恭擬太祖高皇帝孝慈高皇后上冊樂章 其三 亞獻
載酌載獻,惟圣顧歆。
庭陳萬舞,樂備八音。
端冕有恪,以表予一。
心靈風習,習祗拜欽。
欽大禮斯,舉有壬有。
載酌載獻,惟圣顧歆。
庭陳萬舞,樂備八音。
端冕有恪,以表予一。
心靈風習,習祗拜欽。
欽大禮斯,舉有壬有。
一次次斟酒一次次奉獻,希望圣明的神靈顧念享用。庭院中陳列著萬舞表演,音樂集齊了八音之美。我端正冠冕懷著恭敬之心,以此來表達我的專一。神靈的心意如風般吹拂,我虔誠地禮拜致敬。敬重這盛大的禮儀,舉行起來盛大而美好。
載酌載獻:載,又、且;酌,斟酒;獻,奉獻祭品。
圣顧歆:圣,指神靈;顧,顧念;歆,享用祭品。
萬舞:古代的一種舞蹈。
八音:中國古代對樂器的統稱,指金、石、絲、竹、匏、土、革、木八類。
端冕:端正冠冕,指莊重的樣子。有恪:懷著恭敬之心。
祗拜欽:祗,恭敬;欽,敬重。
有壬有:壬,大;有,語助詞。
此詩是為太祖高皇帝和孝慈高皇后上冊儀式而作。上冊儀式是古代重要的皇家禮儀,用于尊崇帝后。在這樣莊重的場合,創作此類樂章以表達對帝后的敬重和祭祀的虔誠,反映了當時皇家禮儀制度的嚴謹和對祖先的尊崇。
這首詩主旨是用于祭祀儀式,突出了儀式的盛大莊重。其特點在于語言典雅、風格肅穆。在文學史上雖不具廣泛影響力,但對于研究古代皇家祭祀文化和禮儀樂章有重要價值。
平江浮夜色,遠雁帶秋聲。
渺渺孤帆去,前山月正明。
微風被芳渚,菰蒲亂如發。
為問紅蓮花,含香待誰發。
素衣京洛染淄塵
百歲誰全不涅身
長坂秋蘭庸作佩
小山叢柱枉留人
清風月白原無價
鶴怨猿啼信有因
試聽商顏《采芝曲》
可憐黃綺未稱臣
靈襟秀氣。畫里香魂銷也未。瘦影西風。花發幽芳認淚紅。
年華似水。秋以為期秋老矣。賦色商量。只恐相思枉斷腸。
固陵一疏擬求閒,
開府恩深未許還。
豈但六州軍事重,
借君題遍九華山。
吳山碧相續,具區深不流。
孤舟行薄暮,短發照清秋。
野曠平巒小,云寒古木垂。
自緣詩思苦,非關歸騎遲。
舉頭西北浮云,倚天萬里須長劍。人言此地,夜深長見,斗牛光焰。我覺山高,潭空水冷,月明星淡。待燃犀下看,憑欄卻怕,風雷怒,魚龍慘。
峽束滄江對起,過危樓、欲飛還斂。元龍老矣,不妨高臥,冰壺涼簟。千古興亡,百年悲笑,一時登覽。問何人又卸,片帆沙岸,系斜陽纜?
單車羸馬任蹉跎,
連日征途阻嘯歌。
山擁孤城當大路,
地排三水走長河。
故人昨已朝京去,
行李今方冒雪過。
我自思君倍惆悵,
雞壇車笠竟如何。
蜀道崚嶒險,蒼茫半碧天。猿聲長不斷,雁字杳難傳。百丈牽輿上,千盤絕壁懸。黃昏投宿處,孤枕伴啼鵑。
鳥道云逾濕,天低路轉欹。驚蛇豐草動,駭馬斷橋危。樹有青蘿翳,陰無白日移。四時多雨色,旅客益凄其。
五月峨眉雪,孤根滟預堆。瞿塘翻浪下,赤甲自天來。絕域豺狼斗,陰崖魍魎猜。無因消旅思,聊以酌春醅。
昔年游蜀夢,此日遂初身。絳灌人何在,巢由自結鄰。門堪羅鳥雀,酒可漉綸巾。回首風塵跡,甘為臥隱淪。
度竹穿花處處心
暖風晴浪影浮沉
亦知春去無多日
猶在花叢與竹陰
慈寧方曉日,掖輦幸溫泉。
羽騎清塵道,華旗衛御前。
九重雙闕迥,三輔萬家連。
蔥郁東皋樹,蒼茫北嶺煙。
問安頻色喜,侍膳每心懸。
孝養尊親重,時巡法祖虔。
村村施化溥,處處得恩先。
更慮民情隱,深慚撫八埏。
虞山猶在眼,西風吹鹢首。秋光正澄澹,偷閑未可負。遙村與近墅,畫意滿林藪。恍如對耕煙,直欲追子久。生長此釣游,煙霞恣所取。始知造化師,不在繩墨守。新霜上高楓,斜日掛疏柳。迤邐轉雙橈,參差寫坡阜。道似目擊存,巧藉天工牖。前年詠四圖,今日傷吾友。吾畫倘可成,賞音問誰某?
浮云何處是生涯,念絕營營即是家。洗腳渡頭歸去也,漢津無用逐靈槎。
置錐無地亦無錐,幸可歸來特地疑。船子月輪貧未破,羅浮焉用石頭為。
獨憐人影悄。羅袂生涼早。竹梢新月明。近黃昏。
豆葉搖風亂,蛩絮響。秋聲響。隔個窗兒,怎教人不聽。
停舟傍河滸,四顧盡荒原。
日落狐鳴冢,天寒犬吠村。
系帆凌震澤,搶雨入盤門。
悵望夫差事,吳山閟楚魂。
水闊無風似有風,
蘆花搖落櫓聲中。
鷗無一點驚猜意,
認作當時載雪翁。