滿江紅 丹陽賀天山寄詞二闋屬和其韻 其一
枯樹衰楊,三嘆息,物猶如此。白眼看、塵埃野馬,子虛亡是。四壁豈無窮可送,九天只有愁難寄。放狂歌、金鐵一時鳴,吾衰矣。
拜特進,官承旨。僮列鼎,奴衣紫。更屏間窈窕,階前阿唯。若有人兮寧足慕,彼何為者殊堪恥。曾幾回、策馬樂游原,荒煙耳。
枯樹衰楊,三嘆息,物猶如此。白眼看、塵埃野馬,子虛亡是。四壁豈無窮可送,九天只有愁難寄。放狂歌、金鐵一時鳴,吾衰矣。
拜特進,官承旨。僮列鼎,奴衣紫。更屏間窈窕,階前阿唯。若有人兮寧足慕,彼何為者殊堪恥。曾幾回、策馬樂游原,荒煙耳。
枯樹與衰楊,令人再三嘆息,連萬物都這般蕭索。用白眼看待塵世的紛擾,如同塵埃野馬,皆為虛幻不實。四壁之內難道沒有無盡的事物可寄送?但九天之上唯有愁緒難以傳遞。放聲狂歌,金鐵般的聲音一時齊鳴,我已衰老了。拜受特進之職,擔任承旨之官;僮仆列鼎而食,奴仆身著紫衣。屏風間有嬌美女子,階前盡是應聲附和之人。這樣的人哪里值得羨慕,他們的作為實在可恥。曾多次策馬游于樂游原,眼前不過一片荒煙罷了。
三嘆息:多次嘆息,表達深沉感慨。
白眼看:用白眼看待,表示鄙視厭棄。
塵埃野馬:化用《莊子·逍遙游》“野馬也,塵埃也”,指浮游的云氣與塵埃,喻塵世紛擾。
子虛亡是:即“子虛烏有”,指虛幻不實之事。
四壁:代指居所環境,形容生活空間。
九天:高空,此處指高遠難及之處。
金鐵:金屬與鐵器,形容聲音鏗鏘激越。
特進:古代加官名,無實職,以示尊榮。
承旨:官名,掌奉旨起草詔令,多為近臣。
列鼎:列鼎而食,形容生活奢侈。
衣紫:穿紫色官服,古代紫色為貴色,此處指奴仆地位逾制。
窈窕:形容女子嬌美。
阿唯:隨聲附和,形容趨炎附勢之態。
樂游原:長安名勝,漢宣帝建,為登高覽勝之地,后常寓盛衰之嘆。
此詞為和韻之作,系作者應丹陽賀天山所寄二詞而作其一。創作背景或與作者對當時世態炎涼的觀察相關:目睹權貴奢靡、虛華不實之狀,結合自身衰老之嘆,借和韻抒懷,批判世俗虛妄,表達高潔情懷。
全詞上片由自然衰景起興,感慨人生遲暮與塵世虛幻;下片轉向對權貴奢靡、趨炎附勢的批判,以樂游原荒煙作結,深化盛衰之嘆。語言直率,情感沉郁,展現了對世俗虛華的清醒審視與自我堅守。
石路飛狐入,天梯束馬過。峰頭千仞堞,峪口兩重河。榆柳新秋少,牛羊落日多。往時高殺氣,諸將此橫戈。
兩洲相對五丈許,十里灣灣下湖水。借問舟人誰所為,年年水落長如此。
生長江南慣采蓮,棹歌聲里斗嬋娟。十三十四年相亞,覆額低眉各可憐。
嶺外多奇樹,扶疏異澤蘭。空山徒自媚,中土不曾看。色奪青綾被,香宜紫籜冠。攜來經萬里,猶結故人歡。
學山初不止邱陵,驥子終期萬里程。莫問官曹今落寞,正須人物自高明。斗升聊可為親養,歲月行看播治聲。膝下團圞事文史,此身何幸忝居兄。生于陵者自安陵,何事驅馳較驛程。卻望鄉山千里隔,共看淮月一輪明。官閒足遂吟哦樂,俸薄休形嘆息聲。最幸一家仍聚首,不須嗟弟與瞻兄。生憎世俗迭相陵,反己工夫有度程。大學在先知本末,中庸當務造誠明。諄諄自昔承嚴訓,默默終年愧令聲。至道不須由外索,事親友弟及從兄。
遲日春云覆玉墀,飛鳴爭滿上林枝。朝天縱有雙雙影,萬里君門總不知。
風雨歲云暮,燈前酒又闌。病逢今夕愈,貧已十年安。日月馳頹思,山川間古歡。佳期謝人事,明到白云巒。
谫陋深承主眷優,一旬兩度賜同游。金亭寶殿從觀眺,又降宸間許倡酬。
燭花影里粉姿閑,一點愁侵兩點山。不怕帶他飛燕妒,無言相逐省弓彎。
關西演慶源,清白傳家世。樂有賢子孫,繩繩遠相繼。讀書師圣賢,開口談道義。出宰擅英猷,牛刀煩小試。清苦冰蘗聲,雅淡□鹽味。藹如春陽溫,肅若秋霜厲。一軒公退余,翛然忘世慮。愿言慎厥終,余光照來裔。
倚門誰家郎,眾里香可覓。浴罷衫子涼,盈街月一色。
野水斷橋下山路,東風自來僧自去。四望無人不知處,笑倚寒皋問枯樹。枯樹欲枯枯不能,化作前溪一段冰。相逢無語秘香色,骨格神仙心老僧。老僧踏花如踏雪,老僧見花如見月。此時欲辯兩忘言,仰首高天搔白發。
玉環暈月蟠長虹,飛沙卷土號陰風。黃云羃羃翳晴空,屋頭唧唧鳴寒蟲。天符夜下扶桑宮,玄冥震怒鞭魚龍。魚龍飛出滄海底,咄嗟如律愁神工。急?北斗捲云漢,凌澌捲入天瓢中。椎璋碎璧紛破碎,六花剪出寒瓏璁。翩翾作穗大如手,千奇萬巧難形容。恍如墮我銀沙界,清光縞夜寒朣朧。肝腸作祟耿無寐,試把往事間追窮。男兒生須銜枚卷甲臂雕弓,徑投虎穴策奇功。不然羊羔酒漲玻璃鐘,侍兒醉臉潮春紅。誰能蹇驢駝著灞陵東,骨相酸寒愁煞儂。屏山正吐黃齏氣,笑倒坐間亡是公。
二更風薄竹,悲吟連夜分。村西遞馀韻,應勝此間聞。
紫髯奮江左,建業開宏圖。赤髭入吳會,重玄啟浮屠。鼎足久矣折,石年猶赤烏。雄文沒淵底,照耀驪龍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