殷勤為遣五云馳。文情勝酒蒙君厚,詩債如山愧我遲。雅集隴頭應有日,遙遙先祝菊花卮。
古木西園勝,亭延上客過。色無花卉妒,堅為雪霜多。干育千年秀,根含一氣和。明堂求厚棟,可得老巖阿。
東樵未得遂幽居,南郭依然作敝廬。仲舉肯先看孺子,文翁知最愛相如。頻將金錯資開徑,待化丹砂潤著書。裴冕林塘應更卜,主人情甚浣花漁。
海上青鸞杳未還,至今消息有無間。毋論神女曾捐佩,不向君王乞賜環(huán)。風急亂英迷客路,雨晴圓照滿家山。雙輪任是催人緊,見說難銷物外顏。
一庭春色報芳菲,玉女驂鸞采秀歸。可是三花分少室,天香夜染綠羅衣。
歸去來兮,漁歌樵唱,覓愁愁在那邊。承流委順,萬事沒機關。眼底江山如畫,松環(huán)抱、修竹當前。君便有,侯封相印,到此也須還。人生消底物,百年都付,茆屋三閒。但卷舒以道,到了何難。日月消磨雙鬢,中原信、未報平安。蒙頭睡,日高慵起,簾影上三竿。
歸家凈洗如椽筆,準擬燕然勒駿功。白水汪汪滿稻畦,樟花零落遍前溪。此堂縱逐人俱廢,亦有陽冰篆字存。
太液丹霞漾綠波,榮光五采貫銀河。牙檣錦纜移黃傘,鳳羽龍旓拂翠荷。武士威隨嚴鹵簿,儒臣歌頌續(xù)卷阿。天王萬歲天同壽,歲歲升平樂事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