塞下曲四首 其二
飲馬渡秋水,水寒風似刀。
平沙日未沒,黯黯見臨洮。
昔日長城戰,咸言意氣高。
黃塵足今古,白骨亂蓬蒿。
飲馬渡秋水,水寒風似刀。
平沙日未沒,黯黯見臨洮。
昔日長城戰,咸言意氣高。
黃塵足今古,白骨亂蓬蒿。
牽馬飲水渡過了那大河,水寒刺骨秋風如劍如刀。平沙莽莽,太陽還未西沉,昏暗中隱隱可見臨洮城郭。當年長城曾經一次鏖戰,都說戍邊戰士的意氣高。自古至今,這里黃塵迷漫,遍地白骨零亂夾著野草。
飲馬:給馬喝水。
平沙:廣漠的沙原。
黯黯:昏暗模糊的樣子。臨洮:古縣名,秦置,治所在今甘肅岷縣,以臨近洮水得名。
咸言:都說。
足:充滿。
此詩具體創作時間不詳。唐朝時期,邊境戰爭頻繁,詩人目睹了戰爭給人民帶來的災難,有感而發創作此詩,以反映邊塞戰爭的殘酷和人民的苦難。
這首詩主旨是反映邊塞戰爭的殘酷和對和平的期盼。其特點是意境雄渾,情感深沉。在文學史上,它是唐代邊塞詩中的佳作,體現了邊塞詩關注戰爭、反映社會現實的特點。
英妙擅山東,才子傾洛陽。清塵誰能嗣,及爾遘遺芳。
岳伯黃門吾所慕,蘿山鄉土得相同。才名磊落今蘇徹,文藝精深舊雪松。畫解華簪依鵠鷺,欲將頹運入鴻濛。不嫌幽僻重相過,掃石烹茶薦晚風。
煙波杳何之,汀洲郁寒翠。一江春水生,是妾相思淚。
不須艇子棹歌來,且看芙蓉面面開。卷里有詩都錦繡,席間無地可塵埃。風清月白琴三弄,綠暗紅深酒一杯。明日仲宣樓上去,越吟應是首頻回。
云間老干幾千年,清婉仍推百卉先。鐵石心腸能妙賦,廣平端似此花然。
□攜如昨日,寤寐想平生。操比寒松勁,心同秋水清。詩書安素業,身世避浮榮。冢樹西風里,凄涼故舊情。
有石高僅尺,宛爾巫山同。許借從吾弟,移來仗小童。雨垂青欲滴,云過碧爭雄。安得壺公引,輕身住此中。
一雨江城暑氣消,秋聲催客返蘭橈。芙蓉越布貽徐淑,葷荙蠻蔬得鮑焦。輞水自多禪悅食,東林還把酒香招。吳江楓葉題詩滿,好托天風寄二樵。
君家小圃占春光,眼看龍須百尺長。移向樓邊并寒井,明年垂實更陰涼。留取園中數畝賒,擬栽靈藥謝紛華。兒童今日知翁喜,移得君家豆蔻花。
君為看梅來,不飲梅下酒。卻令梅下仙,徘徊吟洞口。昨夜羅浮月,宛宛窺窗牖。顧見瑤臺人,嫣然舉玉手。微風動芬馥,徐步鏘瓊玖。相對不為歡,后夢亦何有。
溪流九曲漾霞標,路入桃源一水遙。忽聽云間吹玉笛,鸞輿飛度綵虹橋。
碧桃臨水影紅綃,一陣風回花氣飄。峽口月明仙馭返,玉笙吹過第三橋。
搜窮經傳幾年馀,誰把神明信此書。除卻尋常倫理外,更將何事稱為儒。
仿佛重回太古前,足邊云海頂頭天。三分月見長江尾,一半春留小石源。臨上界,晤飛仙,今朝不用夢成全。同行只少東坡老,錯過因緣九百年。
沙岸縈回入草泥。霜余煙景自凄迷。樹嫌川近重重掩,云要村深故故低。茅蓋屋,稻分畦。何人今日此幽棲。十年來往山陽道,只□清溪過馬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