戊戌冬至南郊禮成慶成宴樂章四十九首 其七 二奏仰天恩之曲
皇穹啟圣神。欽乾運,祗郊禋。
一陽初動靄先春。萬福來,同仰至仁。
祥開日月,瑞見星辰。
禮樂協神人,宇宙咸新。
皇穹啟圣神。欽乾運,祗郊禋。
一陽初動靄先春。萬福來,同仰至仁。
祥開日月,瑞見星辰。
禮樂協神人,宇宙咸新。
上天賦予皇帝神圣的智慧。皇帝敬奉上天的運轉,虔誠地在郊外舉行祭祀。冬至時陽氣初動,仿佛帶來了早春的氣息。萬千福氣降臨,大家一同敬仰皇帝至高無上的仁德。日月開啟祥瑞,星辰呈現吉兆。禮儀和音樂使神與人和諧,整個宇宙都煥然一新。
皇穹:指上天。
啟:賦予,開啟。
欽:敬奉。
乾運:上天的運轉。
祗:恭敬。
郊禋:在郊外舉行祭祀。
一陽初動:冬至時陽氣開始萌動。
靄先春:仿佛帶來早春的氣息。
至仁:至高無上的仁德。
此詩創作于戊戌年冬至,當時皇帝在南郊舉行祭祀大禮,禮成后舉行慶成宴。在古代,祭祀是非常重要的活動,被視為溝通天地、祈求福祉的方式。皇帝通過祭祀表達對上天的敬畏和感恩,而慶成宴則是慶祝祭祀成功的儀式。這首詩可能是為了在宴會上演唱,以歌頌皇帝的圣明和上天的恩賜。
這首詩主旨是贊頌皇帝順應天意,祭祀帶來祥瑞和福氣。其特點是語言莊重典雅,充滿了對皇帝和上天的贊美。在文學史上,這類宮廷樂章體現了當時的宮廷文化和禮儀制度,具有一定的歷史和文化價值。
倦游一自離群后,誰念我、藥香籠袖。黃卷尚多親,白石猶堪漱。閑心早作云歸岫,只戀此、詩清字瘦。為子一揮毫,且道情依舊。
暑氣銷清夜,逢村即泊舟。孤云歸嶺散,新月入江流。酒以親知合,詩因官事休。自今惟種秫,何日始重游。
新捷天驕并策勛,未央先遣羽書聞。降時瀚海初生月,戰后陰山盡障云。過雁遠逢蘇屬國,射雕難避李將軍。漢宮近有蒲萄筑,再見桃林散馬群。
不打諸方死葛藤,冷看時樣巧番騰。卷衣深入家山去,何處覓渠刀斧痕。
細雨霏微,輕煙繾綣,風前垂柳絲絲軟。臨窗月季淺深紅,如珠清露沾嬌面。漫送吟眸,閑聽鳥囀,渾忘炎夏疑春晚。此間風物似吾家,如何客思深深綰?
金陵逢曉雪,撩亂逗云來。已失烏衣巷,還成白玉臺。山盤猶隱見,江轉似昭回。一聽高樓笛,依稀認落梅。
壺中一粒長生藥,待與蘇州太守分。
時樣衣裳巧樣妝,及笄嬌女意揚揚。有人尾后私相認,是否前村薄倖郎。
曉日曈眬水霧開,自吹清管過湖來。闔閭城下青青草,又染裙腰上舞臺。
玄草清霜飽紫騮,雕戈畫戟擁清油。歸來始識從軍樂,痛定翻思在賊愁。
八月初一,好個消息。積雨報初晴,新涼生八極。禾稻滿田疇,催人早收拾。一顆顆,一粒粒。宜愛惜,莫教遍地成狼籍。直待去年今年,官租私租,一時還畢。不妨一飽忘百饑,鼓腹謳歌度殘日。
一年辛苦事,欲暫息舟中。買船上水撐逆浪,不吹南風吹北風。北風怒號船頭裂,北風怒號牽枝折。出門便得羈旅愁,人生那可輕離別。我聞滟滪堆難平,巴字猿聲不可聽。少年未肯尋常老,山川雖險心猶橫。又憶當時瀚海歸,寒沙萬里無征衣。黑海海水與天闊,心知入水終難活。不道悲涼雪窖來,卻含郁抑無人說。即使鞭驢走幽薊,易水流澌風透袂。冷人莫過五更霜,懸鶉已見三年敝。北風北風于我親,八歲流離已苦辛。至今所歷三十載,日夜徬徨驅心神。人生學道存安逸,吾道蕭蕭悲白日。君不見德宗懶瓚呼不起,縱有北風吹何益。
歸去復歸去,夢寐水云邊。賃得山園半畝,種竹養風煙。檢校一庭花藥,問訊六橋鷗鷺,飲啄得天全。長日更無事,欹枕北窗眠。一簞食,一瓢飲,自欣然。萬事空中過鳥,小大不論年。一卷床頭老易,幾度尊前醉醒,我與我周旋。為謝載醪者,老病已忘言。
渺渺辭沙嶼,嘹嘹帶遠空。分行來樹里,送影入池中。小艇煙江月,高樓晚箔風。佳人天末許,同此眄歸鴻。
行吟池上影,來去日紛紛。風岸堆殘葉,晴波度片云。雁行閑可數,魚躍靜偏聞。春草他時夢,園林秋又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